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八猴足陶质辟雍砚赏析

(唐代八猴足陶质辟雍砚)

(唐代八猴足陶质辟雍砚)
藏友求鉴:上个周六下午,闲来无事,我一个人在小东门古玩市场闲转,逐个店开始地毯式搜寻。上好的东西有,价钱太高,普品很多,赝品、仿品更是不少。转了一圈下来,能上报纸版面的几乎没有。
正在我失望而归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手上有一件收藏多年的辟雍砚,为八猴足,古拙、大气,更重要的是砚台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抱着好奇心,我和专家驱车前往目的地探个究竟。
持宝人:杨谆
收藏主项:文房用具
藏龄:30年
藏品名称:唐代八猴足陶质辟雍砚
藏家感言:缘自天成,诚能憾天。收藏是一种人生历练和独特享受,你舍了就会得,大舍便能大得。想想,释然。
鉴宝专家:杨振生(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在点评这件辟雍砚之前,需向读者介绍有关辟雍砚的知识:在中国陶瓷砚的发展史上,辟雍砚是颇为独特的一种造型。辟雍是古代天子讲学的地方,《礼制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类宫。”
东汉蔡邕的《明堂丹令论》解释为:“取其四面环水,圆如壁,后世遂名壁雍。”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陶瓷工匠们,模仿辟雍设计出的辟雍砚,是极富观赏价值的珍品。淘宝特卖商城睫毛膏去痘印产品推荐化妆水怎么样才能瘦腰有效的爽肤产品哪个好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瓷业的迅速发展,陶瓷砚台大量涌现,其中以一种造型为带足圆盘的瓷砚最为流行,这也是隋唐时期辟雍砚的前身。
魏晋时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的青瓷圆盘砚,南北朝变化为五足到十足不等的珠足砚、辟雍砚,到了隋唐时期,发展成圆形多足的辟雍砚。辟雍砚的砚面居中,研堂与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辟雍砚的造型独特,显示出制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件辟雍砚,通高8厘米,宽19厘米,为八猴足、立猴、灰陶、生坑,砚池边有环形彻纹。砚面侈口,砚堂凸起,砚腰呈鼓形,没施釉,易于发墨。
砚周边有贮水凹槽一周,下部由8只半蹲背顶猴足连接一环形底。猴足呈半蹲式,双爪抱首,背顶砚池,极为生动传神。猴古代谐音“侯”,为王侯将相之意。
一般来说辟雍砚各类瑞兽足比较多,猴足的比较少见。从该砚整体造型来看,其器型规整,端庄大气,纹饰简洁流畅,拙朴可爱,极具皇家之气。砚内壁的水池围成槽状,磨墨、贮墨极为方便,为中国盛唐时期陶砚之精品,尤为珍贵。
藏品来历:谈起这件陶砚的收藏经历,藏家杨谆说,20年前,一次意外机会他认识了家住关中农村的老郑,两人一见如故。老郑很喜欢吃西安回民坊的腊牛肉,杨谆投其所好,每次看望这位老哥时总忘不了带二斤腊牛肉。
更让老郑心里过意不去的是,他经常麻烦杨谆给他孩子和自己单位义务帮忙,他一直想着怎么报答这位大好人。一天,他向母亲说明了心愿。母亲不动声色,
从一个柜子里取出一个砚台,说是爷爷在世时在一个砖瓦厂干活时,无意中挖出来的,听村里一位老先生说是件老东西,吉祥,应好好珍藏,但不要轻易示人。爷爷一直悄悄地将之锁在柜里,保存至今。
母亲说,杨谆于咱们郑家有恩,再说他很喜欢收藏各类古物,又属猴,这件东西送给他最合适不过了。杨谆说当老郑把这件陶砚呈现在他面前时,他惊呆了!再三言谢称无功不受禄,后见老郑如此诚恳,就暂为收藏,了却了朋友的一个心愿,而这件辟雍砚也成了他收藏的所有砚台中别有意义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