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周南文化沙龙”举办唐宋茶器品鉴会
日期:2013-01-12 浏览:503次 
武汉“周南文化沙龙”举办唐宋茶器品鉴会

  12月29日下午,“周南文化沙龙”在武昌区^***路486号曾卓故居举办唐宋器品鉴会。武汉民间收藏家、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馆长余长庭作为中心发言人携32组唐宋器参加本次活动,其中有唐宋建窑瓷碗、牛首杯等难得的珍品。余长庭先生以收藏武昌湖泗窑高古瓷及汉川马口窑瓷器见长,由他创办的“长庭瓷器博物馆”已获得省厅的批准,近期便可挂牌开展。今日所展示的唐宋器皆为余先生的藏品,分为罐、壸、盏、刀、釜、锅、勺、擂钵等等,举凡喝用的器具一应俱全。到会嘉宾还有长庭陶瓷博物馆顾问、收藏家蔡荣清、号称“武汉通”的民俗学家刘谦定,以及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着名陶艺家李正文等五十余人。与会嘉宾围绕余长庭带来的长沙窑双鱼执壶、长沙窑贴塑双系褐彩罐等一系列唐宋收藏品,展开了愉快的交流讨论。

  “千年的香在哪里?”余长庭以此为开场,讲述了中国器珍贵所在。“器,不仅仅是喝的杯盏,还包括泡茶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器具。”他边说边向大家讲解展示了他多年收藏器珍品,有刀、勺、盘、釜、盏、罐、壶等3组件唐宋器具。“香自然离不得器”,余长庭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指着会议室长桌上摆放的唐宋器,表示此次展示的目的,在于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通过比较中国文化日本茶道的异同,提示当下中国人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不断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对优秀文物加以精心保护。余长庭透露,长庭陶瓷博物馆以及分馆将于2013年元旦分别在武昌和江夏挂牌,作为馆长,他希望藉此将中国悠久的器历史与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

  长庭陶瓷博物馆顾问蔡荣清接过话题,讲述了唐宋坊间的“斗”趣事。“所谓斗,就是拿出自己最好的具,品茗,把玩,细细比较。”蔡荣清以余长庭收藏的两个盏为例,为在场嘉宾解说了唐代与宋代的两种斗器具。唐代汤为红色,故以青釉彩盏为佳;宋代汤为白色,故以黑釉盏为佳;又因宋代以沫为主,所以宋代斗讲究“挂沫”。

  “武汉通”刘谦定从历史文化角度作了点评。有饼、沫、散、粗之分,如唐的饼,宋的沫,元、明的散,清以来的粗等。“喝体现了中国人的高雅,道是中国人的基本元素。瓷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华儿女在世界的大家庭里,以‘’这一第五大发明而备受瞩目。”刘谦定激动地说,“,也是湖北人的骄傲。”他认为叶是由炎帝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的,到宋代陆羽所着《经》形成了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文化专着。他强调,《经》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使文化从实践走向理论。《经》中论及了喝的四大原则,即精、真水、活火、妙器。在谈及日本茶道时,他认为道在唐代东移到日本后,形成了属于日本的道,道的根本不在于质本身的高低。已经衍变为一种具有贵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与日本在器的选择与泡茶工艺上都有许多区别,日本更多是作为文化的传承,中国则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

  品鉴会上,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结合自己的见闻,着重讲述了长沙窑的历史发展和中日两国在陶瓷器的使用上的不同。着名中医高光岩、宋恩峰对与中药的关系作了生动阐释,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程远斌等嘉宾也即兴发言。交流过程中,嘉宾们还共同品尝了宋代器泡制出来的铁观音

  最后,在武术家方长明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引吭高歌,秦腔、样板戏、黄梅戏一曲接一曲,在场书法家李松岭泼墨挥毫,为本次唐宋具品鉴会添上了浓烈的新年节日氛围。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茶春分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潮州民间艺术馆联办“茶节”贺岁 下一篇南京凭借商会打造品牌茶叶市场航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 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
 云南斑鸠坡茶马古道  曾俊摄 茶马古道旅游已成为七彩云南的亮点  资料图片 重走茶马古道马帮队...
乔慧:浅淡唐代宫廷茶文化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激荡着许多璀璨夺目的文明浪花,有自然物质...
专访普洱茶文化使者白荣华:在传承中发扬创新
古道、马帮、普洱……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词语,在这次普洱茶马古道节中被重新放大。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茶叶国际化应注重文化传播等五点
目前经济全球化,出口历史最悠久的茶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原本以日本、东南亚及俄罗斯为主要出口方...
中华普洱茶文化博览苑
从普洱城区往东南方向行驶29公里,气势恢宏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营盘山万亩生态茶园起伏连绵数里。作...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