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那些记忆
日期:2014-03-27 浏览:686次 
关于紫砂那些记忆

陈彩敏 朱泥【文旦】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接触到了紫砂,让我感受到紫砂壶那迷人的魅力以及紫砂壶身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紫砂文化更让我欣喜的是,原本浮躁,茫然的心绪,在这种氛围中,竟能渐渐的,渐渐的又回归于淡泊宁静,一个厌倦了漂泊的游子,好像又寻回了自己迷失久远的精神家园。

       说起紫砂壶,就不得不说说一些记忆里的东西。有些记忆不知道被我们遗忘在心底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可不经意间拾起,掸落上面厚厚岁月的尘土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些零散,杂乱的,这些无论当时我们感觉多么平淡,美好或者多么肝肠寸断的痛苦的记忆,经过时间这条河流的冲刷,都会象珠玉一般的光润美好,弥足珍贵。正因为这些珠玉的撺掇,我们的人生才有清晰的脉络,才有迹可寻,才不至于失落我们的根。尤其是那些儿时的记忆,更象梦一般的绚烂!

       其实紫砂壶对于我来说,并没有象现在我的一些喜欢紫砂壶的朋友们那般新奇,因为我的家乡就在宜兴,距离盛产紫砂壶的丁蜀镇虽然有六七十里路,但紫砂壶还是象家用饰艺术交流会”举行。抱起紫砂壶壶群“活宝”又泡在的碗碟那样平凡普通,与我现在对紫砂壶的理解和感觉也完全不同。

       故乡的小镇是那种典型的江南小镇,任何一幅关于江南水乡的风景画里,我都能依稀辨识到故乡的影子。说起小镇,就不能不说说小镇上那座光绪年间建造的小拱桥,因为这座桥承载着我太多的情感——有爷爷粗糙手掌心的温暖,有儿时玩伴无忧无虑的嬉笑,有我暗恋女孩那令人心醉的眼神,更有镌刻在心底的,桥畔檐角上那轮皎洁的月盘,时刻照亮着我这个远方游子梦魇中的黑暗,我人生的轨迹,也在拱桥的两边向外延展。。。。。。

       儿时的我喜欢趴在拱桥的栏杆上感受小镇的一切——晨曦中依河而建,青砖黑瓦房上传承弘扬娄东文化 太仓双熙和谐文化新曲。袅袅升起的炊烟;清风里浣洗村妇轻哼的小调在水面上回荡;夕阳辉映下,乌篷船划破平静河面时荡起的涟汶,泛动着碎碎迷人的金光。。。。。。

       桥一端连着一条狭长幽静的小巷,巷子的一端有座小馆,年幼的我时常被爷爷带着进去玩,馆一般都很嘈杂,或许是我当时还太年幼,时间也实在太久远的缘故,此刻所有的喧嚣都已在心头褪去,唯一清晰的就是那一双双枯涩的,经络突兀的手掌,那一把把脏兮兮却又泛着些许微光的砂壶,还有那些写满沧桑的脸庞和已不再明亮,但却深邃平和的眼神。

       有一次父亲在外带回来一把鱼化龙的壶,那壶盖上龙头和龙的舌头伸缩灵动,煞是好玩,于是来了兴致,拿出去玩了半天,又嫌那壶盖累赘,于是就把那壶盖砸了,回家被父亲知晓后,一顿严厉的训斥。

       记得伯父家的橱柜里摆放着一果盘,里面装着些许干果之类的小吃,那个年代物质贫乏,看见吃的难免嘴馋。有次去玩的时候,堂弟就塞了粒西瓜子在我嘴里,用力嚼时,差点没把牙给磕掉,看着堂弟一脸的坏笑,才明白,这些东西都是石头的。再大一些的时候,才知道这些都是用紫砂壶做的瓜果摆件。

       如今爷爷,伯父和父亲都已相继过世,有的夜晚梦到和他们说话聊天,醒来才觉物是人非,不禁泪湿衣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实在是人生最悲痛,也最无可奈何的事情,写此文,聊寄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吧!

 

Tags: 关于 紫砂 那些 记忆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梅子韵缘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那么怎样养茶宠 下一篇佛教与紫砂壶发展的渊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顾景舟藏六抽角紫砂壶
顾景舟藏六抽角紫砂壶壶身略成扁圆状,由钮、盖、口、身以至圈足皆贯以六棱,线条明析工整,转折合度,...
邵大亨紫砂作品掇球壶
邵大亨紫砂作品掇球壶  这壶的铭文云“大有余”,壶身就写了一尾大鱼,两尾小鱼,三余之意,兼而有之...
极品紫砂泥-天青泥、石黄泥
极品紫砂泥-天青泥在紫泥中,自古以天青为最。什么是天青泥?现在有两种说法。一说雨过天青色。而称为天...
紫砂精品欣赏-鼎足盖圆壶
紫砂精品欣赏-鼎足盖圆壶此壶1987年7月11日出于于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庙埔村明万历年间户、工二部侍郎卢...
元畅紫砂壶作品欣赏
元畅紫砂壶作品欣赏明代元畅款紫砂壶造型古朴凝重,壶砂朴拙,壶盖厚重,壶身、壶底以及壶盖处均有“元...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