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阿房宫”变身“文博宫”,艺术收藏品股票投资形式高危走热
瓷库中国网记者4月6日报道 “深圳阿房宫”变身“文博宫”,艺术收藏品股票投资形式高危走热。天津文交所建立的艺术收藏品以股票的形式投资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经历几个月的时间,虽然舆论上褒贬不一,但这种形式确被各地文化交易所争相模仿。

大师作品 陈扬龙百年好合之釉下荷花观音尊
记者了解到,曾经在深圳市民中引起广泛关注,被戏称为“深圳阿房宫”的龙岗仿古建筑群,近日以“文博宫”的新面貌展示在市民面前。浮出水面的“文博宫”将成为古玩等收藏品交易市场,并将展开艺术品证券化的尝试,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文博会开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片绵延于布吉街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已经迎来了部分古玩、茶叶等商家的进驻。据介绍,转型后的文博宫,是一座以古玩珠宝、玉器、陶瓷、书画、家具、铜器、杂项及工艺品和艺术品等为经营业态,并将打造成集展销、鉴定和拍卖为一体的国际性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而开发商美丽集团则将其定义为“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对“文化+金融”的新型经营方式进行探索。
针对“文化+金融”的经营内容,深圳文博宫已于前日与中国银行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艺术品证券化开展银企战略合作。目前,双方以艺术品金融证券化为合作范围,包括艺术品股票、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按揭、艺术品典当、艺术品转让和艺术品投资理财等业务,中国银行为文博宫的艺术品证券化经营,提供全系列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其“艺术品证券化”的构想中,部分名家珍品可实现证券化交易,由托管机构保存作品,而艺术品的总价将被分成若干证券投入到市场当中,由多个买家进行购买持有,在此过程中,价格的上升也将使得该艺术品的证券所有者获得回报。
【推荐阅读】
艺术品收藏投资股票模式遍地开花,国内文交所争相效仿
艺术品全球交易热,网购收藏品成为跨国艺术品交易的重要途径
艺术收藏品市场欣欣向荣,存在游资炒作可能
艺术品收藏大家马未都:中国艺术品市场泡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