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茶
日期:2012-02-24 浏览:338次 
李渔与茶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 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 婚妻亦在其中,便侨装打扮,化妆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恰逢其未婚妻要吃茶,他便 趁机而得到了会面。在其中,煎茶和吃茶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茶,成了促进王仙客和其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

李渔小说《夺锦楼》第一回“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说的是鱼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 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两却像仇敌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人,专断独行,边氏要招女婿,又不与丈夫通气。两从各自瞒天过 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吃茶”,就是指女子受了聘礼。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吃了“ 茶”,就算是定了亲。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的品茶经验。其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 的 选择和茶的贮藏。他认为泡茶器具中阳羡砂壶最妙,但对当时人们过于宝爱紫砂壶壶而使之脱离了茶饮,则大不以为然。他认为: “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

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作过仔细的研究:

“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 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 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 ,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论饮茶,讲求艺术与实用的统一,他的记载和论述,对后人有很大的 启发。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朱熹茶诗 下一篇茶圣-陆羽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宜兴茶史与茶艺
宜兴,濒临太湖,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朱元璋与茶:不为人知的伟大发明
真实的情形有可能是这样的:抹茶式的饮茶方法,大约流行于文人雅士等有闲阶级之间,普通百姓其实早就有...
丁俊之:与茶结缘,品味人生(图)
  ——从事茶业50年的回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45年起,我先后在江苏灌云县板浦中学读初中、上...
品茶与茶点,不可或缺的享受
无论是中国古老文明中茶道的流传,还是英国优雅的下午茶传说,茶总给人细致并且充满智慧的感觉。那种微...
花艺与茶席设计图片欣赏|茶席设计
花艺与茶席设计图片欣赏|茶席设计...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