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茶人王利光:山花落尽茶常在
日期:2011-08-30 浏览:568次 
廊坊茶人王利光:山花落尽茶常在

  廊坊有数条步行街,其中第二大街充满了歌厅、舞厅、酒吧、棋牌的灯红酒绿。相形之下,“九曲茶坊”在这条大街上变得很不起眼,想喝茶的人,大有“芒鞋踏破岭头云”的感慨。曾几何时,廊坊市要参选全国文明城市,对二大街各种经营进行了停业整顿,于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大街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而此时,唯独能遥遥望见的便是一个霓虹闪烁的大大“茶”字装点着整条大街。看得出这个特殊的“茶”字有点孤傲,但又有点傲视一切的感觉。有吃茶者看到这朵出污泥而不染的‘九曲荷花’后形象化地比喻道:“荡尽红尘污泥浊水,亮出清心九曲蓝天。”我列举此事想说明的是,无论能否意识到,我们其实一直在追求的茶性,却总是茫然无所得,只有当检查部门勒令整顿娱乐业时,我们才找到我们的主流文化

  第一次去廊坊“九曲茶坊”是由河北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廊坊品茗阁茶艺馆总经理孙立华女士陪同。我和利光兄初次见面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似乎是一种茶缘。然而利光的豁达和自信更令我敬佩,他一见面便说:“若在河北省文化活动中需要义工,我随叫随到。学会在廊坊地区有何事情尽管吩咐。”这等茶人的品性,没有半点虚与委蛇,没有丝毫的寒暄做作,霎时间使我们的心更加贴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利光的关系更加融合:一来我们都非常热衷文化;二来我们都喜欢做些公益事业;三来彼此有好茶总想着让对方分享;四来我们经常交流文化心得……凡此种种,千丝万缕,使我和利光兄成为志同道合的茶友。

  在河北,王利光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茶人,许多和他在一起的茶友总能感到他身上一股清醇的茶气,并有一种与茶性相似的品德风范。利光的茶品不仅在于对茶艺的欣赏程度与茶叶的鉴别功底,也不仅在于对文化活动的关爱和支持,而在于他本人的身体力行。他参禅悟茶,深知禅宗的“行入”远比“理入”更为重要。利光喜欢研究以茶入肴,而且烹技高超。更令人感佩的是利光常常友情“出台”帮助其它茶艺馆进行茶艺培训,“出台”最远的一次是由到保定红福茶艺馆友情传授茗点制作。有茶人自远方来,便是利光亲自“坐台”进行泡茶表演的大好时机,难得“利如朝霞腾云起,光似春风带友来”,一壶清香,共品人生。同行鉴于利光常常离开本家的茶台而外出义务培训茶艺和讲授文化,况且坚决不收“小费”,廊坊茶界朋友们想了想,最终还是满心欢喜地把“出台”这顶帽子戴到了他的头上,可谓情切切、意悠悠。

  有一次我到廊坊调研,再度前往“九曲”。那天夜里,利光兄满怀兴致地摆开茶具正准备“悬壶高冲”,他突然想起店里有两个孩子要赴省城参加茶艺师职业资格考试,马上拿起手中电话,告诉省城的朋友在饮食起居方面予以照顾,孩子们手头并不宽裕等等……顷刻间一种无形的大爱化作涓涓细流,霎时,整个屋弥漫着人间茶情。

  利光兄识茶,是在十几年前因公去福建工作六年,那时除了工作便整天琢磨茶道以致完全入迷。并以茶入禅,归依在妙老门下。现在想来,“九曲”至今能经营得如此清纯而没有半点异味,除了利光执著于中华文化外,有赖于利光当初“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的意愿。利光格尊“茶品”之道,心里揣着师傅“一生无我,常念他人,关爱众生”之语一路走来,赤诚磊落之心未改。实际上,他早已把“茶品”二字演绎为“人品”的柔情。利光喜欢阅读各类文化报刊,每每读到兴奋处,心里总惦记着别家茶艺馆是否能看到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其它茶艺馆总能莫名其妙地收到由他订阅相赠的文化报刊。不仅如此,他还义务承担着给各茶馆分送《河北文化》杂志。他经商并不注重商,那种锱铢必较,蝇营狗苟,在他身上找不到踪影。前不久他考取了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评员,他说他要承担起义务培训廊坊市茶艺师的重任。利光培训茶艺师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让文化逐渐在大众中形成广泛影响,使更多的人相信,这是充实个人生命,提高个人修养的方便之途。他对文化的这份关爱,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有人说,利光投身于文化,从肌肤到肌体一直到肌理。我望着他为文化奔波的倦容,除感受高尚的茶人情操而外,更感受他追循于文化好像永远是一位充满斗志的壮士。他说:“有时我把茶馆交给别人管理,自己在外打工多挣点钱资助文化事业,多做点善事,多尽些义务,多关爱些别人。等我到了退休的年龄,开一家‘清心斋茶坊’安心研究茶事,继续为文化而忙,只要为文化,我无怨无悔……”这使我想起孔子推崇的最高境界是“无怨”。颜渊篇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的意思是说仁者虽然生活在社会之中,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却应该也能够做到心中无怨。利光与茶结缘一晃也有十几年,虽然他失去了很多,但他无怨。他想再开一家清心斋茶坊,续写清心斋日记。更想入一种境界,恍惚间跨越时空,品茗而与先贤促膝谈心,或同古代茶诗叙景零距离接触,允吸并重续千年之茶脉。

  禅宗有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善友难得。”既然难得,就不会让你轻易得到。习茶者也如此,既然有缘与茶相识,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利光兄崇禅嗜茶,深谙此理,故常以“茶是我一辈子”自勉,与俗叫劲。廊坊这座城市记忆如每年的落叶,层层叠叠,发酵化合,然而营养着城市的人文。利光不奢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可以载入史册、流芳百世,只希望它能融入其中一层落叶之中。

  古人在对生命境界的认识上说得绝妙:“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意思是无论生命中几经坎坷几经风雨,都依然闲云野鹤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我略作改动,把两句中第五个字分别换了个“茶”字作为本文的题目送给利光兄则更为贴妙。

  利光兄,不知然否?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站在云上品禅茶——记林清玄 下一篇“怪杰茶师”与他的“四朵金花”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第二届北京茶博会:五大亮点醉茶人
5月11日-13日,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
斗茶金奖花落普洱市勐海班章古茶店
青山如画,绿柳垂茵,芳草碧云天;蓝天似镜,白云令韵,谷雨兆丰年。好客的茶城人民,捧出清馨的香茶,...
东北茶人赵忠武,俄罗斯弘扬茶文化
赵忠武(中间起立者)在为俄罗斯大学生讲解中国茶文化。  10月13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
上海老茶人刘启贵(图)
  2004年春天,一年一度的上海茶博会又开始了,领导派我去上海采访这次会议。老早就听说过“上海人把...
我认识的世纪茶人张天福(图)
  关于张天福的著述早已结集,关于张天福的传记也已成书多版,关于张天福的新闻报道常常见诸各种媒体...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