古籍善本辨伪
日期:2014-04-10 浏览:117次 
古籍善本辨伪

  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赝品虽没有字画杂项多,但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常有。专家提醒收藏者要多看预展,多请教专家,一般造伪的惯用手法有:

  1、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本水,或用水,或用其他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用“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其真假。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评判古籍价值的标准 下一篇古籍修复的常用方法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 树 膏 药 病
症状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常见的有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两种。主要发生在枝条和根茎部,在枝干上形成...
茶  白  星  病
症状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
茶 树 缺 素 症
症状一缺氮幼叶叶色淡绿,中下部叶片变成柠檬色并逐渐干枯脱落。二缺磷新生长的叶片小且薄,叶柄及叶背...
茶 圆 赤 星 病
症状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
浅谈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对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注解:中国人“以茶待客”、“以茶待酒”,喜欢喝茶听戏;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