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乌龙茶初制加工迈向标准化
日期:2013-12-26 浏览:300次 
安溪乌龙茶初制加工迈向标准化

  “安溪铁观音要在全国叶市场上、国际上有持续竞争力,安全、规模、标准是大趋势。”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由安溪县负责制订的《乌龙茶标准综合体》,于1990年通过福建省标准计量局审定正式出版。此后,安溪县坚持以标准为先导,大力推进业标准化,促进业升级,接轨国际。初制加工作为安溪乌龙茶的重要生产环节,其标准化进程如何?笔者近日走访安溪企、叶专业合作社。

  先进设备破瓶颈

  安溪县农业与果局负责人蔡建明介绍,《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安溪乌龙茶青质量、初制技术和初制厂房与设备。近几年,现代化青房设备越来越先进,农“看天做青”瓶颈得以突破。

  在位于长坑乡山格村凤凰山海拔1200米的杉品无公害叶基地,笔者看到其现代化青房建于厂房三楼顶层。近700平方米顶端全部盖上透明瓦,透明瓦下面是4张可拉伸团缩的黑网,两旁设置4个大功率排气扇,地上规则摆放数台小风扇、取暖灯、除湿机。

  “风扇、除湿机、排气扇,可去除叶水分,透明瓦、取暖灯、黑网可调节室温,无论什么天气,都能保证做青质量标准。”负责杉品茶叶基地日常管理的王师傅介绍,做青直接影响叶品质,公司这套设备是从台湾引进的,能突破天气限制,保证做青质量。季时节,每次晒青、做青近千斤,青房特别安装6个高清摄像头,以保障工人晒青质量标准。

  像杉品这样,通过机械、设备标准,实现叶初制加工标准的,祥华乡新寨村的仙踏石叶专业合作社,也是其中一家。

  仙踏石公司采用科学标准化厂房,地下室为收青场所;一层为封闭式制车间;二、三层为标准尺寸、封闭式摇青、晾青车间;四楼作为标准叶再加工车间;楼顶作为晒青场地。

  仙踏石社员詹西安告诉笔者,仙踏石的每粒叶从晒青到炒青,都从设备入手,全部统一标准。比如,每块晾青布大小相同统一摊青80斤,收青时每车装80斤,摇青车间大小配备相同,每个摇青笼固定摇青80斤,每个架晾青40斤,入锅炒青时每锅6斤……统一设备后,季高峰,每日两三千斤的毛质量标准不成问题。

  大师引领长技艺

  炒制一定规模的批量好,设备标准是基础,技术标准是关键。在《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初制加工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安溪县涌现出不少制大师、叶工程师,不断推广初制技术标准。

  仙踏石业公司董事长詹伟清,2012年开始对铁观音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而后于2013年3月投资2000万元成立福建仙踏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建设标准厂房,并作为团体社员与20余户农牵头成立了福建安溪仙踏石叶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在叶初制技术方面,采用流水线生产作业,生产车间工人30人,其中杀青技师9人、烘焙技师8人、包揉技师10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杀青后1小时即可烘干,今年秋茶一天炒制3000斤左右的毛,总产量16000余斤,均价228.6元/斤,最高价360元/斤,最底价110元/斤,全部产品都通过国家标准。

  同样重视初制加工技术标准的国家级示范社——龙涓举源合作社,该合作社以安溪县制工艺大师刘金龙为首,设立市级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点,以师傅收徒弟的“传、帮、带”形式,培养社里的制大师,分派到采摘、晒青、做青、杀青等叶初制各个环节中,按照《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初制加工技术规范”要求,指导加工生产。

  西坪盖竹村的德峰叶专业合作社,做法也很独到。合作社理事长王辉荣本身是制行家,他不止订下一系列技术标准,不时对社员进行初制技艺培训,而且今年春茶开始采用以成质量标准按质论价收购社员叶的方法,倒逼社员自查自纠初制环节问题,改进技术向合作社技术标准靠近。此法让该合作社王文国、王志强、王结清等社员,迅速提高初制水平,带动今秋合作社叶制优率同比增长50%以上。

  统一管理出标准

  除了有好的设备,传统工艺与多年累积的经验技术标准,在园管理、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更要有专业严谨的管理流程,才能达到《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里所规定的青质量,从而保证初制加工的标准化。

  杉品茶业董事长袁珊珊介绍,杉品形成园基地管理流程监测系统,对初制加工前期的园种植管理、树修剪、除草、施肥、防虫治病、园采前检测等生产环节,严格把关,统一标准。公司3000亩无公害园,全部采用黄豆发酵加日本的菌肥分解其黄豆的植物蛋白,再按比例调配已发酵过的猪粪羊粪做铁观音的专用肥料,为树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保证每叶青油绿,叶肉肥厚、健壮。

  在德峰叶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社员们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对不符合标准的老园实行“三改”、“三保”,即改园、改种和改土,保土、保水和保肥,如此分批改造、集中管理后的老园,所产青质量好统一。

  举源亦讲究。每块田多少面积、栽种几棵树,每棵树多高、何时修剪多少公分,树与树间多少间距、行距,田梯壁种植多少绿肥,田哪里间种几株生态树……全都统一标准,为初制加工标准化奠定稳固基础。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茶春分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贵州黔南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 下一篇维维股份摘得怡清源控股权 涉足茶..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一段关于安溪铁观音的佳话
魏说:相传福建安溪县西坪乡的上尧松林头,有一个茶农叫魏荫,家里供奉这一尊观音菩萨,每天早晚都要冲...
常饮乌龙茶能减肥吗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茶叶中独具鲜明特色的品类。它综合了绿茶和红...
失望苦闷喝杯乌龙茶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到茶对'心病'的'药理'功效,...
安溪铁观音未来品质更有保证
安溪掀起有机茶园认证风国内认证占多数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不少茶企茶商看好有机茶的市场前景...
浙江:珠茶——精加工
前言为确保珠茶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标准规定了精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本标准按gb/t1.1—19...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