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县珍珠泉乡:上水沟“炒”出山茶特色村
日期:2013-06-14 浏览:326次 
北京延庆县珍珠泉乡:上水沟“炒”出山茶特色村

村民正在加工叶。

  延庆还产?端午节期间,到延庆珍珠泉乡游玩的市民,不但吃到了当地农家美食,还品尝到了今年刚刚下树的新鲜山。这个京郊屈指可数的产叶的小村子,就是珍珠泉乡重点打造的山特色村——上水沟村。

  一大早,珍珠泉乡旅游咨询中心广场上,一溜摆开六七口大铁锅,有的煮着粽子,有的煮着鸭蛋,而最吸引游客的,就是正在炒制叶的那口大锅。

  “这些叶,都是今天早上我们起大早上山现采的。”上水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告诉记者。在上水沟村的山场树沟里,生长着一种当地人称之为“白花茶树”的树,过去,只有村里人把它当喝,外面没人知道。

  “白花茶树开小白花,比丁香花还散,五月中旬左右开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大树可美了。”护林员张发说,自己十三四岁就开始上山采,不过那时候村里人都不懂,不讲究采,直接上手撸,而且采得晚,叶子都老了,回家放在煮粽子的锅里蒸,蒸个五六回再晾干了,泡水喝。“有点儿涩,没苦味,都是粽子味儿。”

  周围村发展民俗接待,上水沟被称为“叶沟”,就在白花茶树上做开了文章。村民上山挨片儿查,看看村里到底有多少棵白花茶树,一找,竟然有七八百棵。

  张发对照自己的林业书籍一看,白花茶树和书上写的“流苏”很像,叶子和籽都一模一样。乡里出资,请专业机构来做鉴定,结果发现,白花茶树就是流苏,这种树叶制作的叶,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都很高,尤其是富含硒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好。当年,乡里从湖北请来两位专业炒师傅,专门教村民炒叶。

  “炒三遍,揉三遍,再烘干。最要紧的就是火候和温度。”张发说,当天采的叶,当天就得炒出来。第一锅的温度得达到120摄氏度左右,烫手烫得滋滋的,没炒过的根本干不了。第一遍炒完再揉,能攥出汤来。第二遍8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就行。第三遍不能超过80摄氏度,否则半干的叶容易碎。第四道工序,烘。铁锅烧得发红,锅上架着箅子,上面铺着干净的纸张。“得快翻勤抖搂,慢一点就糊。”张发边干边解说。

  别看白花茶树数量不少,产量却很低。“刚出芽头几天,六七个人采一天,炒好了就七八两。”张建军说,白花茶树是稀有品种,生长速度很慢。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山里新生的小树很少。全村一年嫩叶产量,也就两三公斤。

  好在人工繁育已经成功,叶产量上来了,采、炒品茶,上水沟村成了山特色村。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轻指飞扬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南临沧马台乡:山寨汉子的绿色梦 下一篇黑茶研发专家20年后长沙握手:专..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安吉白茶北京推广中心在北京[诚信服务、质量放心企业]评选中获殊荣
2008.1.16在更香茶楼举行2007年北京市茶业协会年会,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
安吉白茶北京推广中心在北京[诚信服务、质量放心企业]评选中获殊荣
2008.1.16在更香茶楼举行2007年北京市茶业协会年会,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
首期京城大益茶会在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10月20日,首期京城大益茶会--《虚云和尚全集》首发式暨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大益茶文化...
何耀曾:上海茶业的功臣(图)
  上海不出产茶,但上海经营茶。特别是在茶的对外贸易方面,早在1685年上海就有茶叶运销海外的文字记...
茶瓷文化的传承者——访北京紫陶阁商贸公司总经理董宁(图)
董宁(左)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合影。  在北京大兴区廊垡镇的一个大院内,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整洁而...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