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乐陶陶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特招邮商们烦,往摊前一站,刚翻了几下邮册,摊主准会拽过一句话:“别翻了,没你要找的!”受到冷遇,也不能全怪人家,都像我这样买邮票,邮商连摊费也挣不出来。
集邮历史长了,也集出毛病来了。新票非得要四方连,四方连又必须是“带边把角”,把角又必须是把“右下角”,整个一版只有一个“右下角”,哪那么巧就让你赶上啦?小本票非得要能“拼图”的,带“金粉”的邮票上面又不能有手印,背胶必须是原胶,《武术》得要“对倒”的,《七项冠军》得要“过桥”的,整版票还得是“吉利”号的。这么多事儿,能不招人烦吗?
月坛邮市没搬家以前,我住的地方只有两分钟的路,溜达着就去了,挨着这位芳邻,没少花钱。有一阶段,迷上了带厂铭的邮票,曾经立志要把新中国邮票所有的“文字厂铭”都集齐了,一统计,好家伙,有二十多种呢————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上海人民印刷厂,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中央信托局印刷处,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公司……立志容易动手难,老邮票难找,老邮票带厂铭的更难找,再加上我对邮票品相要求极苛刻,泡邮市十来年,也就完成志向的一小半,当然得意的收获也不少。
特13《第一个五年计划》邮票属于大套票,18枚一套,上海市印刷一厂印制。这套票的厂铭是很特殊的“骑缝厂铭”,必须买“横双连”才能得到完整的厂铭,而邮商往往是撕开了卖,“腰斩”了厂铭,造成这套票是“上海市印”,那套票是“一厂印制”,中间的“刷”字被分了身。像我这么心诚的人,常逛邮摊,终于得到了“特13”完整的“骑缝厂铭”,邮品也符合我自己定的标准,插入邮册,摆了满满两面,得到邮友的交口称赞,既羡且妒。其实收藏者都有一种“阴暗”心理,“我有你没有”,心里倍儿得意。
其实,我这个人也不“独”,有好东西愿意与人家共赏,有好心得也愿意与人家交流。纪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五周年》4枚一套,第2、3、4枚都是“骑缝厂铭”,唯独第一枚不是,集厂铭票时不可不细察;T99《牡丹亭》是“双厂铭”,属邮趣之一;台湾邮票文字厂铭特别丰富,集攒多了也是一乐。买带厂铭的邮票一般都得加钱,如著名的老“猴票”带厂铭和不带厂铭的相差好几百块呢,摊主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你拣了“漏”。
集邮二十年,也不是所有摊主都烦我,要不怎么能买到那么多珍贵邮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