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瓷的判断
日期:2013-11-07 浏览:273次 
素瓷的判断

三国吴是瓷器正式出现时期,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度。典型器物是吴永安三年青釉坛,坛身刻有“永安三年.....”等二十四个字,这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一件青瓷

西晋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又有进步,这时窑温已达1050度左右。

隋代历史较短,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中,不过是暂短的,但在白瓷发展中,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瓷特点是,胎土细腻、洁白,坯胎坚硬、釉润,白色有时微微闪黄,带一点乳白色,器型平底折边,边的外缘凸起一条边沿,平底处无釉,腹部凸起弦纹。隋代自瓷的烧制,已具备一定水平,白瓷的烧造成功,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重大价值,给后来的彩绘瓷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的国势强盛,文化发达,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瓷窑。这一时期青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强大量生产。北方的河北邢窑与南方的浙江越窑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有“南青”、“北白”之说。代表青瓷发展成就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代表白瓷发展成就的是北方的邢窑白瓷。 青瓷较早,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邢窑瓷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洁白如雪。邢窑白瓷较之隋代白瓷又前进了一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邢窑的白瓷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烧造白瓷的定窑。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从此并驾齐驱。唐代著名瓷窑以烧造白瓷为主。民窑则烧制黑釉、黄釉、褐釉、酱釉等瓷器,都具有民间的鲜明特色。汉代的低温釉陶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俑,不伦是形象的刻划,还是釉色 点染,都体现出唐代陶塑艺术的高度水平。其人物形态逼真,姿式优美。马和骆驼的造型,也都恰到好处。

到宋代,我国瓷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已经成熟起来,它已进入了历史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官窑辈出,民窑很多,较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等名窑。

宋代瓷器颜色,大都单色釉,有白色、兰灰色、鲜红色、暗紫色、绿色、褐色及各种窑变色。装饰方面有:划宅、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法花、嵌花等。划花——用刀刻成凹雕花纹。

绣花——用针刺成的花纹。

印花——用板印成的花纹。

锥花——用锥凿成的花纹。

堆花——用笔蘸泥堆成的花纹。

暗花——平雕用刀刻去一层,使花纹之处,视之无花,但迎光可以看见花纹。

法花——即凸堆成的花纹。 嵌花一一把刻好的花纹嵌入其中。 此外,还有两面彩,在器物之内外施以同样的花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宋王朝同时并存的,在北方及东北地区有契丹族和女真族先后建立的辽、金王朝。辽代陶瓷吸收了唐宋文化工艺的特点,在陶瓷器造型与装饰上,有模仿唐三彩或宋定窑、磁州窑的作风, 同时也具有其明显的民族特征。金代陶瓷基本上沿袭北宋旧制,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辽代瓷器种类很多,器物造型表现出强特的民族风格,如鸡冠壶、鸡腿瓶、凤首瓶、辽三彩等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康熙瓷器的鉴定 下一篇康熙瓷器鉴别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研究证明 白茶可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蛋白质、...
茶不为人知的保健小秘密
肝病热重或湿热并重以热为主者,可用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肝病患者口渴思饮者,早晨起来泡绿茶1杯,...
鉴花茶、泡花茶:牛郎织女
前面的几种是窨制花茶和调和的花茶,以下七种茶是手工制成的造型花茶。造型花茶与窨制花茶有很大的区别...
鉴黄茶、泡黄茶
黄茶是轻发发酵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只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形成黄汤黄叶的茶。黄茶根据原料茶...
鉴白茶、泡白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按芽叶嫩度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建...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