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深圳茶市不温不火 消费标准下探
1月14日下午,北站茶城里人气显得很冷清。一些茶店偶尔能迎来两三位顾客,但有的茶铺一整个下午都很少顾客进门。不少茶店老板说,北站茶城由于开业时间不长,人气一时半会很难聚集。现在临近年底,1月份的销售额已经有所上升,但相比往年,确实不尽如人意。
孔晓澄认为,造成年底茶叶销售不旺的原因与2012年的整体经济运行不佳有关。有些企业因业务下滑,年底答谢客户的礼品预算也大幅缩水,在采购量和采购标准上均有所下降。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仅仅是茶叶城的生意不如人意,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茶叶,日子也一样不好过。有些品牌的销售额下降的额度高达40%左右。这从它们的外包装订单量下降,可见一斑。
旺季不旺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各家茶叶店间的竞争。如何抓住日益减少的消费者,各家茶叶店也是各出高招。有的主动降价,有的则打出“有机”概念,营造健康理念,也有的在外包装上下功夫,让送礼“价跌面子不减”。不过更多的茶叶店,则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像这家茶叶店,它把本该放茶叶的地方腾出来,摆放了一些茶具、艺术品。尽管销售额占比很小,但是它在带动茶叶的销售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同时,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一定要注意到正规厂家处购买。因为目前市面上有商家,通过包装来给茶叶抬身价。几十元的茶叶经过精美的包装,身价翻上十几倍是常有的事。正规厂家的包装上会有公司名称以及一些防伪查询码。这一类茶叶的品质,比较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