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收藏主体与现代购藏文物珍玩的渠道
瓷库中国网编辑4月20日采编,古代的收藏主体与现代购藏文物珍玩的渠道。从古至今,国人的收藏门类很庞杂,字画、瓷器、民间艺术品、火花、邮票、碑帖等等,可算五花八门。那么我国古代都有哪些人在收藏?现代人们选购收藏艺术品以及文物珍玩的渠道有哪些?本站小编搜罗了大量书籍,整理如下。
古代四类收藏主体
通常而言,按历史收藏主体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划分,我国古代收藏史上的收藏主体过4中类型。分别是皇家收藏、官僚收藏、寺僧收藏和民间收藏。4种群体各有特点。
皇家收藏是最大的官藏,靠权力支持,在中国收藏史上具有垄断地位。
官僚收藏与皇家收藏本质相似,也靠权力支持。
寺僧收藏主要靠其他收藏主体的布施。
民间收藏群体构成最复杂,社会基础广,参与群体众多,主要靠财力支持。

易炳萱大师手绘十二生肖釉下五彩精品瓷器花瓶之兔
现代购藏文物珍玩的渠道
如今购藏文物珍玩的渠道主要有文物市场,拍卖公司和民间交易。
文物市场是由国家大小文物商店和个体经营共同组成的艺术品流通领域。此类市场各店专业分工色彩很强,商家从事专项经营居多,便于客户集中挑选,并能随时咨询相关行情。
在拍卖公司购藏文物的门槛较高,但是拍卖从事艺术品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拍品事先都要经过严格的鉴定和筛选,购藏者能在这里收获到精品的可能性最大。
民间交易是最大众的收藏品交易市场,逛摊儿可能有捡漏淘金的意外收获。
【推荐阅读】
中国唐三彩的产生与发展2011-4-14
2011年艺术收藏品精品有哪些?
纪念收藏品投资前景如何?2011-3-29
2011年收藏品礼品十大精品推荐20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