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吴门画派:仇英作品欣赏


《浔阳琵琶》
  仇氏五十九岁卒前,有秋作琵琶行图轴之著录,疑非真迹。此图浔阳琵琶,观人物鞍马,似仇氏风格,而树石不类,极似仇英摹宋人马和之本。
  岸旁老树前,二仆一掌灯一牵骑,正待主人送客归去。左岩树丛后二舟并列,一舟华丽宽敞,为青州司马白居易送客之行舟。另一舟微露船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商人妇的乘船。大船以编苇作顶,一夫撑篙将船定住,一童正整理酒具,桌上则佳肴并陈,白衣者白氏也。船后山岩复起,勾石与树法相同,起伏婉蜒如马和之蚂蝗描法,萋萋苇草,起自水际,远岸柳荫苇下,三五归舟夜泊于岸旁,一片朦胧,直达天际。

TOP


《棋卜》

  萧照为南宋绍兴年间画院待诏,中兴瑞应图为典型的院画,内容为描绘高宗当为天子的种种祥瑞应验的情形。
  棋卜为描写金兵围汴京时,徽宗后将诸子姓名书于棋上,投棋问卜,祷祝入九宫者当得天子位,惟有康王(高宗)果入九宫。原图为掷三十二子于象棋盘,此图画成围棋盘,实观察之误。
  着红袍者为太后,众女宫捧玺印等各物端立后方,棋桌前有香案。宋人仕女较修长,着衫各色均异。用界尺画线,透视合理,仇英写来,厚重端穆,尽得宋画精神。

TOP


《溪山楼阁图》

  长松三株,高耸挺拔,左侧两株相依取势,右松亭亭如盖。坡上青草萋萋,竹丛后作一水榭,扶栏斜出,一高士端坐椅中,着白衣者凭栏远眺。
  水榭后峭壁陡起,一株红枫,自壁岩垂下,岩后复见草堂。山岩以云气烘断为二截,岩顶用碎笔细皴,粗看均不轻意,枯湿浓淡,深得宋人精要。岩后溪流转出,始则层层泻下,遇石块转成涡纹,回荡激动,尽得水势之妙。水侧不作岩块,因系绢地,用淡墨轻轻渍出,自然分明。近处岩后作小树,横向侧出,略见小舟。
  以赭石老黄微青染屋宇,白粉染窗。朱点书桌,分外醒目,有画龙点睛之妙。赭染石面,螺青略分,赭与青绿分层染出,顿觉色彩明净。

TOP




《秋原猎骑图》

  故宫藏有仇英双骏图,并有文征明七十一岁时所题之天马赋,时仇英约四十七岁,然双骏图乃逸笔草,远不如此图工整,完成时间,可能极为相近。
  作三胡人于秋郊试猎,另携二骑以供备用。择滨水雁群休憩之处,或调鹰,或测知箭杆之平直,一骑怒策自远方奔来相会猎,将马匹之仰面而来,写得极为生动。天际作一行归雁,横掠天空,以示为秋猎之大好时节。
  胡人均秃发长髯,革衣皮帏,马虽不高,极为神骏,鞍具也描绘甚为详尽,右下角一马将脊着地以擦痒处,欢愉之情,线条之流畅,形相之正确,实达神品,为所有画马作品中未能得见者。
  各马匹着色不同,浅色者以白粉重勾鬃毛或马尾,虽无光线之明暗,却能掌握皮毛之深浅变化,写立体圆浑,极为正确。

TOP


《松溪横笛》

  唐寅有花溪渔隐,画一高士濯足鸣笛于山岩泉瀑间,此图则以山居为背景,一渔人鸣笛于溪头松下,以示与世无争,与天同休。
  近处一松突兀而起,峋巉挺劲,得宋人笔意。枯藤围绕,红色老叶,与碧松相互辉映。松下芦苇修竹,点缀于岸草间。渔人足支起,倚坐船头,横笛而吹,天籁之音,若与山谷皆响。旁置钓竿,一杯倾倒而不顾,以示精神都在吹奏中。溪流自山脚处三折而下,岩脚因逼窄而奔腾湍急,渐趋平缓。山岩高壮挺峭,皴面方硬,得巉绝意趣。中景为一村舍,红枫白叶,起于青山绿林间,饶有古意,一酒帘更见梢头,信添诗情。远山势壮,得遥月于天际。全图用色黯重,以示夜色,衣纹兼以白色醒出,使笛者沐身于月光下。

TOP


《柳溪泛舟》

  自近处坡岸二柳昂起,间以杂树。画柳甚难,难在既得其体态而又能多不乱,少不疏。仇英写柳,采一长二短或一短二长枝法,每枝自然成丛下垂,柳叶四面而生,得迎风摇曳之姿。
  高士操桨踞坐船头,逐溪而下,双足浸入水中,袒腹迎风,以示逐凉消暑。一童在舱中正整理书函。远处坡陀二三,直至天际,以米点和苦绿簇成远树,以示浓浓夏意。全图均用草绿点染,石面略施石绿,独高士全身着白衫,更显超逸出群。

TOP


《携琴听松》

  高士虽坐床间石岩凹处,姿属隽秀,右侧长松两株,当面一枝,转辗直下,自左反折向右,取凤舞蛇惊之态,此仇唐二家树法妙处。石后间以苦竹,以绿点杂树以为陪衬。一童携琴而立,半隐松后,使人物得隐现的变化。
  面对高士又作一太湖石,块面相承,得突兀之姿。石后槐树岐分左右,低桠若与垂松相承,如此则使全图意趣,在树的承合与人的视线间交互流动。以白粉染高士衣,得画龙点睛之妙。

TOP


《月下吹笛》

  画一高士,两腿交结坐于船头,两手正擎笛横吹,神情寂然,仿佛正贯注于笛声音韵之中。扁舟轻小,波纹生动,写出“随波逐浪恁东西”的无拘无束境界。全幅不见坡岸,仅于上下多作树梢树枝,以喻清溪两侧,在上端的枝下,偶见石块三数而已,因而益显波涛浩瀚,极目无际,正是“无”作为“有”的最佳表现手法,有着“大野无人”的超脱意境。仇英文学固然不佳,在作品中却无时不流露其隽秀飘逸的情怀。

TOP


《访梅图》

  二高士策蹇至山隈水涯,来彷春梅。高士一背立,一侧立,正注视观赏二株自岩际垂下的红梅,梅花红白相间,怒绽于枝头。岩顶两株古松,枝叶茂密,岩脚及水畔石边,苦竹绕生,将松、竹、梅这岁寒三友,同作于画中,为我国一般人通常喜好的题材。人物隽秀欣长,衣纹骨法端正,山石勾成后不作细皴,先用赭染,再以草绿,以石绿石青染岩后暗处。苔点也以苦绿加点,使色调明快,艳逸中自有书卷气直透而出。

TOP


《煮茶图》

  高士斜倚巨石,正低首品茗,前置画册。左前有小石桥,小溪如带,从足前流过。一童正侍扇,就炉煮茶,旁有几案,上列茶具,右侧有块石三四,古松一株,先右而左,枝伸如双翼,围抱岩石如屏障。高士衣纹骨法及面相都极完美,而童于蹲踞稳定,造型尤佳。两侧各以粉间调胭脂作野花,以老朱点树藤,山石用大斧劈和墨皴渍而成,墨气盈然。远山以石青渍,虚悬半天。书款仇英实文为小洛先生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