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家具的鉴别
由于年代久远,明代留存下来的家具实物并不多,当时大量进口的硬木木料如紫檀、花梨、红木都得到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中色泽淡雅、花纹美丽的花梨木成为制作高档家具的首选材料。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热持续升温,淘“老家具”似乎也成了一种潮流、一种投资。然而,古代家具与其它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做假现象,且做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所以,鉴别明式家具与赝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不同。
■色浆不同。
一般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色浆。新仿的色浆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抚摸的地方也做出来了。
■痕迹不同。
看家具的腿脚是否褪色和受潮的浸湿痕迹。在南方潮湿地区,家具一般直接摆放在泥地上,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榫眼不同。
其是家具的底板和抽屉板。比如老的桌子和户柜等,底板和抽屉就有一股仿不像的样子和旧气。也有涂哑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则看抽屉侧板,在侧面应该有倒角线以免伤手。还有一点很重要,看明榫,过去的榫眼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两头圆,就说明是机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木纹不同。
有些家具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木纹,但要看仔细了,是否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是否与原有的木纹对得起来。硬擦的木纹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铜活不同。
老式家具的活件如果是原配的,应该被手摩挲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铜活件包括面页、合页、铰链、拉手、包角、镶条、锁面等,有些材质较好的家具还会选用白铜打造,时间长了会泛出幽幽的银光,令人遐思。有些铜活件上会錾出各种图案,有动物、花卉、吉祥字等,工艺之精,是今天的铜匠很少仿得像的。有些民间意趣非常浓厚的图案上,还可以分辨出地域风情和时代风尚,从而获得珍贵的人文资讯。还有些铜活件时间太久,虽然没有色浆,却会留下锈蚀的痕迹,泛出点点绿锈,或者表面上像腐蚀版画的板子那样高低不平,这些都是鉴别老家具的关键之一。
■雕刻不同。
在风格和雕刻水平上,过去家具制作时在工时上放得比较宽,工匠的心态也相当平静,精雕细刻,圆润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赶时间,在雕刻上就会露马脚,在中式家具中,圆不够顺畅,方不够坚挺,西洋家具的边框花饰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