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州窑釉彩品种(二)
玳瑁釉:因颜色像鳖裙而名。釉面黑、黄相交混合,有的在黑处混有黄褐色斑纹,也有的在黄褐之中略呈红色,斑纹变化多样,无一雷同,为吉州窑独有的有色品种。利用色泽与斑点大小的变化,使之产生特殊装饰效果的技法,充分体现了吉州窑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吉州窑玳瑁釉碗
兔毫釉:以铁卫呈色剂的结晶釉。在烧制过程中,釉中的铁元素随釉层的流动而成条纹,冷却过程中析出赤铁矿小结晶体,在黑色的釉面中闪现着黄棕色或铁色,因状如兔毫而名,为黑釉器中的名品。吉州窑瓷器中的兔毫虽不及建窑有名,也别具特色,以碗类尤著。碗的外壁施以黑褐色釉,碗内釉色变化极为丰富,状如发丝的条纹虽无规律可循,但不杂乱。粗看相当整齐划一,细看毫峰参差不齐,恰如丝丝银针,统一之中富有变化,是吉州窑中的典型器物。 鹧鸪斑釉:黑釉的一种,是以铁为着色剂的结晶釉。由于铁元素在釉里的结晶,致使釉面呈现如同鹧鸪羽毛一样的花纹,变化无穷,恰如无际云霓,是吉州窑器物中的上乘之作。在区分兔毫釉和鹧鸪斑时只须注意一点,即细小条状的为兔毫,咖啡色长条羽状的则为鹧鸪斑。

宋代黑釉鹧鸪斑碗
虎皮釉:利用含铁量不同的黄褐两种釉烧成后形成的黄褐两种釉烧成后形成的黄褐相间的放射状花纹,其色状如虎皮而名。 玛瑙釉:利用含铁量不同的两种釉相间施在陶瓷器物上,在烧造过程中互为熔融而成。两种釉色相融,又可明显分出两色,质感颇似玛瑙。

吉州窑玛瑙釉梅瓶
酒釉:此种工艺是从唐代花釉瓷的装饰发展而来的,但又与花釉瓷不尽相同。从传世实物看,花釉瓷的釉面装饰多呈斑块状,地釉色泽丰富,有黑、褐、茶叶末、黑灰色等,斑块为灰蓝、月白、天蓝等色,斑块是以刷子一类工具涂绘而成的;吉州窑的酒釉,主要是在黑褐色地釉上,用毛笔一类工具蘸乳白色料随意挥洒而成的,挥洒的釉料呈稍粗、不规则的线条状,纵横交叉,自成天趣。 窑变釉:利用釉中含有多种不同呈色元素经烧造或氧化后呈现的色彩斑斓的釉色。以碗为多见,其碗里为窑变釉,上部以黄色乳浊釉为主,间有褐色条纹;而碗心则以褐色为主、间有黄色乳浊斑点。色彩上黄褐变化,形态上条鱼斑点共存,别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