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玉露茶--第2部分:加工
标准号:DB33T 460.2—2003关键词:无公害玉露茶,加工DB33T 460.2—2003无公害玉露茶第2部分:加工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Yu-Lu teaPart 2: Processing前 言DB33 460-2003《无公害玉露茶》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栽培技术 ——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商品茶本部分是DB33 460-2003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衢州市茶叶协会、衢州市衢江区大山茶叶有限公司、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衢江分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江才红、郑雪良、杨银山。 无公害玉露茶第2部分:加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玉露茶加工的定义、加工厂、农户加工、人员、鲜叶原料、工艺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玉露茶的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鲜叶 从适制茶树品种上采下的幼嫩新梢。3.2 嫩度 衡量茶树组织老嫩的感官指标。3.3 匀度 鲜叶芽叶组成均匀一致程度的感官指标。3.4 净度鲜叶中夹杂物多少的感官指标。3.5 鲜度鲜叶保持原有理化特征程度的感官指标。3.6 摊青 鲜叶采摘后,杀青前的摊放处理轻度失水的过程。3.7 杀青 利用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促进内含物转化和水分散失的工艺过程。3.8 揉捻 利用外力将杀青叶搓卷成条的过程。3.9 理条 利用外力将部分卷曲的揉捻叶理直成条的过程。3.10 初烘 茶叶干燥的前期工艺过程,以散失水分为主要目的。3.11 复烘 茶叶干燥的后期工艺过程,目的是发挥香气、滋味,进一步散失水分,使茶叶达到足干。3.12 含水率鲜叶或在制品、成品中水分占总重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