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桔黄粉虱
日期:2012-04-04 浏览:308次 
茶园桔黄粉虱

学名 Dialeurodes citri(Ashmead)Hebst属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柑桔绿粉虱、通草粉虱、白粉虱。分布北起北京,南达台湾、海南、广东、广西。

寄主 茶树、柑桔、柿、通草、常春藤等。

为害特点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粉虱产生分泌物易诱发煤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2mm,雄虫1mm左右,体淡黄色,全体覆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翅白色。卵长0.22mm,椭圆形,淡黄色,具短柄附着于叶背。幼虫 淡黄绿色,椭圆形,扁平,体周围有小突起17对,并有白色蜡丝呈放射状。蛹长1.3mm,椭圆形,淡黄绿色。蛹壳广椭圆形,黄绿色,周缘有小突起,背面无刺毛,仅前后端各有一对小刺毛。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至6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雌虫交尾后在嫩叶背面产卵,每雌产130粒左右。

未经交尾亦能产卵繁殖,但后代全是雄虫。幼虫孵化后经数小时即在叶背固定,后渐分泌白色棉絮状蜡丝,虫龄增大蜡丝也长。以茶丛中间徒长枝和茶丛下部嫩叶背面发生最多。每年7、8月间发生最盛。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菌。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杂草,修剪疏枝。该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及时剪除距地面27—33cm以下的茶树地下枝、内膛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消灭部分桔黄粉虱。发生严重、树势衰退的茶园应重修剪或台刈,修剪、台刈后立即喷药防治。(2)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末期或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由于该虫后期发生不整齐,应狠抓第一代的防治,在发生严重的茶园,对第一代连续防治两次,分别在幼虫孵化盛末期和成虫盛发期,两次约间隔10天左右,以后各代根据虫情重点防治或挑治。药剂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50%二溴磷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2.5%鱼藤精400倍液。由于粉虱多分布在叶背,尤其是柑桔粉虱,多在茶丛中间徒长枝的叶背,因此喷药时要求全面周到。(3)保护利用天敌。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注意春茶后的病虫动态,及时采取.. 下一篇台刈茶芽与制茶品质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景迈村古茶园的古老传说
根据景迈村糯干村民波岩虎的两本傣文资料记载并经考证,据说,在很久以前,在勐卯豪法一带居住着一支庞...
钻心虫对茶园的危害与防治
茶钻心虫,系指蛀食茶树茎部、枝干和根部的害虫,一般为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我省茶区常见的主要有茶...
茶园茶毛虫类的生活习性与防治
一、分布为害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等。幼虫蛟食叶片,严重时连芽叶、...
茶园茶树角蜡蚧发生与防治
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又叫白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在我国的华南、两南、汀南和江...
茶园双线盗毒蛾对茶树的危害与防治
学名porthesiascintillans(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异名euproctisscintillanswalker.别名棕夜黄毒...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