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玉重在接触
日期:2013-11-16 浏览:270次 
辨玉重在接触

我们一般称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都十分喜欢收藏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么,如何鉴定古玉的新旧呢?

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中凝聚着丰富的知识。如清末吴大徵所著的《古玉图考》、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等。

直接接触非常重要。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软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宋代就出现过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朝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古玉的仿品、赝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5.5。和田玉硬度为6至6.5,因其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白玉。一般小钢刀的硬度为5.5左右,用它戳玉器,仿品、赝品就可一目了然。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都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小心。真古玉有士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等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很重要。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加工的重要特征。雕刻的线条槽口和表面皮亮,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口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和阗玉古玉的肉眼鉴别 下一篇揭示作伪方法破解作伪的古玉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冰岛古树茶——水月沧江
水月沧江品感:(2010年春开汤)   第一泡,入口,独特的香于整个口腔,很张扬的香,茶汤含嘴里,香...
乔慧:浅淡唐代宫廷茶文化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激荡着许多璀璨夺目的文明浪花,有自然物质...
茶 网 饼 病
病症又称网烧病、白霉病。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台湾等省局部茶区。...
茶 煤 病
症状又称乌油,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叶片,枝叶表面初生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展至全...
茶 胴 枯 病
症状又称枝枯病。是茶树当年生枝干病害。发病初期在茶树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浅褐色至褐色长椭...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