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鼻祖陆羽《茶经》
日期:2014-04-03 浏览:583次 
中国茶文化鼻祖陆羽《茶经》

如果没有叶,世界将会怎样?很简单,将没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将没有广东早点档的早、成都小巷子里的龙门阵、内蒙浓香四溢的奶茶、西藏别具风味的酥油,更没有英国贵族颇为讲究的下午如果没有叶,我们将体会不到空灵之性,将体会不到齿颊余香,更不会有附着在叶中的、渗入各个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如果没有叶,那些制作精美、可以传世的具将不会出现,那些流程纷繁、充满仪式感的艺也无处承载。如果没有叶,就不会有一个叫陆羽的人写出了一本《经》,老陆同志也不会广东:石、盆景“收藏”受青睐。因此成为神。

中国神仙众多,生活的各个层面,天上人间地下,各个角落,各行各业都有神仙的存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尽管在其中排在末尾,但却拥有自己的专属神仙。甚至还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的标志。普通人家,还在为温饱奔波,有了柴米油盐,生活就已有小康之感了,而那些贵族人家,则是一种带有礼仪的味觉体验与人生享受。在成为经济循环中的一分子时,它彰显的集聚财富的力量让人叹为观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依靠叶和丝绸、瓷器换取了大量白银。这个古老的创汇行业的确需要一位守护神来庇佑,而老陆同志的确也是最好的人选。

起源

中国贵族生活起居与礼仪描述最详尽的古典小说莫过于《红楼梦》了。在这部奇书里,对于饮的描写也可谓洋洋洒洒,从饮用、具到泡茶的水都讲究甚多。黛玉初到荣国府,小心观察,就发现这名门望族餐后,丫环先奉上的一道只是漱口的,后一道才是饮用的。

《红楼梦》中写最著名的情节是栊翠庵品茗。妙玉亲捧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盘,给贾母送上“老君眉”。“老君眉”形如长眉,是高寿象征,妙玉一出家人,拍马竟可以不露声色。这位宝玉眼里冰清玉洁的女子在道上更苛刻之处是对烹之水的选用。清醇高雅的旧年蠲的雨水在她眼里却是不堪入口,“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黛玉因此被妙玉冷笑一声,视为“大俗人”。

妙玉的特立独行和不俗还表现在具的选择上。招待贾母的成窑瓷杯,只因刘姥姥用过,妙玉就断然弃之。她请贾宝玉饮,用的是自己常用的绿玉斗,而请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喝具也都是稀世珍品,其中一件上竟标有一行小字,“王恺珍玩”。王恺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奢侈专家,以斗富闻名,妙玉一个小尼竟有遗存下来的富豪家旧物,想必出身非常人。刘心武先生就此推断妙玉的原型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论据虽欠缺,但也不乏奇思妙想。

其实中国人饮的习惯古已有之,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山野乡民,都是不可替代的日常饮料。中国人饮的起源,或者说是谁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植物和经过熬煮的它的清香汤汁可以饮用,众说纷纭。许多上古名人成为叶的发现者。比如著名的神农氏,就被认为是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的妙用。像神农这样的大人物,职务高,头衔众多,即使是饮第一人,估计是不会稀罕神这个名头的。

还有说饮起源于西周。晋·常璩《在全国是首例。天下第一壶落户广州。几千翼而飞 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蜜……皆纳贡之。”意思是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巴国就已经以为珍贵贡品献于周武王了,大概是武王忙于征服天下,未沉迷口腹之欲,才未大规模推广起来。不过《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中国就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园。

到了汉代,饮虽已是生活中的寻常事,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重要环节,还出现了学专著。但终究还是带着点奢侈,在一些讲究礼仪的家族,是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这也难怪,据考证,原本是先民用来祭祀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解百毒的良药。《神农本草经》中就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而解之”。

孤儿 和尚 丑角

时间终于到了陆羽的时代。陆羽,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元人辛文房著有《唐才子传》,他对陆羽的评价是:“羽嗜,造妙理,著《经》三卷……时号‘仙’。”

公元783年,陆羽在复州竟陵出生。他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因其精于,故尊之为“神”。《新唐书·隐逸传·陆羽》载:“羽嗜,著经三篇,言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矣,时鬻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神。”看来,那时候的楼就把陆羽的陶制像放在店内,供奉他为神了。

陆羽能成为神,一是因为他的一生都与结下了不解之缘,二是因为他撰写了一部著名的《经》,对有关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制、饮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叶专著。《经》成书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才被后世尊称为“神”、“圣”。

神陆羽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陆先生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的时候,在当地的西湖之滨,竟陵当地龙盖寺的主持僧智积禅师拾到了他,给他取名陆羽并带回龙盖寺。在寺庙这个清净之地,小陆羽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禅师烹,几年的时间里,陆羽一边当童工一边学会了识文断字。

十二岁那年,红尘里的大千世界吸引了少年陆羽,他厌倦了寺庙里的青灯古佛式生活,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戏。陆羽其人并不像名字那样神采飞扬玉树临风,反而相貌一般,又有些口吃,难能可贵的是他幽默机智风趣,最适合的角色就是丑角。陆羽先生也没辜负自己的天赋,演起丑角来得心应手,成为小有名气的“丑星”。后来,这位天才演员甚至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本来做着演员这一有前途的职业对孤儿陆羽来说是个好归宿。可陆羽并不这么想,他想的是纵情山水,品茶鉴茗,谈诗论道。《全唐诗》收录有陆羽的一首诗,这首诗能充分体现老陆同志的品格: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在演艺生涯里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一封,推荐陆羽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这段学习生活改变了陆羽的一生。唐肃宗时,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精研事,一个神渐具雏形。公元760年,陆羽隐居山间,阖闭门著述《经》,神就此诞生。

千古《经》

《新唐书·隐逸列传》也详尽记载了陆羽生平。陆羽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一句。陆羽早年坎坷,少年时,因故触怒老师,被罚做掏粪等苦工,又让小陆羽放牛。幸好陆羽没有自暴自弃,放牧的时候,陆羽就“以竹画牛背为字”。一次,陆羽没背诵下来张衡的《南都赋》,又被老师罚去割草。陆羽很感慨自己的命运,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得到太守李齐的帮助后,陆羽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这时的陆羽有些放浪形骸,时常独自行进在荒野之中,击打木头为节拍高诵诗歌;或者每每遇到不得意之事就大声恸哭。朝廷曾下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陆羽坚持不去就职。贞元年末,陆羽病逝。

陆羽先生的《经》简直就是一部关于的百科知识全书,今天看来,尽管我们的文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与陆羽当年的文化礼仪相比仍相去甚远,只能说,我们日常的饮品茶就是“驴饮”。

经》分三卷十节。卷上:一之源,讲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的用具,如采篮、蒸灶、焙棚等;三之造,论述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饮的器皿,即24种饮用具,如风炉、釜、纸囊、木碾、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区的分布归纳为八区,并谈各地所产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可谓叙述详尽,七千字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文化

陆羽煎

民间还有陆羽煎的传说。据说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常召一些善于品茶之人在宫中供职。一次,竟陵的积公和尚被召入宫中。宫中的煎能手用上等好煎出一碗请他品尝。和尚饮了一口,便默不作声,不肯再喝。皇帝问何故,和尚说,我日常所饮之,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后,旁人煎的就淡而无味了。

代宗皇帝听罢,便派人寻找陆羽。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使者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皇帝见陆羽其貌不扬,说话还有点结巴,觉得有些失望。不过陆羽学识渊博,出言不凡,倒也讨人欢心。皇帝命陆羽煎,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明前紫笋精心煎给皇帝。果然,陆羽所煎之奇香扑鼻,味鲜醇,清汤绿叶,与众不同。皇帝让宫女送到书房给积公和尚品尝,和尚接过碗,喝了一口,便喊“渐儿(陆羽的字)何在?”。陆羽精通艺可见一斑。

当然,神这样的神仙职位是肯定有竞争者的,一位叫卢仝的唐朝诗人就是其中最有力的。卢仝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卢仝家境贫困,家里仅有破屋数间。不过小卢读书刻苦,,性格狷介,颇类孟郊;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近似韩愈。朝廷曾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而他不愿在朝中任职,均坚持不就。

卢仝好成癖,诗风浪漫,他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一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诗”最为著名: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饮的愉悦体验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卢仝著有《谱》,被世人尊称为“仙”。我们的邻居日本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把他和“圣”陆羽相提并论。

 

Tags: 中国 茶文化 鼻祖 陆羽 《茶经》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梅子韵缘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锡的“明前茶”今年市场状况如何 下一篇敬奉龙井时要注意哪些礼节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圆满落幕
  “2007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最佳合作伙伴”、“马连道十大品牌茶企业”、“马连道五大茶业经济人...
祝愿南京茶博会越办越好-----中国白茶网
10.2910月26-28日种茶人和他的同行老乡前往南京,参加了2007南京国际茶博会,现在每年全国的茶业博览会...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安吉白茶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安吉白茶研究中心安吉西苕溪陆羽茶足迹研究中心弘扬白茶文化!壮大白茶产业!建...
陆晓晶:引领中国茶艺,存葆千古茶香
与世界上许多美好事物的境界一样,好的茶香,在于可表述与不可表述之间。清雅者胜于浓郁者,无相者胜于...
马帮:一种渐行渐远的行走文化
云南到北京,乘飞机只需两个多小时,坐火车不到两天,徒步行走得多久?这个问题,也许城市人一生中都无...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