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肉桂获国家发明专利 有望成为安溪茶产业新名片
日期:2014-11-24 浏览:87次 
浓香型肉桂获国家发明专利 有望成为安溪茶产业新名片

  在安溪,除了铁观音、黄旦、毛蟹、本山四大名茶外,肉桂也是极优质的种之一,由于数量不多,也缺少推广,以往只是农自采自喝,所以这“宝贝”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而经过业界人士努力,在结合品种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开创性地采用浓香型烘焙技法,安溪肉桂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及新加坡、日本等地迅速赢得市场,并于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了“一种保健浓香型肉桂精制工艺”的专利证书,有望成为铁观音之外,安溪产业对外的又一张新名片。 □本报记者吕斯达 罗剑生

  数量有限 年产仅10吨左右

  武夷肉桂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产自武夷山牛栏坑的肉桂业内戏称“牛肉”,马头岩的肉桂戏称“马肉”,天心岩的肉桂戏称“心头肉”,它们以其香气辛锐持久而备受人们喜爱。而产于大坪乡的安溪肉桂也别有一番风味。

  “安溪肉桂叶片稍圆略薄,甚至比铁观音还薄,但就是这么薄薄的一片叶子,却能制作出汤醇厚、冲击感强烈的感觉,干嗅之有明显的‘生姜’味,并且越好的安溪肉桂,‘生姜’味越浓郁,香气高远,回甘迅速,咽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冲泡九次仍有香气。”安溪县颖昌厂厂长张颖聪表示,制成后的肉桂外形细小卷曲,宛如珠子,色泽褐绿,表面很有光泽,而且干有明显的“生姜”味道,在乌龙茶中风格相当独特。

  “肉桂十分贵气,产量很低,只要一遇早寒,基本上没有什么收成。但在大坪这种高海拔的环境中扎根生长,几经繁育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大坪肉桂种植面积100多亩,年产量10吨左右,主要分布于萍州村。”曾在安溪厂工作过20年的黄云平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前,安溪人喝铁观音和毛蟹的比较多,肉桂的数量非常少,大多是私人留下来做药用,连安溪厂都几乎不曾收到肉桂毛。而直到今天,大坪每年也只产10吨左右的肉桂,数量十分有限。

  回归传统 迅速打开消费市场

  “这样的好不该被埋没。”对于“养在深闺”的安溪肉桂,张颖聪有了推而广之的想法。2003年,他采用安溪传承百年的传统乌龙茶技艺,制作出第一泡经过烘焙的浓香型肉桂,并带至马来西亚作为商品茶推广,没想到声名大噪。

  “以前安溪肉桂大多以清香型为主,但是相对而言,焙过火的肉桂水质更为柔顺,香气更为高远。”张颖聪认为,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品种优势,只要将人技术与品种特征进行完美结合,就能挖掘各个品种的市场价值。就这样摸索实践了十多年,直到不久前,他终于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了“一种保健浓香型肉桂精制工艺”的专利证书。

  “以前肉桂烘焙的火功比较高,老华侨都爱这种口味,喝起来‘有劲儿’,现在的火功是根据国内市场大众的口味来调节的,焙火比较轻。”张颖聪告诉记者,只有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乌龙茶,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无论是铁观音或肉桂,只要焙火到位,去掉火功后,会越泡越香,并散发出自然的花香味。

  据黄云平介绍,因为肉桂具有“开喉利咽”的显著效果,这几年来最先喜欢上安溪肉桂的,都是需要经常‘用嗓’的人,主要是播音员、教师这些职业的消费者比较多。而通过口口相传,安溪肉桂如今客户群遍布广东、上海、山东、北京和新加坡、日本等地。

  做大做强 帮助家乡农增收

  “近年来,肉桂市场需求日益强盛,广东商对于大坪肉桂情有独钟,每当季来临,总是提前预订,但农呈现分散小作坊式生产的状态,这些情况显然不符合当前业发展态势。”萍州村支部书记张火树表示,目前该村正围绕肉桂产业探索品牌化生产经营之路,并组织引导农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

  “安溪肉桂和武夷肉桂同名不同种,安溪肉桂味道比较清香,回甘清爽,武夷山肉桂回甘厚重。我的下一步打算是将肉桂做精致些,让家乡的农增加收入。”张颖聪说,除了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这安溪四大名茶外,安溪还有乌龙茶树品种60多个,其中不乏肉桂、乌旦、大叶乌、奇兰等名优品种,目前没有做强做大。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轻指飞扬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4(第八届)广州“论道·茶品牌.. 下一篇西湖龙井茶树在科学监测和指导下..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日专家发现 每天十杯绿茶能预防癌症
日本琦玉县立癌症研究所研究员菅沼雅美领导的研究小组证实,如果绿茶与防癌药物一起喝,便可以使疗效提...
普洱茶国家标准12月实施
12月后,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
非洲国家的茶俗风情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饮茶风俗,都因本民族的传统、地域民情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所异,然而&ldquo...
安溪铁观音香型的分辨方法
名茶安溪铁观音的系列在国标中分为清香系列和浓香系列,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包括商家自定义等形为多...
朱元璋与茶:不为人知的伟大发明
真实的情形有可能是这样的:抹茶式的饮茶方法,大约流行于文人雅士等有闲阶级之间,普通百姓其实早就有...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