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瓷器特点(彩瓷)
日期:2012-01-21 浏览:701次 
清乾隆时期瓷器特点(彩瓷)

乾隆一代六十年间,彩瓷的制作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此后便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乾隆青花以正蓝色为主,呈色稳定,无晕散,画面清晰,色彩明艳。青花玲珑瓷是这时的新品种,做法是先于胎上用青花绘画,并在适当的位置上透雕花纹,然后内外上釉,烧成后镂孔处透光度很强,使青花瓷愈显得玲珑剔透,优雅美观。青花釉里红色调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品种。如浅绿地青花釉里红龙纹双耳扁壶,下部绘青花海水波涛,腹部绘釉里红正面龙戏宝珠和青花云纹。色彩艳丽,花纹精细。此外还有青花胭脂紫,或称青花加紫,紫彩为釉上彩。

朝夕时期的珐琅彩和粉彩瓷极为盛行,造型更加奇巧,纹饰尤为绚丽。工匠精心构思创造了由内外两层组成的转左面瓶和转心瓶等新颖器形。转心瓶外层镂宽空,内瓶彩绘各种花纹,当内瓶转动时,可由外瓶镂空处窥见不同的画面。转颈瓶颈部可以转动,颈部多书天干,瓶体书地支,转动时可以组成“干支”记日。又体瓶也是这一时期的流行器形,或称合欢瓶,外形似两瓶粘合为一体。上海博物馆珐琅彩龙凤纹合欢瓶,两瓶体各画彩凤、夔龙和卷草纹图案,由于不用大红大绿,虽然五彩缤粉,却无浓艳之感(见《中国陶瓷.景德镇彩绘瓷》);另一粉彩花卉双体瓶彩用了轧道工艺,色地半为深蓝,半为深红,其上用黄、白、绿、红等色绘折权花卉,尤为新颖瑰丽。乾隆彩疱除继承康熙以来的传统工艺外,还大胆吸收了西文油画的技法和题材,如圣经故事,西洋美女、天使、婴儿、风景等。这类作品无论瓷质纹饰均异常精美。传统题材有时也采用西洋画法。如《陶雅》所载洋彩大盘,“对径几尺,四周黄地碎锦纹……工细殊绝,背面相同。盘心画海屋添筹之属,仙山楼阁,缥缈凌虚,参用泰西界画法……”

这时期的珐琅彩和粉彩盛行轧道工艺,即在器物局部或全身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然后再于其上加绘各色图案,或于锦地开光内绘山水、花鸟、人物,并题乾隆御制诗谝,故有“锦上添花”的美称。色地轧道和锦上添花的工艺,把瓷器装饰得富丽堂皇,华美之至。但花纹却未免过于繁缛堆砌,失去了雍正时期那种清新秀、飘逸优雅的风格和生动感。五彩和斗彩瓷器在乾隆时仍然继续生产,虽不管佳作,但声光已为盛极一时的粉彩所掩,工艺上也少有创新之作,不再为社会所重视。

乾隆中期以后瓷器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工艺上片面追求精细、华丽,导致了纤巧华缛有余而深厚高雅不足的后果,艺术水平低落。乾隆以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整个制瓷业日趋衰落。昔日的灿烂光辉随着国势的衰微变得愈来愈暗淡,中国陶瓷业的黄金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告消歇。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却始终闪着永远不会磨灭的光芒,为人胶诉说着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并为现代艺术陶瓷树立了可资借鉴和继承发扬的优秀典范。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人民币上的名家书法 下一篇哪些书有收藏价值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峨眉毛峰茶的品质特点
其成品条索紧卷,嫩绿油润,银芽秀丽,白毫显露,香气鲜洁,滋味浓爽,汤色微黄而碧,叶底嫩绿匀整。...
江山绿牡丹茶的品质特点
条直似花瓣,形态自然,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叶...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人物纹诗句茶壶
高12.5cm,口径5cm,足径9.5cm。此壶造型独特,制作精工,为乾隆时期宫廷壶的一种壶式。壶口微撇,粗颈...
清代乾隆青花加彩瓷壶
规格:高15.8厘米腹径15.4厘米出处:品味清香:茶具年代:清质地类型:瓷器功用类型:茶具栏目关键词:明清茶...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一、官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