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画家马守真和她的《兰竹图》
日期:2012-11-09 浏览:703次 
明代女画家马守真和她的《兰竹图》

相传上古时代,绘画本是由舜的妹妹始创,张萱《疑耀》言:“许氏《说文》,画嫘,舜妹。画始于画嫘。”但由于几千年来,在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中国女性始终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女性从生到死,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和人格,思想言行受到束缚禁锢,聪明才智受到抑制压迫,因此在中国绘画史上,从远古至清嘉庆年间,留下姓名的女画家仅二百余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她们为中国画坛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今以贵报为媒,把吉林省博物院所藏明代女画家马守真的一幅《兰竹图》介绍给大家,以飨广大读者。

兰竹图,是我国古代文人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兰花自古就被人们赋以人格魅力而被推崇。孔子《家语》中说:“与人善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俱化矣”。意为和正人君子在一起,像入兰室,被香气所化。而文人则更看重竹的气节,相传苏东坡关于饮食的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即赋予了竹一种人格美,一种精神的力量。苏轼还有一首《送文与可守陵州》诗云:“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销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这里所说的墨君就是“竹”,它可以消忧,又具有一身凛然正气。

马守真(1548——1604),一作守贞,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号湘兰。金陵(今南京)秦淮名歌妓。以诗画名噪一时,兰仿赵孟坚,竹师法元代女画家管道曰升,潇洒恬雅,别具风韵。她最擅长画兰,并以画兰之专,画兰之精而得号“湘兰”。她以兰来“言志”、“寄怀”,笔下兰得其形而传其神,终于成为一代画兰妙手。清代作家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称:“余尝不爱赏其才。”又言:“天生此才,在于女子,百年千里,犹不可期”。对马守真的灵秀才气可以说推崇备至。

吉林省博物院所藏马守真绘的《兰竹图》,纸本,横32厘米,纵50厘米。此幅画家用淡墨双勾兰花,运用毛笔圆转自如的特性,表现了兰叶的开张,偃蹇、转折的自然生态,兰叶轻盈飘逸,花片纷披自然,足见其功力深湛。而画中的竹子,竹竿挺健、竹叶用硬劲的短笔写出,稀疏之竹叶显得格外秀劲,与画面情势相配,气象洽合。笔墨不多的立石,姿态玲珑。画中的小草随意勾抹,亦感生动自然。整个画面虚实相生,相互呼应,兰竹之风骨,传神如画,给人以清新俏丽之感。此图笔法流畅自然,是马守真比较成功的作品之一。画面偏左上角款署“辛丑仲冬念四日写似彦平词宗正之,湘兰马守真。”此当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时年作者五十四岁。

我们知道,兰竹这种题材,看起来比较简单,但画起来却不十分容易,如要画得好,需要有坚实的笔墨功夫和深厚的技巧为根基。我国的绘画形式是一种很讲究形式美的艺术。兰花和竹子虽为自然界中并不十分出奇的植物,但它们的形态本身却包含了一种符合书法规律形式美的条件。中国画重视线的表现功能,尤其是兰花的叶子更能显示线条美的特性,看上去刚柔相济婀娜多姿;它本身的自然形态,叶与叶之间有序排列,疏密相宜,变化多端,流线型向外伸展的形态本身就使人喜爱,画家们偏爱于它,大概也是不外这些原因。

马守真的兰竹画,在明代就有较高的声望,这是由于她善于学习前辈画家的长处,注意揣摩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特点,充分运用毛笔的特点去表现她所热爱的题材,通过高度概括和取舍适当的形象思维过程,使得她笔下的形象富有表现力,比原物更凝练集中,更富有魅力,令人耐看。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和反复实践所形成的个人风格,对后世画家的绘画创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代民间木版画的收藏 下一篇沙孟海的一件文稿墨迹解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明代如意钮提梁紫砂壶辨识
《如意钮提梁式紫砂壶》胎呈紫褐色,表里均不施釉,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器形比较大。壶通高19公分,底至...
明代紫砂壶|“邵正元制”的盘春壶
明代紫砂壶|“邵正元制”的盘春壶  如图所示,这是江苏扬州出土的明代万历年间一件紫砂带款盘春壶,...
清心在一壶,多彩绘人生——访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李滨声老师今年八十有二,身材高大,腰杆笔直,神采奕奕。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曲艺家马增蕙:茶到好处杯难释(图)
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增蕙  在一次新书的研讨会上偶然遇到了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老师,就想请马老师...
访著名建筑家马旭初:茶是一条记忆的线(图)
  第一次听别人介绍马旭初,人家就告诉我,马老一定会给你讲慈禧太后欠他们家银子的事儿。可采访还没...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