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玉器琢工的特点
日期:2011-02-02 浏览:225次 
历代玉器琢工的特点

从总的历史发展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处于“形成阶段”。有的玉器琢工已是光亮平整,磨工细腻。在相当长的新石器时代里,技法也在逐步提高,为商周时代玉器制造的“成熟期”打下了基础。

  商代的琢工,直道多,弯道少;粗线条多,细线条少;阴纹多,阳纹少。穿孔外大里小,出现了所谓的“马蹄眼”。商代玉器上的“双钩线”(并列的阴刻双线条),是玉琢工艺史上的一大成就。

  周代琢工,精细程度超过了以往。琢制的线条多与商代相同,但弯线条增多。琢玉的技法和造形设计在不断改进,加工修整和抛光,使器物日趋美观。

  在春秋战国时,“水沙”(解玉沙)开始被选用,工肯也在进一步发展、定型,从开片、做花到上光均已有了层次。技法比商周时更为细致和复杂,其规格也较严整而得体。

  汉代,小件玉器的琢工细,大件玉器的琢工粗。其刀法简洁有力,在历史上有“汉八刀”之称。汉代至魏晋南北朝,除了玉琢之外,石雕受佛教的影响也很发达。

  唐代,常见缠枝花卉、葵花图案及人物飞天。特别是狮兽的制做较精,刀法不乱,布局均匀,细而厚重,成为唐代玉琢的一大特点。

  宋元时代的突出特点是琢工无粗制滥造之处。此时的玉器细腻灵巧,小件多,大件少。其花鸟一类,虽不及唐人的淳厚朴实,但因受当时国画风格的影响较深,故非常重视其神态。

  明代,刀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具有时代风格。当时的北京、苏州、杨州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玉琢中心。其中尤以苏州的玉琢工艺为全国之首。至明代的中、晚期,玉琢技艺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琢玉大师,如陆子冈、刘谂、贺四、李文甫、王小溪等,他们都是琢制精巧小件的能手。其中尤以陆子冈最为有名,经他琢制的玉器,被称为“子冈玉”。不过,明代的玉琢在最后一道工序即碾磨细工上,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清代精工细琢逼真,出现了“巧做”(利用巧色等)和镂空、半浮雕等多种琢法。因而富有立体感的各种玉件,层出不穷。乾隆年间是玉琢的全盛时期,玉琢水平达到了高峰,其精工细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元、明两代。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识别翡翠的几个市场误区 下一篇怎样考察玉石的质量特征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红茶与绿茶的品质特点与区别
人在没吃饭的时候饮用绿茶会感到胃部不舒服,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
未加工的新鲜茶叶能泡水喝吗
茶是大家熟悉的饮品,饮茶还有专门的茶道,讲的是茶礼、茶艺、茶文化。未加工的新鲜茶叶能泡水喝吗从营...
茶界第一美茶人参乌龙茶的特殊功效
人参乌龙茶适用于花茶的爱好者以及女性朋友或儿童饮用。其甘甜爽口的味是会另大家喜欢的。今天就和大家...
铁观音春、夏、秋茶的特征
  铁观音一直以来受到大家的热捧,可是真正了解铁观音的恐怕没几个,所以现在中国名茶网给介绍一下关...
草原牧人的特色茶道
“端茶”是蒙古族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主人将穿戴整齐欢迎客人来访,待客人入座以后,主人先...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