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的茶饮文化勘探
日期:2014-04-02 浏览:185次 
王树文的茶饮文化勘探

  他是普洱茶“越陈越香”观念的最早提出者、“云苑”艺表演队的组织者、“百图”创意的策划者、率先揭开云南民族文化的发掘者、“云南是世界树原产地中心”的拥护者,也是弘扬“寿”观念的践行者。

  他被同行专家学者称为“云南文化的开拓者”,也是5.8饮日发起、策划、倡导、组织者之一。

  对于自己与云南普洱茶四十几年的故事,他娓娓道来,仿佛一切如昨日之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文庙上学——生产队做会计——军旅生涯15年——云南叶进出口公司做叶外贸———组织“云苑”艺表演队巡演……

  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听众,他的故事显得太过于密集交错,庞杂的历史线索,像藤蔓一样攀爬牵连。

  我做不到顺藤摸瓜,只能把自己比作大浪淘沙的海边,光着脚丫拾捡贝壳的小孩子,欣喜若狂地看到形色各异的贝壳,眼睛放光,一个劲地往口袋里装着:民国、云南和平解放、生产合作社、马帮、祠堂、老学究、通海文庙、云南叶进出口公司……

  他就是王树文老先生,昆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会长,现年75岁的老人,5.8饮日发起者及策划主办者之一。

  的故乡在云南

  当我问及58饮日的“缘起”,王树文会长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云南的文化和历史地位,他追根溯源,从学的历史考据到古树的发现和统计,条理清晰而满怀激情地阐述着。

  我从他的讲述中明晰,作为的故乡,普洱茶文化的发祥地,传承、倡导和开创叶的饮生活,是顺理成章而又责无旁贷的。

  的故事,其实是人的故事,是“一草一木”之间的人生活。王树文会长在1984年就提出了“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这个概念多年以后成为内地和台湾地区人公认的普洱茶评判标准;他在1985年首次开发用高级别的“春芽”加工普洱茶,改变了历史上普洱茶用料粗放,价格低廉的状况;他在1988年在35天里驱车 5000公里走遍了云南的各大区,考察云南古山、古树,为古树的开发品饮奠定了基础;1989年他带领云南最早的艺表演队“云苑”闯进了“首届中国文化展示周”,让云南民族艺与日本茶道同台竞技,最后成为奥运会特选的表演项目,让云南艺为世界所认识;他在1990年编著了《的故乡——云南》,聚多位专家学者的科学论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云南是树起源地”。而他数十年致力于云南众多的民族饮习俗的研究,同时也是探究世界树原产地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他认为,今年即将举办的5.8饮日活动以普及饮,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在“世界树原产地”云南举办,更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链接

  第六届5.8饮日:“饮健康·和谐天下”

  第六届5.8饮日在大主题“饮健康,和谐天下”之下,再倡导“弘扬文化与振兴云南产业,倡导世人喝,喝好,喝出文化来,喝出健康来,喝出寿来”。

  以“云南是世界树原产地中心”的姿态,立“弘扬世界树原产地文化”的主旨,广泛动员云南各地从事叶种植、加工、经销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展览、表演和评比活动。

  活动主要内容有:

  举办百座古山古园古树古文物及原产地民族俗和十年以上老展、^***图片展。

  举办“风临杯”民族艺展演赛和授牌仪式。

  举办树原产地山头大赛。

  1.评选树原产地山头王。

  2.评选现代生态园优质

  3.免费为民间叶爱好者收藏的老进行品鉴。

  制作世界树原产地——中国云南“云南第六届5.8饮日暨庆祝昆明建城1249周年、纪念孔明兴1790年”普洱茶纪念饼。

  云南第六届5.8饮日活动组委会

  2014年3月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heliou12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魁”太平猴魁遭遇侵权之争 二.. 下一篇贵州凤冈30万亩锌硒茶开始进入首..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傣族民俗与普洱茶文化
思茅地区的傣族,主要分布在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墨江、普洱、思茅、西盟、景东、镇沅等县,1990年...
盘点秋季适合养生的六款茶饮料
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向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所以值得我们分外花心思去思索和实践。下面为大家...
明代茶画的文化特色画
 品茗图茶画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盛唐时期。茶画发展到明代,已...
茶文化电影《回头是远方》首映
首部全方位反映闽台茶文化主题的数字电影《回头是远方》,11月12日在福建安溪影剧院举行首映式,县领导...
茶文化经典|品茶要录|古代茶事
作者:黄儒,约1075年 序  说者常怪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晶,盖前此茶事未甚兴,灵芽真笋,往往委...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