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工变茶园主人 ——道真还茶于民助推茶产业跨越发展
日期:2013-07-02 浏览:162次 
采茶工变茶园主人 ——道真还茶于民助推茶产业跨越发展

  夏日仡乡,满目翠绿。

  道真自治县博联业有限公司叶基地里,村民徐建军正组织群众在他承包的园里锄草、施肥、防虫、治病,忙得不亦乐乎。“以前这片园是博联公司的,我们在这里务工,现在公司把园承包给我,今后这片就由我来经营管理,博联公司负责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我们的青,这种方法对双方都有好处。”徐建军说。

  徐建军以前是博联业公司的一个采工,现在他承包了200亩园,成为这片园的主人。从一个采工到园主人,这一角色的转变是缘于今年道真博联公司还于民的有益探索。从今年开始,博联公司将成型的园通过返租倒包或无偿方式还给农民,由承包户自己管理,公司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说起还于民的初衷,博联公司负责人韩湿俊说:“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们的企业,从事着青生产、叶加工、产品销售三个环节的工作。三个环节上受资金、技术、精力所限,每个环节都想做好,往往出现顾此失彼,哪个环节都做不好。继续这样下去,很难做强做大,现代农业的要求,分工越精细、越专业,才能保证优势资源要素向各个环节集中。因此,我想还于民,把园的管理交给农,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以期逐步走上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发展产业,道真县具有气候、海拔、土壤、生态等多种优势,经近年来努力,园面积已达17万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园管护水平低,园经济效益与预期差距太大,现有生产条件达不到生产认可要求,设备满足不了加工需要,加工能力与技术提升受限,加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在市场环节,由于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分工不细,分工不专,经营能力与经济承受能力均适应不了市场要求,市场迟迟打不开。再加上由于大户从农户手中集中土地种,农民失地后大量外出,园管理用工,特别是采工不足,造成大量青由于采摘不及时而浪费,导致园种后不管理,多年不见效,园巩固率极低,增大了进一步发展的难度。

  为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博联公司经过不断摸索,率先进行了还于民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公司已把基地的2200亩园全部承包给了32户村民。

  “我们现在是零成本,只要我们把园管理好,收入是有保障的,现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徐建军算了一笔账,以前在基地当采工交一斤青只有30元,而承包后自己卖青一斤就是90元,收入翻倍,减去其它环节成本,每亩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

  “还于民,承包户从山工人转变为农,主人翁意识增强;管理及时到位,采摘上应采尽采,提高了叶的产量,增加了群众收入。而对于叶企业来说,从日常的园管理中脱离出来,专注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叶销售。这一创新举措推进了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分工,是一条可行之路。”县叶办主任税开伦说。

  据了解,该县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升品位”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仡乡海”旅一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一是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大园建设力度,强化品牌营销和宣传推介,集中展示道真品牌形象,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和集休闲、健身、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轻指飞扬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山东日照市成功引进使用智能红茶.. 下一篇安徽芜湖“峨桥茶市”期待转型升级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做华丽的英式下午茶的女主人(图)
  想邀请朋友或者生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一次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是最合适的。随随便便摆块蛋糕实在显得...
走进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茶园——景迈芒景
天下产茶的地方当然很多,大多叫茶园。就算称为茶山,也不过是山上的茶园,种着齐胸高的茶树罢了。而到...
南糯山举行无公害茶园建设培训会
为推进勐海县20万亩无公害茶园整体认证项目实施,2010年7月15日由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格朗和农业综合...
普洱茶质量追溯有保障——《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茶园登记证明管理办法》
6月18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茶园登记证明管理办法》听证会在云南省农业厅举行,来自临沧、普洱、版...
云南临沧市安石村茶农用上新型茶园管理机械
为服务临沧市茶叶产业化生产发展需要,在省、市、县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日,临沧市、县农机中心和...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