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一千零一夜,陪你走过!!!

回复 176# 若兮 的帖子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0 XX味——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

       XX做茶到现在,有茶友不断总结出XX的特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其中更有茶友提到了XX味,总结了XX的一贯风格。我觉得很有意思,特意把这个内容拿出来,公诸于众。对于喜爱的茶友或者不喜爱的,都有一个说法,以方便大家选购。所谓的XX味,我分生茶和熟茶来描述。

       生茶

       我不想花很多时间来说明XX茶的优点。优点还是各位自己去评说。我们还是来面对质疑。质疑XX茶,主要问题在于: 淡、香、柔。我们来一一解说。

       第一点、淡
       淡,是部分茶友对XX新茶的感觉。尤其是易武系的茶。从制茶的角度来说,茶淡不淡跟我关系不大。对于纯料茶我收到的茶就是这样,我保真,不保证好喝。每一个纯料茶,都如实反应了当地茶的特色,这就够了。这是大滇提倡的“真”。

       大滇这么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容易引起公愤。我理解消费者的愤怒,要真,要纯,还要好喝。当然,价格还要便宜。那么,如果一个地方的茶,本来就淡,你让我有什么办法?这是关于淡的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实际上,茶并不淡,只是喝的人习惯问题。这一点,体现在易武的茶放在勐海喝,勐海当地的人一般都认为淡。勐海泡茶,有事没事总要闷泡几十秒,茶汤苦涩味重,这一点跟易武不同。我也曾经跟一些茶友喝茶,说到淡的问题,某些茶友烟瘾大,重口味,确实,如果按照大滇店里的标准泡法,8克投茶量,立刻出汤,基本上所有的茶都显得淡。所以,淡,本来不是大滇茶的特点,但用大滇标准泡法,是会显得淡的。

       第三个解释,XX制茶,通用的原则是保守原则。宁肯用时间来换空间,也不肯在新茶阶段讨好茶友。我最害怕的一种结果是:新茶很好喝,存放后滋味丧失。大滇许多茶,在杀青,揉捻等环节,都照顾到这个保守原则。宁肯现在淡,现在不香,把这个变化过程留到后面的岁月里,也不愿给未来留下遗憾。

       打住!大滇,你又在忽悠了!总在说未来,未来到底有多远?大滇说:半年,或者一年。XXXXX,这些茶,起初只是工艺的原因,揉捻较轻,不出味,在随后的几年,浓度还会进一步加强。所以,我提前大家关注,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真正好工艺的普洱茶,在新茶阶段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大滇经常说,对当年新茶的评价,最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如果非要再压饼后就评价,请最好结合原料的成分再加上工艺方法来推断。XXXX

      第二点、香
      XXX的茶真的很悲剧,又淡,又不香。我真的不懂了,这样的茶,怎么能一卖就是五年?我听过这样的质疑。是的,XXX的普洱茶,不会很香,这个是个人的错。大滇认为,自己做的是普洱茶,不是绿茶。而普洱茶,不应该是香的。普洱茶淡淡的茶香,正是普洱茶的优势所在。绿茶的高香,不应该出现在普洱茶里。需要找高香型的普洱茶,XXX,不生产。

       每年,我试喝无数种毛茶,也跟茶友在喝无数种新茶。实际上,我内心的看法是:咱们三年后看。我们对新茶的所有看法,都将在3年后揭晓。普洱茶,在发展到中期茶阶段,是个稳定期。这个时候,陈化的趋势已经稳定,评价才具备一定的依据。新茶里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XXXX这个茶的拼配中,去年和今年都给我留下了相同的记忆。在毛茶拼配这个阶段,一群制茶人聚集在一起试喝,结果都可称为完美。但去年XX压制成饼后,立刻开汤,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前半段和后半段过渡不自然,出汤滋味也是明显两段。这个问题,在半年后,即去年11月份,自然融合,表现出毛茶阶段具备的优点来。今年的XXXX,又让我默然。揉捻较重的茶,出味优先,揉捻较轻的茶,则在后续出味。因为害怕苦重的茶出汤太快,导致茶汤太苦,所以选择了轻揉,较甜的茶重揉。在压饼后的测试中,明显是先甜后苦,再甜,并没有完全融合。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确信这是一个优秀的茶。但在事实呈现之前,你敢信吗?

       我也曾解释过XX茶不香的另外一面。即某茶友在购买XX的茶一年后,开箱闻茶,大厂的茶,表面闻起来香而XX的茶闻起来不香,据此有若干疑问。大滇飞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正经的解释,一种是不正经的解释。正经的解释就是:XXX的生饼,采用石磨压制,较机器压饼松,表面的香气散失得快。而且XX的生饼主要采用阴干,而不是烘干,本身就没那么香。你应该关心的是茶汤开汤后的茶是否香,而不是饼面是不是香。不正经的解释就是:凡是饼面香的茶都被我扔了。新茶如果太香,多半只是浪费仓库。而最要不得的是,这个茶还不是茶香,是饼面香,是不开汤就香。不可原谅啊不可原谅。

       第三点、柔
       XX的茶,苦涩度一般都不高,所以许多茶友认为柔。也有人很奇怪,同样一个地方的茶,为什么XX的茶就是没有人家苦。我有一肚子的冤屈无法诉说。除了几个著名的生产苦茶的地方,在春茶去收茶,我们所涉及的地区,的确没有几个地方的茶会很苦,即便有些地方稍苦,也是化得很快。我想,我错在了收茶去的地方,都是海拔较高的地方吧,那里的茶,有苦,也化得很快,何况,大多数地方,并不苦。经常去茶区行走的人,不管嘴里说不说,大家都明白,那些苦涩而不化的茶,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2年8月,大滇普洱夏令营,一起揭开这个谜吧!所以,生茶的XX味,淡、香、柔,你明白了吗?而这个关于XX新茶的印象,在1年后,转变为 浓、厚、滑的时候,你又将怎样评说呢?什么茶气霸道,什么王者之气,贯通任督二脉,与XX无关!明天晚上,续说XX味——熟茶篇。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回复 179# 风雨丽人 的帖子

请茶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1 XX味之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之熟茶篇。所谓的XX味,当然并不仅仅是味道,味,也含了品味的意思,所以,XX味,也有品味XX普洱的意思,其中也涉及到制茶的一些基本看法。XX味之熟茶篇,就包含了XX制作熟茶的基本理念以及制法。这也有助于茶友了解XX熟茶的基本状况。

      大滇认为,熟茶的基本要点是:醇。由此衍生了几个概念,醇香、醇厚、醇和。如果熟茶不醇,则不是好熟茶,这是大滇的基本判别原则。醇香、醇厚、醇和代表了熟茶的三重境界。要么醇香,要么醇厚,要么醇和,好熟茶,大滇就分为这三类,也努力往这三个方向努力。而要达到这三个方向,就得从基本的制作工艺开始:

       一、发酵
       大滇相信,只有好原料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所以,选择较好的毛茶来发酵是第一要务。如果毛茶内质本身比较差,比如都是黄片,那你怎么能设想发酵出醇香、醇厚的茶呢?似乎,在普洱茶行业,默认的规则都是,最差的茶拿来发酵熟茶,卖不掉的毛茶拿来发酵熟茶。

       也曾有一种极限情况,某些劣质生饼卖了若干年无法销售,回到茶厂,蒸汽解散,变回毛茶,重新发酵成熟茶销售。因为对于熟茶,要看出好坏是较难的。我也曾听说过烘青茶卖不掉用来发酵熟茶的例子。所以,在我们谈发酵之前,必须确保声明,原料是优质晒青毛茶,然后,经过了适度发酵,才有可能成为好的熟茶原料。

       即个人偏好的熟茶,一定是经过适度发酵的,发酵程度为7-8成。关于发酵程度,各个品牌有自己的偏好,这一点无可厚非。轻发酵的茶,叶底会更加柔韧些,褐色,看起来更漂亮。但容易保留部分生茶的特性,比如涩味。大滇飞扬认为,既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即藏生茶,饮熟茶,品老茶。熟茶就是为了饮用而生,那么发酵得较轻,需要更久的存放来改变,有悖于发酵熟茶的初衷。而适度发酵,应该是熟茶的正道。小括号一下(对于粗老的原料,应该重发酵)。7-8成发酵,是怎样的情况,请大家参照大滇以前的文章,普洱熟茶的发酵度。

       适度发酵,意味着在3年后,这个茶会是适合饮用的。这里,又会有初学的茶友问:熟茶不是现喝吗?为何又是三年?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喝新的熟茶,容易上火。相信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新熟茶有火味,容易上火是常识。三年后,茶变得醇和,更加适合饮用。

       太多的茶友跟我说,不喜欢喝熟茶。甚至某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老茶客是不喝熟茶的,喝熟茶的人,意味着水平不高。甚至,因为喝熟茶,而感到自卑。高人,老茶人都是不喝熟茶的。而大滇,会提倡各位茶友不时喝喝熟茶。固然,生茶有很多变化,非常吸引人,生茶的层次感更丰富,生茶更有韵味……

       大滇说,生茶固然有千万条优点,但是,熟茶具备了一个生茶无法超越的优势:目前我所知道的,了解的,靠谱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普洱茶一切有益健康的证据,都是基于熟茶做出来的。即熟茶的保健功能更具备科学依据。当然,也有童鞋说了,老生茶也具备这些功能……这点,还是静待医学研究吧。

       大滇手里的资料,关于减肥、降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资料,有法国学者,日本学者,以及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都是基于普洱熟茶。大滇喝很多生茶,但每天最后一个茶,一定是熟茶。这保证了经过多年后,大滇依然有钢铁厚胃。而大滇的一些茶友,以及制茶的同行,多年后,似乎喝茶不在那么生猛,甚至有个别人被医生禁止喝茶,所以,哪怕在老茶友面前显得自卑,还是偷偷喝一杯熟茶吧,为了您的胃。

       二、拼配
       这个拼配主要是原料方面的拼配。除了等级拼配,不同产地的熟茶毛料拼配也是构成大滇味的基本要素。同样是勐海茶,布朗山、格朗和、巴达、南糯山、勐宋地区的茶在发酵后呈现不同的风格,浓淡之间,香甜之间,厚薄之间,调整融合,是拼配之中要考虑的问题。

       三、无法避免的堆味
      熟茶,遵循传统方法制作,人工发酵,带有堆味。解决堆味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长时间存放,自然去除。
       熟茶在发酵出来,具有强烈的堆味。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只能通过时间去缓解这种不愉快的味道。但我们想对茶友说,堆味,是熟茶一个基本的特性,也是正常发酵必备的附加产物。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必须知道,堆味存在是正常的,堆味,也是判别一个熟茶年份的重要依据。

       第二,生物发酵或者烘焙去除堆味。
       目前,出现了一些工艺,采用酵母发酵熟茶,这类的熟茶堆味基本感觉不到。这是好的一些方面,但问题是,个人感觉还是在味道上有欠缺。在堆味去除的同时,滋味也没有传统熟茶的香味了。另外,也有某些新品宣称新茶无堆味,实际上是把普洱毛茶做了烘焙,然后再压制。这个过程固然使得新茶无堆味。但同样,会是的汤质变薄,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所以,熟茶的XX味里,在你收到新茶时,会带点堆味,这个堆味,不重,毕竟已经陈化了1-2年才到您手上,但若说没有,那不可能。XX资金积压3年,去除堆味后才开始销售,这点,一般企业目前还做不到。

       四、略浑浊的汤色
       我无法不跟茶友交代汤色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熟茶,一样的,汤色浑是必然的。在发酵过程中,或者刚发酵后,喝毛茶,是浑浊的。在毛茶刚压饼后,汤色是浑浊的。这一点,是普洱茶熟茶加工中的常态。正常情况下,也是必须通过存放才能使得汤色清澈的。这个存放的周期,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跟具体的茶以及等级、拼配等有关。

       快速使汤色清澈的方法是:烘焙。在家庭DIY的方法是:把一饼汤色会浑浊的熟茶解散,取10克放微波炉烘烤3分钟后开汤,你看下汤色还浑不浑?烘焙就是这么的有效。汤色清澈,无堆味,这点,对新茶来说,未必是好事,也不是技术高明的表现。高温烘焙熟茶导致的可能结果是:汤水寡薄以及一个更糟糕的结果,陈化中变酸!您喝过发酸的熟茶吗?熟茶发酸有很多因素,发酵不当是一个原因,而高温烘焙后存放几年,也可能导致酸化,这也是藏家的惨痛经验!

       熟茶的XX味,就走在这样的路线上,发酵适度,必要拼配,堆味自然散,汤浑慢慢放。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用岁月来酿制熟茶之味。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1 XX味之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之熟茶篇。所谓的XX味,当然并不仅仅是味道,味,也含了品味的意思,所以,XX味,也有品味XX普洱的意思,其中也涉及到制茶的一些基本看法。XX味之熟茶篇,就包含了XX制作熟茶的基本理念以及制法。这也有助于茶友了解XX熟茶的基本状况。

      大滇认为,熟茶的基本要点是:醇。由此衍生了几个概念,醇香、醇厚、醇和。如果熟茶不醇,则不是好熟茶,这是大滇的基本判别原则。醇香、醇厚、醇和代表了熟茶的三重境界。要么醇香,要么醇厚,要么醇和,好熟茶,大滇就分为这三类,也努力往这三个方向努力。而要达到这三个方向,就得从基本的制作工艺开始:

       一、发酵
       大滇相信,只有好原料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所以,选择较好的毛茶来发酵是第一要务。如果毛茶内质本身比较差,比如都是黄片,那你怎么能设想发酵出醇香、醇厚的茶呢?似乎,在普洱茶行业,默认的规则都是,最差的茶拿来发酵熟茶,卖不掉的毛茶拿来发酵熟茶。

       也曾有一种极限情况,某些劣质生饼卖了若干年无法销售,回到茶厂,蒸汽解散,变回毛茶,重新发酵成熟茶销售。因为对于熟茶,要看出好坏是较难的。我也曾听说过烘青茶卖不掉用来发酵熟茶的例子。所以,在我们谈发酵之前,必须确保声明,原料是优质晒青毛茶,然后,经过了适度发酵,才有可能成为好的熟茶原料。

       即个人偏好的熟茶,一定是经过适度发酵的,发酵程度为7-8成。关于发酵程度,各个品牌有自己的偏好,这一点无可厚非。轻发酵的茶,叶底会更加柔韧些,褐色,看起来更漂亮。但容易保留部分生茶的特性,比如涩味。大滇飞扬认为,既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即藏生茶,饮熟茶,品老茶。熟茶就是为了饮用而生,那么发酵得较轻,需要更久的存放来改变,有悖于发酵熟茶的初衷。而适度发酵,应该是熟茶的正道。小括号一下(对于粗老的原料,应该重发酵)。7-8成发酵,是怎样的情况,请大家参照大滇以前的文章,普洱熟茶的发酵度。

       适度发酵,意味着在3年后,这个茶会是适合饮用的。这里,又会有初学的茶友问:熟茶不是现喝吗?为何又是三年?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喝新的熟茶,容易上火。相信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新熟茶有火味,容易上火是常识。三年后,茶变得醇和,更加适合饮用。

       太多的茶友跟我说,不喜欢喝熟茶。甚至某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老茶客是不喝熟茶的,喝熟茶的人,意味着水平不高。甚至,因为喝熟茶,而感到自卑。高人,老茶人都是不喝熟茶的。而大滇,会提倡各位茶友不时喝喝熟茶。固然,生茶有很多变化,非常吸引人,生茶的层次感更丰富,生茶更有韵味……

       大滇说,生茶固然有千万条优点,但是,熟茶具备了一个生茶无法超越的优势:目前我所知道的,了解的,靠谱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普洱茶一切有益健康的证据,都是基于熟茶做出来的。即熟茶的保健功能更具备科学依据。当然,也有童鞋说了,老生茶也具备这些功能……这点,还是静待医学研究吧。

       大滇手里的资料,关于减肥、降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资料,有法国学者,日本学者,以及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都是基于普洱熟茶。大滇喝很多生茶,但每天最后一个茶,一定是熟茶。这保证了经过多年后,大滇依然有钢铁厚胃。而大滇的一些茶友,以及制茶的同行,多年后,似乎喝茶不在那么生猛,甚至有个别人被医生禁止喝茶,所以,哪怕在老茶友面前显得自卑,还是偷偷喝一杯熟茶吧,为了您的胃。

       二、拼配
       这个拼配主要是原料方面的拼配。除了等级拼配,不同产地的熟茶毛料拼配也是构成大滇味的基本要素。同样是勐海茶,布朗山、格朗和、巴达、南糯山、勐宋地区的茶在发酵后呈现不同的风格,浓淡之间,香甜之间,厚薄之间,调整融合,是拼配之中要考虑的问题。

       三、无法避免的堆味
      熟茶,遵循传统方法制作,人工发酵,带有堆味。解决堆味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长时间存放,自然去除。
       熟茶在发酵出来,具有强烈的堆味。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只能通过时间去缓解这种不愉快的味道。但我们想对茶友说,堆味,是熟茶一个基本的特性,也是正常发酵必备的附加产物。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必须知道,堆味存在是正常的,堆味,也是判别一个熟茶年份的重要依据。

       第二,生物发酵或者烘焙去除堆味。
       目前,出现了一些工艺,采用酵母发酵熟茶,这类的熟茶堆味基本感觉不到。这是好的一些方面,但问题是,个人感觉还是在味道上有欠缺。在堆味去除的同时,滋味也没有传统熟茶的香味了。另外,也有某些新品宣称新茶无堆味,实际上是把普洱毛茶做了烘焙,然后再压制。这个过程固然使得新茶无堆味。但同样,会是的汤质变薄,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所以,熟茶的XX味里,在你收到新茶时,会带点堆味,这个堆味,不重,毕竟已经陈化了1-2年才到您手上,但若说没有,那不可能。XX资金积压3年,去除堆味后才开始销售,这点,一般企业目前还做不到。

       四、略浑浊的汤色
       我无法不跟茶友交代汤色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熟茶,一样的,汤色浑是必然的。在发酵过程中,或者刚发酵后,喝毛茶,是浑浊的。在毛茶刚压饼后,汤色是浑浊的。这一点,是普洱茶熟茶加工中的常态。正常情况下,也是必须通过存放才能使得汤色清澈的。这个存放的周期,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跟具体的茶以及等级、拼配等有关。

       快速使汤色清澈的方法是:烘焙。在家庭DIY的方法是:把一饼汤色会浑浊的熟茶解散,取10克放微波炉烘烤3分钟后开汤,你看下汤色还浑不浑?烘焙就是这么的有效。汤色清澈,无堆味,这点,对新茶来说,未必是好事,也不是技术高明的表现。高温烘焙熟茶导致的可能结果是:汤水寡薄以及一个更糟糕的结果,陈化中变酸!您喝过发酸的熟茶吗?熟茶发酸有很多因素,发酵不当是一个原因,而高温烘焙后存放几年,也可能导致酸化,这也是藏家的惨痛经验!

       熟茶的XX味,就走在这样的路线上,发酵适度,必要拼配,堆味自然散,汤浑慢慢放。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用岁月来酿制熟茶之味。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回复 183# 风雨丽人 的帖子

时间酝酿。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2 闲话景迈


 


大滇说茶1001夜,闲话景迈。

       今天我们谈谈景迈茶,景迈茶是目前所知普洱茶古茶园里,历史记载最清楚的茶区。大约2000年的历史,通过傣族文字一直记载下来,可以说,整个景迈傣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种植以及利用茶树的历史。

       据傣族文字记载,景迈傣族来自2000多年前的德宏,由于某种原因迁徙而来,到达景迈地区后定居。有一次,第一任部落首领召糯腊的妻子南应腊生病,虽然采集了各种草药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召糯腊在找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螃蟹的脚,他想,树上为什么会长动物的脚呢?这一定暗示了什么。后来,他就把这棵树的花、叶以及寄生的螃蟹脚一起摘回家,熬制成汤给妻子喝,接连几日后,妻子的病就好了。

       这种没有名字的植物就被命名为“腊”。 傣文里的意思是:去除的意思。到现在为止,我们去各个寨子收茶,都会跟当地人说:腊博。博是一个语气助词,意思就是茶,少数民族就知道你是来收茶的。腊博这个词后来传给了附近的拉祜族、僾尼族、布朗族等。因为音译的原因,在勐海地区,也被汉族写为:老拨。

       最早发现的茶树能治病,但树很少,不能满足整个部落的需要。这个部落立下了规矩,凡是发现了腊博树,不能砍伐,必须保护起来。后来又发现这种树会结果,结果后又可埋在土里,长成树。于是,景迈傣族种植茶树的历史就开始了。这也成就了目前景迈芒景的千年万亩古茶园。迄今为止公认的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一直以来,茶是景迈傣族的主要作物,用来交换食物,盐等生活必须品。在景迈地区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斧等物品,表明当时有茶商曾到景迈收茶。而在靠近景迈较近的泰国,则有历史表明,在唐朝时期,即有马帮到景迈运输茶,而且输送到泰国的茶叶,以景迈螃蟹脚为标志,有螃蟹脚,则表示是正宗景迈茶。明朝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景迈茶被明朝永乐大帝指定为贡茶。这是的景迈茶达到了一个新的辉煌。景迈茶作为贡茶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949年结束,然后在1950年代,也曾有景迈茶送到北京献给毛主席的故事上演。

       我们来看看景迈贡茶的制作。要求:春茶,一芽一叶制作,文火杀青,揉捻后均匀堆放,分两天晒干。其中大滇省略了若干繁琐步骤,最值得注意的是:揉捻后不立刻摊薄晒干,而是堆放后再晒干。即在从揉捻到晒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酵。这个跟我们去年说过的老班章B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大滇的实践,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蜜香,而降低了苦涩度。从明朝的贡茶到清朝的贡茶,大滇研究结果表明,皇宫里所采用的普洱茶其实跟现在的普洱茶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贡茶采用了晒青工艺,但选料多半是适合现喝,或者通过工艺改进了适合现喝。景迈贡茶的这个制作方法是否适合保存,大滇拭目以待。我们按这样的工艺试验做了一些测试茶,后面会跟大家分享。但是否能够越陈越香,并不能保证,所以,建议现喝。而大滇自己,会跟踪这种制作方法压制出来的饼,7-10年,验证这一制法的可实施性。下面,我们要讲下景迈茶跟茶马古道的关系。

      目前,在澜沧县惠民乡富腊后山保存着一条完整的茶马古道,石板上有厚厚的马蹄印。景迈茶经过三条茶马古道线路分散到各地。

      其一是从从景迈茶山穿过虎跳峡,到达思茅(宁洱),再转运到中国内陆以及东南沿海;其二是经过上允、小黑江、临沧双江、凤庆等地,到达大理、下关,而下关,大家懂的,茶马古道中著名的集散地,由下关进入西藏;其三是经过孟连,到达缅甸,然后进入泰国,由泰国转运到世界各地。泰国的普洱茶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通晓这段历史,对于大家了解景迈茶的背景会有很大帮助。景迈茶山作为2012年第一届普洱夏令必经之地,事先做一点功课,是有很必要的。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3 再论古树和台地


 

大滇说茶1001夜,再论古树与台地。

       最近为了写了给某杂志写一篇小文,翻出了之前的文字,包括茶气、茶香、越陈越香、纯料、拼配,若干内容,无可避免,再次面对古树与台地的问题。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是某名人说的。当说话带上了人身攻击以及明显的利益之争的时候,这个话题已经没有继续的意义。这句话,是大滇飞扬说的。大滇飞扬,是古树派,还是台地派?是古纯派,还是拼配派?似乎,必须站队。所以,今天再次来谈这个问题。

        一、纯料与拼配
        纯料与拼配是普洱茶制作中,原料选择的两种方式。从普洱茶的生产历史来讲,纯料早于拼配。在普洱茶上千年的历史上,纯料的历史应该说,一直持续到了1949年。早期限于交通运输的不方便,普洱茶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古六大茶山生产加工的茶,基本都使用特定地区的茶,而不会加以混拼。纯,是普洱茶制作中没有明确,但是默认的选料原则。

       我们在读老茶的历史时,都会看到具体的说明,以某地茶区茶制作。当然,如果非要强辩,也可以说,拼配的过程在同时进行。即,同一地区春茶与秋茶的拼配,同一地区头春茶与二春茶的拼配。所以,这里有必要把纯料的范围定义为:采用单一某地区的原料制作的茶即为纯料茶。否则无限细分,就可以把纯料茶绝对化为拼配茶,比如,用这棵茶树上半段的茶叶和下半段的茶叶拼配……所以大滇曾经说过,纯料是相对的,拼配是绝对的。

        一片茶树,今天采摘的茶,跟明天采摘的茶,如果这样的混合也叫做拼配的话,则拼配就是绝对了。关于拼配,我个人看法,应该是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垄断了普洱茶原料的供应,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普洱茶原料,采取了拼配。即春茶、夏茶、秋茶,版纳茶、思茅茶、临沧茶、保山茶、德宏茶……等各茶区,各季节的茶叶原料都在云南茶叶公司手中调配。制作绿茶、红茶、还是普洱茶,完全由省茶司调配,各地方茶厂执行。

       起码在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期间,在绿茶、红茶、普洱茶之间,普洱茶一直是最弱者。如果说,在清朝到民国年间,普洱茶还有着某种地位的话,在1949-1990年代,普洱茶就是一个非常低档,没有地位的茶种。纯料与拼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道扬镳。极端地情况是,在1980年代某一年省茶司生产的普洱茶饼中,居然出现了没有芽头的茶。

       纯料的重新兴起与发掘,则是台湾茶人在1990年代中后期所带来的概念。求纯,求真,求手工。我们撇开所谓的炒作因素来看台湾茶人的贡献,何尝不是普洱茶行业的一个革命呢?普洱茶从低端茶回归,回到一个独立的茶种,回到它本来的面目,这有错吗?纯料-拼配-纯料和拼配并存,这个过程的演变中,不见得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最早制作纯料,并非是因为纯料好,而是因为交通条件,没法尝试做。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拼配,更多考虑的是原料充分利用不浪费,而非普洱茶本身滋味的提升。

       回到目前纯料和拼配并存,符合现代人生活多重价值观的追求,各有不同的消费群。甚至,同一个人,既喝纯料,也喝拼配茶,这也完全没问题。大滇观点:纯料解决了一个问题。即我们有权利知道我喝下去的是什么,也能验证我们喝下的是什么。我们喝下的不仅仅是个符合(唛号),还是某某茶区的茶生产的,这一点,消费者可以自行验证。即可自己去收集该地区的茶,来验证你之前购买的茶就是这个地区的茶。消费者获得了知情权。

       纯料茶,可轻易辨认明显的区域口感,而拼配茶,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尽可能用较低的成本拼配出品质更佳的茶品来。如果能够用100元拼配出超越老班章的口感,那就是拼配茶的胜利。所以,关于纯料和拼配,回到最后,还是应该拿茶说话。这就是拼配茶应该有的追求。下面一个大问题,是纯料茶和拼配茶的陈化问题。

       太多的人举出例子来证明拼配茶在这个环节优于纯料茶。例如某年的7542什么的。然后让纯料派举出相应的例子。在1949-1990年代,这个纯料茶断代的年代,谁能给出例子?当然给不出,所以,似乎纯料派心虚了。然而,在1949年之前的茶里,谁又能给出我拼配茶占据优势的例子呢?

       1949-1990年间,普通老百姓不能制作成品紧压茶,原料必须交给供销社。易武这样著名的茶区,私人作坊都还没诞生。纯料茶的生产量近乎为0,而拼配茶的产量是数万吨,甚至十万吨以上,这样的基数下,能说明什么?即便到现在为止,大厂背景生产的普洱茶仍然以拼配茶为主,因为拼配茶适合目前大规模批量生产。而回到大滇观点,纯料茶和拼配茶陈化的结果,最后都是跟三个因素有关,茶质*工艺*存储,大滇飞扬在这里特意用了乘法规则,而不是加法规则。陈化20年后,无论是纯料茶还是拼配茶,是不是好茶,并不跟纯料或者拼配有关。

       昨天喝的某茶友带来的1.2万元一公斤的冰岛,喝完后,大家看叶底,都失望了。应该是非常好的鲜叶,但是加工有缺陷,叶底表现出很明显的杀青不足,使得叶柄发红很明显。那不管是用来做纯料或者是拼配,未来陈化都不会有乐观的结果。而这,关纯料或者拼配什么事呢?随便拿一个工艺制作适当的台地茶,对上一个工艺不当的古树茶,20年后的结果都必然是台地茶胜。这能说明拼配或者台地的胜利吗?对一个茶饼来说,少量制作不当并不会有太大问题,若无限放大,以点带面,则很容易下一些极端的结论,慎之,慎之!

      Over,明晚继续。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4 再论古树和台地(下)


 


 昨天说着古树和台地,似乎有跑题之嫌。谈起了拼配与纯料。实际上,谈古树,似乎必然谈纯料,由此衍生出所谓古纯派,而台地,则会联想到拼配。实际上,大滇只是用了相同的逻辑方式。1949年前,有台地茶吗?1949年前,有拼配茶吗?难不成真的有500年的台地茶?

      许多人认为台地茶更经得起考验,实际上是因为在1980年后生产的茶,主要用台地茶制作。台地茶的历史,我们讲过,是1949年后研究出的技术,在1970年代后期才开始推广种植,以提升产量。由此断代,1980年前的普洱茶,多用乔木茶制作。这里的乔木茶概念是指:乔木形态的茶。而非乔木种的茶。乔木茶,根据树龄不同,按现在时髦的划分方法,又可分为:古树茶和小树茶。这里小树茶的概念是树龄较短,但有独立树干,树与树之间间距较宽的茶树。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普洱茶制作工艺在1949年后有很大分歧,拼配占据了主流,纯料近乎绝迹。从原料角度看,1980年前,多用乔木茶制作普洱茶,而后期,多用台地茶制作普洱茶。综合以上因素,1949年—1980年,多用乔木制作拼配茶,1980年后,多用台地或者混拼制作拼配普洱茶。继续推理,在1949—1980年间,应该存在用大树茶拼配的普洱茶,只是名称上没注明。

       不管披上什么样的外衣,古树、大树、老树、乔木,总之,在1949—1980年间,普洱茶用料为乔木料为主,产量很有限。出现了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个高潮,即印级茶时代。而在1980—2000年间,最有名的茶是88青,迄今还没有公论认为是否超越印级茶。2000-2010年间,著名的茶,班章大白菜系列则显示了老班章纯料茶的威力,引领了古纯派达到一个高潮。也即,拼配茶的高峰,印级茶和88青,在原料选择方面,起码可以肯定,印级茶用的是乔木茶,而88青,是否由台地茶拼配而成,是个疑问。某些专家说88青是有乔木茶拼配而成。由这样的逻辑,是否可以得出乔木茶优于台地茶呢?或者严谨些,正常情况下,乔木茶在制作普洱茶方面,更具备优势一些?关于这一点,大滇飞扬予以确认,这,就是大滇的观点。当然,某些特例也是有的,即某些乔木大树茶口感不如优秀的台地茶。

        今晚另一个议题是:古纯、古拼、台纯、台拼。

       1、古纯,古树纯料
       我曾写过《纯料到底有多纯》的帖子,对纯料做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定义。也反对把纯料绝对化,纯到古树单株向阳的境界,这并没有意义。纯到你能喝出当地茶明显的特征就行了。大滇说,在实践中,心中所期待的效果,往往实际制作出来,达到7成就很不易了。很多事情,追求绝对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比如纯料,我们就曾经在老班章喝过4棵不同茶树的滋味,苦而不化的有,很甜的有,喝了嘴里发麻的也有,自然也有非常棒的茶。然后,很多茶拼在一起,就有了所谓的班章味。单株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最老的茶树,最大的茶树也并不那么美好。

       XXXX

       2、古拼
       古树拼配,目的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更大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好的口感。XXX。对于纯料来说,我们在鉴赏了纯料之美后,会发现一些缺陷,如果这种缺陷不能通过工艺来改进,那么,唯一的改进手段就是拼配了。所以,古树也拼配。

       3、台纯
       台地茶的纯料,也一直存在,只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以地域命名的纯料台地茶市场上也很多,我认为存储下来,陈化空间也是相当巨大。某些台地纯料,有着不输于古树茶的表现。也属正常。


       4、台拼
       有正经拼法和胡拼之说。正经拼法既要考虑茶区特点的均衡,也要考虑春茶、夏、秋茶的均衡。7542这样的经典配方不可能在201批全部用春茶制作,201批则用夏茶制作,202批则用夏茶制作,203批则用秋茶制作,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说法。实际上,这样大规模的茶,既存在季节的拼配,也存在茶区的拼配。我会建议,某个批次价格低,就买某个批次。同理也适用于7572 、7262等。

       拼配的原理是:用有限的预算制作出尽可能稳定和优良口感的茶。大厂茶,台地拼是主流,市面上不难找到这样的茶。相对于有尺度,有茶理的正经拼法,目前一些胡拼,想当然的制作方法,也在市场上出现。这方面一些极端的例子是:生茶和熟茶拼配,极高等级的茶 和极低等级的茶拼配,茶性互不兼容茶区的茶拼配,嗯,其实,大滇说,这不叫做拼配,这叫做拼凑!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5 普洱茶的蜜香


 


        大滇说茶1001夜,普洱茶的蜜香。

        最近,应《普洱》杂志的约稿,写关于普洱茶香的文章。在蜜香的问题上,探讨良久。其他茶香,似乎都没有异议。我也在不停反省自己的观点。蜜香,即蜂蜜的香味。关于蜜香,我的观点如下:

       一、大多数紧压茶在1-5年陈期会表现蜜香。
       这将是一个注定要引起争议的观点。如果非要让我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滇。以大滇制茶的实践经验来看,个人所制作的茶,在1-5年期确实大部分都呈现过蜜香。请注意这里的严格表述,呈现过,而不是一直呈现。这就是说,蜜香是生茶在陈化过程中某个阶段必须产生的过程。我简单举个例子,XXX,在2011年秋天的时候试喝,有明显的蜜香,而在2010年的时候,喝中茶2007年赢饼,也感觉出蜜香。XXX,都确实正呈现出蜜香。类似的例子大家还可以去发掘。

       大滇的这一观点,激怒了另一个观点,即传统上认为,蜜香是景迈茶的专利,或者说是高档茶的专利。事实上,大滇的研究就是从老观点出发的。首先,获得了关于蜜香的样本,即大家所认为的景迈茶蜜香,研究景迈茶的蜜香是怎么出来的,是特定的茶树鲜叶还是工艺因素。结论是:工艺因素居多。

       我们首先从景迈茶搞明白什么是蜜香,然后再搞清楚景迈茶的蜜香是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然后把这种特殊工艺应用到其他茶区,得到相同的蜜香。根据这种特殊工艺的原理,推广到普洱茶的陈化过程,继而,得出了上述结论。

       二、在鲜叶加工过程中,通过增加摊晾时间(达到前发酵效果)或者杀青后堆放,可使得新鲜毛茶产生蜜香。我们回顾景迈贡茶的制作,要求:

      春茶,一芽一叶制作,文火杀青,揉捻后均匀堆放,分两天晒干。其中大滇省略了若干繁琐步骤,最值得注意的是:揉捻后不立刻摊薄晒干,而是堆放后再晒干。即在从揉捻到晒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酵。这个跟我们去年说过的老班章B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我们前几天大滇说茶的内容。由此看来,蜜香形成的因素是发酵。杀青前的鲜叶发酵、杀青后堆放不揉捻,或者揉捻后不立刻摊开晾晒,这些环节都会导致发酵。应用这些工艺在其他毛茶制作,比如去年老班章B工艺,苦涩度降低,蜜香呈现,证明了蜜香不是景迈茶的专利。

       根据我们喝茶的经验,同样的蜜香也出现在不同年份的其他茶上。即,新茶阶段没有蜜香的茶,存放了几年后有蜜香。这中间贯穿的一个核心因素,还是发酵。而对紧压茶,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蜜香,根据不同原料和不同的存储条件,时间无法确定。但大滇依据推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普洱生茶紧压茶,经过一定时期的陈化,会出现蜜香,然后继续转化为其他香型。蜜香并不是普洱茶陈化的终点,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点。因为我们在喝超过20年的普洱茶时,几乎没有听过用蜜香来形容。而在较潮湿的地区,比如广东,我把这个结论提前到10年。在云南干仓存放的茶,7-8年,还呈现蜜香的茶,也有喝过。

      大滇的这个推论,我希望大家去验证,这不是定论,是一个还需要更多事例去验证的推论。

       三、关于散茶
       保存良好的散茶在1-3年陈期会呈现蜜香。这个结论是大滇的总结,需要加上若干条件,比如:纸箱、密封等。散放在空气中1-3年的茶,香气早已丧失。基于大滇五载版的制作经验,毛茶存放半年到一年后,试喝的时候,会感觉出这一点。而在用这样的茶经过蒸压,制作成紧压茶,这个蜜香会散失,然后半年后又有表现。我有茶商朋友制作邦崴茶,把毛茶存放一年后压制,茶名:蜜香。也曾有把易武毛茶存放一年后压制,表现出强烈蜜香。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也曾试图找一些科研方面的数据。从普洱茶陈化过程中,产生了上百种香气物质,涉及到各种醛类、醇类,看得头晕。在不同阶段,因为氧化分解,某些醛类或者醇类占据了香气的主导地位,使得某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茶香。而蜜香、樟香等都是不同阶段占据了主流地位的香型。

       今晚关于蜜香的说明,仅仅作为《品香识普洱》这一文的备注。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