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龙年礼品送陶瓷热中,不要嫌弃其伤残,也许会有很大的惊喜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著名古瓷鉴藏专家们说过的一段关于伤残古瓷器的话。“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品价值,马先生曾说。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开始,而古瓷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对于龙年礼品送陶瓷热中,不要嫌弃其伤残,也许会有很大的惊喜。况且伤残古瓷器是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最好实物向导。

图:龙泉青瓷金丝龙纹罐|高档家居精品收藏-香炉鼎樽
对于古瓷有“病”是否要藏入?收藏伤残古瓷要有所选择。应看它有没有别样的历史价值;器型是否独特、稀有;胎骨、发色、图案、釉水等,是否具有典型性。如果它具备了以上一点或数点,而你恰好是喜欢欣赏、业余研究者,不妨“吃”进。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来说,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工艺品精品。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明清官窑伤残瓷、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事实上,收藏伤残古瓷也是能够保值、升值的。这些年来,伤残古瓷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品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半个月前,笔者与数位同好前往浙江博物馆看“徐龙明清瓷器收藏展”,发现有些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从国外拍回来的瓷器,也存在残、冲线、磨口等大小毛病。
湖州的资深藏家陈先生,至今仍懊悔数年前对出现在湖州府庙地摊前一件残瓷的放弃:“典型的康熙青花大花瓶,就是冲了条线,要价200元。我犹豫再三,放弃了。而现在这只瓶,完整器要30万元,冲了线也要几万呐。唉,‘毛病论’误了我,现在就是花上10倍的钱也不知到何处买!”(编辑: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