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发展史 南青北白的对话
日期:2011-08-18 浏览:397次 
中国陶瓷发展史 南青北白的对话

陶瓷史家讲到唐代的瓷器生产,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南青北白”。

从陶到瓷的质变,标志之一就是瓷胎上施釉。自打商代出现原始瓷,淡绿色的青釉一直占据瓷釉的主流。这种玻璃质的透明釉经过两千年的历练,质地越来越纯,色彩越来越青翠。到了唐代,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了。大约在公元6世纪的北朝,出现了白釉的瓷器。起初的白瓷釉色中泛着青灰,直到唐代,河北邢窑烧出如银似雪的白瓷,才真正有了一个新品种跟独霸“瓷坛”的青瓷对上话。这个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大宗产品是青瓷,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正是当时中国瓷器生产局面的形象概括。

图:宝石结晶釉碧玉美人瓶

与越窑青瓷抗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始烧于东汉的越窑,到唐代已经积累了六百多年经验,青瓷制品精致得堪称工艺品。无论小巧的盏、粉盒,还是高大的瓶、壶、罐,都做得造型周正,线条秀美,釉色如一汪湖水般青幽含蓄。到了晚唐,更烧制出青瓷极品“秘色瓷”。诗人们激动地称它为“越泥似玉之瓯”。

越窑青瓷虽好,毕竟是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产品,而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则是促使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时出现的邢窑白瓷,恰恰代表着一种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因此面世伊始就迅速风靡全国。当时的文献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内丘就是邢州一带。还有一个故事更说明问题:唐代大中初年的乐师郭道源,把十二只越窑和邢窑的盏摆成一排,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一敲,就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能用作打击乐演奏乐曲,说明这两种盏质量都很高超。

可是也有不喜欢邢窑白瓷的,比如生活在中唐的圣陆羽。他在《经》里谈论各地烧制的瓷盏时说:有人认为邢瓷在越瓷之上,我大不以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色丹,越瓷青而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再三地说“邢不如越”,其实另有原因。当时的叶加工技术比较原始,煮出来的水是淡红色的,而文人雅士们倡导饮,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这种“绿色饮料”带来的自然天成的氛围,包括叶的青绿色泽。浅红色的汤在白瓷盏中缺陷毕露,只有用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碗衬托才更完美。所以,陆羽褒扬青瓷排斥白瓷,并不说明它们质量的高下。

不管人们怎样褒贬,南青北白的对话,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是没有邢窑打下白瓷的技术基础,以后的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等彩瓷,也就无从谈起了。(宋友范)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砂壶别具气韵的艺术珍品 下一篇教师节礼品定制方式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绿茶产区清明节前采茶忙
中国绿茶产区清明节前采茶忙2015年04月05日12:52来源:中国新闻网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0...
中国茶艺发展历程曲折
直到三国时期为止,我国饮茶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药用和饮用阶段。如汉代文献提到茶叶时都只强调其提神、保...
中国人品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
2014上海茶博会:标准质量科技支撑品牌发展
中国绿茶网讯:5月16日-19日,2014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上海世贸展览馆、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盛大...
中国名优绿茶评奖 三成金奖花落甬产绿茶
  昨天,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茶博会上,来自贵州的布依族姑娘正向一位客商敬上当地产的高山毛尖...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