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家发言摘录
日期:2012-11-08 浏览:379次 
“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家发言摘录

  11月7日下午,“六堡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梧州市^***二楼会议厅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和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六堡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专家发言摘录--

  开发六堡系列饮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陈宗懋

  这两天在梧州喝了不少六堡,觉得口感不错,既能养胃又能降血脂,这么好的健康产品以后肯定有市场。梧州应该更注重产品的营销,像云南普洱茶一样,增强六堡的知名度。

  现在梧州六堡产量很高,为了避免出现滞销,我建议尽快对六堡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不断研发新产品。六堡现在已经有了老婆、宝等,还可以专门摘芽尖,做稀有珍贵的高端品种,还可以开发六堡系列饮料,弄些精美的瓶装或者灌装,非常方便携带,这会吸引众多年轻消费群,而且又方便外销。

  为了保证叶质量,我建议梧州农尽量少用农药,如果实在要用,就用溶解性较强的脂溶性农药。

  我国是产大国,以绿茶为主。绿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大,部分人群喝之后大脑过度兴奋,连觉都睡不着,这部分人因此不敢喝。六堡发酵过后咖啡因含量较少,且在长时间发酵过程中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老少人群皆适宜。梧州可从这个优点出发大力推广,让全国人民都喜爱六堡

  六堡应尽快进行品牌定位

  中国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叶研究所副所长 江用文

  如果作为黑,我觉得六堡颜色还是偏浅了一点,不够红亮。我们可以想办法进行深加工,让六堡变得像普洱茶一样更加红浓,那样才符合黑的身份,也增加了卖相。

  六堡虽然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也有六堡黑石顶的传说,但我觉得还应该继续深挖它的文化价值,将历史传说等浓厚文化赋予六堡营销的时候也要打文化牌,以文化为软实力提高它的品味,在情感方面塑造它的价值。

  六堡应尽快进行品牌定位,明确其到底要以什么产品特点进入人们视野,扩大到什么程度,占有多少市场份额等。

  当务之急是做好品牌计划。名字是进入人们视野的第一个要素,像乌龙茶铁观音、碧螺春等这些名字,一听就能让人记住。六堡这个名字其实不特别,既不顺口又不凸显文化内涵,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可以重新为它起一个特别的名字,并且在现有的几个六堡产品中选一个最有特色的进行推广,其中一个知名了,其他产品自然跟着受益。

  重点推介保健养生功效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仲华

  梧州六堡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功效,可有效保护酒精引起的肝损伤、调降血液中尿酸水平、抗辐射抵御皮肤老化、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效延缓衰老等。这是六堡区别其他叶的最为明显特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特点,以保健养生功效为主开发市场。

  目前农药残留、稀土残留、重金属污染、氟铝富集问题和微生物污染问题都是制约农产品发展的因素,六堡应该进行无公害栽培和有机栽培,建立绿色食品,确保其是纯粹的有机,同时还应汲取传统工艺精华、融入现代发酵技术、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建立绿色、健康、安全、高效的六堡产业,建设高标准生态有机园。

  六堡产品加工发展方向也应该调整,建立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标准化的加工过程,用现代化压制生产线逐步取代农家制机和手工炒的小作坊形式,建立现代速溶六堡加工基地。

  产品也要创新,包装精美别致,品味高雅,方便化、功能化、高档化、时尚化,符合不同阶层的人们需求,并专门生产一些礼品搭档,让六堡进入人们过节送礼的视野。

  研发六堡系列食品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叶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汪一飞

  只有30%鲜叶采摘利用,成品茶只有30%水溶性成分冲泡饮用。因此,传统饮只有9%功能成分被人类所利用,91%被浪费。

  我们可以用现代技术对资源内含物(主要是功能性成分)进行全方位利用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的消费价值。它能彻底突破传统种植、加工、消费模式,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医药、保健、日用、化妆品、化工、功能饮料等领域,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六堡业核心竞争力。

  六堡可以做成系列食品茶饮料、速溶蛋糕、酒、甜品、菜肴、奶茶等;保健品如减肥化妆品、日用品、保健片剂、防辐射贴膜等。

  目前六堡基地建设差,品种杂、树龄老、单产低,无性系良种比例低,尤其是缺少适制六堡的品种;现有园管理粗放,精品标准化园偏少,机采、机修普及率低,成本较高。

  我们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三基地一中心:从基地、加工、营销渠道建设和延长产业链方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六堡叶组织化营销建设太过单一、品牌建设太过分散,我们可以借鉴烟酒产业的相关运作模式进行深度调查,拓宽营销渠道或通路,运用营销组织、品牌、网络、企划、终端等多种方式不断投放广告进行全国大范围宣传。

  培育六堡优良品种

  中国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月荣

  目前梧州六堡品种杂乱单产低,应该进行产业化现代化生产,多培育优良种。良种叶有高产、稳产、低成本高效益等巨大优势,利润空间也比较大。每个成功的名茶或者区的背后都有若干个良种。如果要走向全国,六堡也不能例外。

  良种是解决产业关键问题的关键因素。目前夏天和秋天的叶普遍较为苦涩,六堡可以进行低苦涩味的树品种推广应用。为减少病虫侵害,可以加大抗病虫树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在六堡主要靠人工采摘,遇到用工紧张的时候出现无人采摘叶烂掉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种植成本,也浪费了叶资源,我们应该大力普及适合机械化采品种的推广。

  培育一个优良品种约20年左右,这对农来说太漫长,我们可以引进应用资源分类、种性鉴定;重要基因克隆;转基因(抗虫、抗病、重要经济性状)新技术,加快优良六堡品种的培育进程。

  另外,我们可以针对六堡专用品种问题,开展不同品种适制性研究,筛选优质品种,引进推广,提高感官品质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从六堡镇品种资源中培育优良品种;寻找特异品种选育,开发新产品。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heliou12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芽奖颁奖 中国茶产业亟须加大创.. 下一篇梧州市举办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是谁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
  一般人们都认为“金钱与物资的交换”是一种“经济”活动。当然,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信息”与“...
甘肃文县:清华大学支教队调研陇上茶乡李子坝村茶产业(图)
清华大学支教队员和李子坝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刘启舒摄“啊,好美的茶园哟,不愧是陇上茶乡!”清华大...
卢荣景、季家宏一行考察黄山区茶业经济发展情况
7月2日,安徽省原省委书记、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卢荣景,省政协原副主席季家宏一行到我区(黄山)考...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其文化特色
(天福茶博物院中国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盘陀茶文化镇)    前言茶叶因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的不同,区分...
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成员考察凤岗茶产业(图)
在茶叶基地考察7月5日,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秘书长廖树洪率台湾神农科技发展协会商贸考察团一行6人考...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