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岁气交变,以茶应之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9-2-6 11:44:10的发言:
半闲兄早!

这几年来与众多朋友一起喝茶,体验很多,但都多局限于福州的气候。而南北方与东西方的气候、饮食、人体体质等多有差异。

同一道茶在同一个节气里,由不同的体质与不同的方位喝、其口感与身心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我很想找出一个规律来,以便与各地的茶友们交流。

早上忙碌,不及回帖。我国幅员辽阔,处在不同地域的人,当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南北差异表现比较明显。《易经》有北方属坎位,坎中满,南方属离位,离中虚之说。《内经》有北方“阴精所奉其人寿,”而南方则“阳精所降其人夭”之说。可见人类因生活地域不同,其禀赋便有所不同。禀赋乃先天,体质乃后天,先天基本决定了后天。禀赋及体质的差异,对气色性味的喜好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茶之为饮,因人而异。就是同处一地,同居一室,同饮一壶,亦未必相同。况异地之人乎?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以下是引用半闲在2009-2-7 2:17:28的发言:




早上忙碌,不及回帖。我国幅员辽阔,处在不同地域的人,当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南北差异表现比较明显。《易经》有北方属坎位,坎中满,南方属离位,离中虚之说。《内经》有北方“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之说。可见人类因生活地域不同,其禀赋便有所不同。禀赋乃先天,体质乃后天,先天基本决定了后天。禀赋及体质的差异,对气色性味的喜好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茶之为饮,因人而异。就是同处一地,同居一室,同饮一壶,亦未必相同。况异地之人乎?


感谢半闲兄讲解!

不同季节与不同工艺制作的茶,其性味不同。我身体对茶之性味较为敏感,一般喝完一道茶,能体验出茶的性味,以及预计这茶适合什么季节喝较佳。

中医讲望、闻、问,切,不同亚健康体质之人其五官气色及体态各有表征。

云萱在日常接待中,常遇不同体质的人同桌一起品饮。同一个季节,同一道茶各人的口感喜好与身心体验是不同的。

久而久之,便可以看人气色择茶泡饮。很想更深入了解一些东西,从中找出一些很妙的规律来。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9-2-6 12:09:37的发言:
而在福州,在同一个节气里,喝同一道茶。

体质不同的人对茶的反应亦不同。

前天2月4日,立春,与近十位茶友一起煎5111凤饼喝,虽各人体质不同,但都一至爱喝5111。

继而再泡枣香饼,体质不同的人对茶的体验却各异。

有的觉得喝了很舒服,又甘又滑,浑身温暖。

而有两位朋友却表现却完全对立:一位觉得茶水很苦不爱喝。另一位则觉得茶水太甜了。


记得匡调元教授曾写过一本书:《人体体质学》。把人体体质分成六大类,以食物四气五味来指导饮食调养。(这本书我是90年代研究药膳时看的,后来不知被谁借走了。)

不知中医对人体体质是否有分类?如何分类的?





饮食之味,源于五味,化生二十五味乃至百味。品味之要,在于五脏六腑之气机生克关系是否和谐。苦与甘,并非对立。一般而言,心气虚则敏于苦,脾气虚则敏于甘。喜甘而畏苦,人之天性,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对人的体质分类,应以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辨之为要。其余各家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再以本门之术强辨之,不可尽信。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回简单行者:

茶亦如此:在有的人眼里,茶是个很文化很有品味的商品,或只是可以泡开水喝的叶子;而在有的人眼里,茶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之道必有其变化之精妙。

人类唯顺应自然,应用自然,方可恒永健康发展。

知识是无限的,每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并很有心得的人。

古圣贤著述易经、佛经、黄帝内经、旧约全书。。。近代科学家研究微生物、航天科技、转基因工程。。。等。

我们虽然不易理解他人对某个知识领域的研究成果,却不彷碍我们尊重他人对知识的认真钻研精神。
-------------------------------------------------------------------------------------------------------------------------
确实如此,因此我对半闲兄的丰富学识非常钦慕。
说其半仙,有玩笑更有钦慕啊。我的回复如有不妥,还请见谅。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9-2-6 11:50:49的发言:

比如:

现在是立春,福州的气温转暖,喝6061冬茶口感明显收涩了,而喝正春茶与6081七子饼等,却表现很好。尤其上午喝春茶,口感更佳。

但同一节气,北方却正寒冷,也许冬茶还较好喝,而春茶却未必开始变好喝。

很想到北方体验下。



节气乃气候,冷暖乃物候。气候是太阳等星系对地球的关系,物候是人 及万物与地球的关系。天不变道亦不变。云萱兄不必过于执着。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以下是引用简单行者在2009-2-7 2:46:18的发言:
回简单行者:

茶亦如此:在有的人眼里,茶是个很文化很有品味的商品,或只是可以泡开水喝的叶子;而在有的人眼里,茶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之道必有其变化之精妙。

人类唯顺应自然,应用自然,方可恒永健康发展。

知识是无限的,每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并很有心得的人。

古圣贤著述易经、佛经、黄帝内经、旧约全书。。。近代科学家研究微生物、航天科技、转基因工程。。。等。

我们虽然不易理解他人对某个知识领域的研究成果,却不彷碍我们尊重他人对知识的认真钻研精神。
-------------------------------------------------------------------------------------------------------------------------
确实如此,因此我对半闲兄的丰富学识非常钦慕。
说其半仙,有玩笑更有钦慕啊。我的回复如有不妥,还请见谅。


简单行者,一点儿也不简单。哈哈。半闲就是喜欢开玩笑。只是打字慢,来不及回你的帖。不必介怀。不敢认同“学识丰富”,半闲姓半,害得半闲学啥都是一半便知足了。于是,便有空多学学其他的一半。结果,样样一半,就被大家惯坏了。误以为半闲的闲是仙。其实,丢丢书包,顺带温故知新而已。嘻嘻嘻。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中医讲五味五色五音可对应五脏进行调养。

而茶,工艺不同之茶汤五色可对应五脏,茶叶采收之春夏暑秋冬亦对应五脏。

同是茶品,因采收季节与制茶工艺不同,

色有:青、黄、赤、白

性有:温、平、凉、湿、躁,

味有:酸、甘、辛、苦、咸、涩。

不同节气与不同亚健康体质各有偏好。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以下是引用半闲在2009-2-7 2:41:53的发言:








饮食之味,源于五味,化生二十五味乃至百味。品味之要,在于五脏六腑之气机生克关系是否和谐。苦与甘,并非对立。一般而言,心气虚则敏于苦,脾气虚则敏于甘。喜甘而畏苦,人之天性,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对人的体质分类,应以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辨之为要。其余各家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再以本门之术强辨之,不可尽信。



如立春,凡面色苍白者,喝正春茶与6081等,多觉得苦酸不喜多饮,而面色红润者却甘润好饮。

常熬夜,眼晴红浊者,不仅爱喝,而且,喝了顿觉困倦欲寐。很妙!

每至此,常悔自己怎么不长一副半闲兄的中医脑袋。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人脑要是如电脑可以增加些配置,重装下系统多好。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