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有人读楞严么?

楞严法会渐近尾声了,世尊已经讲到了识阴阶段。这境界更让人向往了,“六根虚静,内外湛明”。“销磨六门,互用清净”,这里还有歧路外道吗?

 是的,到此还有十种情形,稍不注意,也会“违远圆通,背涅磐城,生外道种”!


“若于所归生真常因,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因所因执”,成娑毗迦罗外道,立所得心,成所归果。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在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为摩醯首罗外道,立能为心,成能事果。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那还是大自在天的境界,立因依心,成妄记果。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是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是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为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是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纵恣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为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是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是名第十圆觉氵曶心,成湛明果。



这修证成佛是困难重重,阶梯层层,精妙准确的事,有一毫不合,就不能算是正遍知,无上道,哪怕是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辟支,都不可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啊。

世尊这一口气连续讲说了,禅那过程的五阴区宇,以及各阶段十种阴魔歧路,这正是密因法门所在,“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要解除修行途中的阴魔干扰,还可以持此大佛顶陀罗仪咒。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世尊说罢,又该阿难出身求问了:“如此五阴,五妄想成,各以何为界?为并销除?为次弟尽?”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对这五阴妄想,细说起来,又有如下分解。


坚固妄想——色阴,色身为坚固第一妄想。色与空为色边际。

虚明妄想——受阴,顺益违损,二现驱驰。触及离为受边际。


融通妄想——想阴,想念摇动妄情。记与忘为想边际。

幽隐妄想——行阴,诸行念念不停。生与灭为行边际。

微细精想——识阴,如激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湛入合湛为识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可顿,事则肯定要渐次了。

最后,世尊说了:



“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至此十卷竞。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