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茶园的管理要点
日期:2013-01-31 浏览:366次 
新发展茶园的管理要点

新发展园一般都是无性系良种园,这些园的幼苗由于采用无性繁殖技术繁殖,根系分布浅且不够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和抗旱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以便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及时除草和施肥   除草和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树生育良好。杂草防除适期也是苗生长期,由于生长期的苗,对除草剂比较敏感,建议采用人工方法除草,除草时应避免松动苗根部土壤,并在苗附近适当培土,提高抗旱效果,对于新发展面积大的企业和农户,可以考虑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行及行边采用人工方法除草,行间可以考虑除草剂除草,但应注意二点,一是正确掌握除草剂使用浓度,如10%草甘膦稀释倍数应掌握在100―150倍的范围内;二是应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喷雾,以免药液飘到苗上,而影响苗生长。(草甘膦如果飘到苗上,一般来说,要影响生长一个季,这样对幼龄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应尽量避免)。   新发展园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这样既能保证树生长有足够的养份,又不至于提高土壤溶液浓度,对树正常吸收养份大有裨益。新发展园第一次施肥一般在第一个生长期结束以后进行,此后每隔一个月左右施一次肥料,干旱时期应暂停施肥,在生长期施肥一般选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等,每亩每次用量2―3公斤尿素,通常做法是撒施于树根际附近,全年追肥次数可达3―5次。对土壤比较贫瘠的地块,至少使用一次复合肥作追肥,用量可增加一倍,以满足树对磷、钾肥的需要。由于复合肥当中含有磷肥,而磷肥很容易被土壤所固定,因此须开穴深施并覆土。穴深以10~15厘米为宜,这一深度树吸收根分布最多,肥料吸收利用率最好。对户均发展面积较小的农户,第一次施肥时间可以适当提前,但须用稀释人类尿代替化肥,这样既安全,提供的养分又较全面,使用的次数也可适当增加。这是提高新发展园肥培管理水平的有效选择。新发展园施基肥,一般在秋末等树生长期结束后进行,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少量速效氮肥。如缺乏有机肥料应用复合肥代替,亩用量应进行适当控制,一般不超过10公斤。施基肥时应开穴并适当深施和覆土,促使根系向下发展。   二、抓好水分管理和抗旱保苗工作   水分管理对新发展园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树只能在无渍水,土壤又较湿润的情况下生育才能良好。因此,在梅雨季节和易积水的地块要做好排水工作,其它季节和易干旱地块应注意保持土壤水分。新发展园的水分管理当中,铺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一般在出梅之前结束,目的是尽量多承接雨水,并尽量减少水份蒸发,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促使树生长,提高抗旱能力。据贵州省叶研究所试验,铺草能提高土壤含水量7~9%,且上下水分变幅小,冬季土温增高0.5~2.5℃,夏季土温降低0.4~2.2℃。每亩新发展园铺草数量应在20担以上,并铺于苗根际附近。出梅后新栽园要特别加强水分管理,做到“三五天一次浇”,保持土壤充分湿润,达到抗旱保苗,防止苗脱水死亡。   三、抓好病虫防治   新发展园的最主要害虫是小绿叶蝉,防治此虫可用35%赛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3000倍液;3%莫比朗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四、抓好补缺工作   去年秋季栽种的新园,由于遭受干旱和冻害的双重影响,成活率普遍较低,今年春天补缺工作又普遍未曾开展。因此,在11月份左右应着重抓好此项工作。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叶的无公害生产 生产者的必修课 下一篇无公害防治茶叶害虫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南涧县茶办加强对低产茶园改造的督促检查工作(图)
近日,为抓实抓好2009年低产茶园改造工作,南涧县茶办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公郎镇、小湾东镇等对低产茶园改...
茶叶大国如何走出发展怪圈
产量第一,产值第四;世界认知度低;行业集中度低;茶企业规模小;茶品种繁多却没有知名品牌;同质化竞...
中国茶叶如何走出发展圈
产量第一,产值第四;世界认知度低;行业集中度低;茶企业规模小;茶品种繁多却没有知名品牌;同质化竞...
安徽舒城:韩国青年代表团参观舒茶职高茶园
韩国青年在舒茶“九一六茶园”采茶韩国青年赞赏“舒城小兰花”韩国青年争相购买“舒城小兰花”5月18日...
台湾宜兰一茶园套种芝麻 好处多多(图)
茶园套种芝麻宜兰茶农在采茶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4、5年前,宜兰三星乡茶农谢朝辉在茶树间种芝麻,...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