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十二经络图说]

足太阴脾经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跖)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跖)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跖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经穴


分布于足大趾、内踝、下肢内侧中间,胸腹部第三侧线;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隐白 足拇指内侧距爪甲角约0.1寸的爪甲根部 健脾宁神,调经统血 腹胀、暴泄、善呕、心痛、胸满、咳逆、喘息、烦心善悲、梦魇、癫狂、尸厥、慢惊风、月经过时不止、崩漏、尿血、便血、吐血 井穴
大都 拇指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赤白肉际处取穴 健脾利湿、和胃宁神 腹胀、胃痛、食不化、呕逆、泄泻、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厥心痛、不得卧、心烦 荥穴
太白 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健脾化湿、理气和胃 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便秘、痔漏、脚气、心痛脉缓、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痿证 输穴、原穴
公孙 在太白后约1寸,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健脾化湿、和胃理中 胃疼、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多饮、霍乱、水肿、烦心失眠、发狂妄言、嗜卧、肠风下血、脚气 络穴
商丘 在内踝前下方,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的中点 健脾化湿、肃降肺气 腹胀、肠鸣、泄泻、便秘、食不化、咳嗽、黄疸、怠惰嗜卧、癫狂、善笑、小儿痫契、痔疾 经穴
三阴交 在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 健脾利湿,兼调肝肾 脾胃虚弱、肠鸣腹胀、飧泄、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阴挺、赤白带下、症瘕、阳痿、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遗尿、疝气、睾丸缩腹、失眠、湿疹、水肿、足痿痹痛 呕噎阴交不可饶,死胎阴交不可缓;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漏谷 在内踝高点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 健脾消肿,渗湿利尿 腹胀、肠鸣、偏坠、腿膝厥冷、小便不利、女人漏下赤白  
地机 在阴陵泉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取穴 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女子症瘕、水肿、小便不利、腰痛 隙穴
阴陵泉 在胫骨内侧骨果起点凹陷处取穴 健脾渗湿,益肾固精 腹胀、暴泄、黄疸、水肿、喘逆、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 合穴
血海 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 健脾化湿,调经统血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股内侧痛、皮肤湿疹  
箕门 血海上6寸,当股内侧肌的尾端处 健脾渗湿,清热利尿 小便不通、五淋、遗尿、腹股沟肿痛  
冲门 在腹股沟外端上缘,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曲骨穴)旁开3.5寸处取穴 降逆利湿、理气消痔 腹痛、疝气、痔痛、小便不利、胎气上冲  
府舍 冲门穴外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 健脾消满、理中和胃 腹痛、疝气、腹满积聚、霍乱吐泻 足太、厥阴、少阴、阳明、阴维之会
腹结 大横下1.3寸,距任脉旁开4寸取穴 温脾止泄、镇痛止咳 绕脐腹痛、疝气、咳逆、腹寒泄泻  
大横 脐旁4寸处取穴 理气止痛、通调腑气 小腹痛、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善悲  
腹哀 在脐上3寸,任脉(建里)旁开4寸处取穴 健脾消食、通降腑气 绕脐痛、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足太阴、阴维之会
食窦 任脉(中廷)旁6寸,当第五肋间隙中 运化水谷、和胃下气 胸胁胀痛、腹胀肠鸣、翻胃、食已即吐、噫气  
天溪 在食窦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当第四肋间隙中取穴 宽胸通乳、止咳消肿 胸部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胸乡 在天溪上一肋,距任脉6寸,当第三肋间隙中取穴 宽胸理气、疏肝止痛 胸胁胀痛、胸引背痛不得卧  
周荣 在胸乡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当第二肋间隙中取穴 宽胸理气、降逆止咳 胸胁胀满、咳唾秽脓、胁肋痛、气喘、食不下  
大包 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取穴 统血养经,宽胸止痛 胸胁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脾之大络

TOP

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 其支者:循胸出胁(2),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3)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4)出其端。


[本经穴]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注释】


(1)历络三焦——此指自胸至腹挨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胁——乳下旁肋部。 (3)两筋——指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 (4)小指次指——小指侧的次指,即无名指,亦即第四指,下同。


【语译】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1),心中澹澹(2)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注释 (1)支满——支撑胀满的感觉 (2)澹澹--音淡。形容心悸状。 (3)主脉——诸脉皆属于心,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代心受邪,故主脉所生病。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至胸中满闷,心跳不宁,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下止。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脉”(心主血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手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1),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2)。取之两筋间也。


【注释】


(1)别走少阳——原脱,据《太素》杨注引《明堂经》文补。 (2)烦心——原作头强,据《甲乙》《千金》改。


【语译】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经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心系的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中烦乱。可取手厥阴络穴治疗。


 


手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上循(1)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注释】


(1)上循——原作出循,据《太素》改。


【语译】


手厥阴经别,在渊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内,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上达喉咙,浅出于耳后方的完骨部,与手少阳经会合。


手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1)。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2)。


【注释】


(1)贲——原作臂,据《太素》改。 (2)筋——此后原有“前”字。


今据《太素》删去。【语译】 手厥阴经之筋,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部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部。


手厥阴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支撑不适,制引、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



经穴


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左右各9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天池 乳头外1寸,当第四肋间隙中 宽胸理气,止痛消肿 胸闷、心烦、咳嗽、气喘、胸痛、瘰癧、乳痈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天泉 腋纹头下2寸,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分岐之间,伸臂仰掌取穴 宽胸理气,止咳宁嗽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曲泽 仰掌,肘部微屈,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 清心镇痛,和胃降逆 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咳血、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 合穴
隙门 仰掌,于腕横纹上5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清心镇咳,凉血止血 心痛、心悸、心烦、衄血、呕血、疔疮 隙穴
间使 仰掌,于腕横纹上3寸,为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宽胸解郁,宁心降逆 心痛、心悸、失喑、干呕、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 经穴
内关 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宁神镇痛,疏肝和中 心痛、心悸、不寐、癫狂、痫证、胃痛、呕吐、热病、肘臂挛痛 络穴,别走手太阳
大陵 仰掌,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心痛、善笑、癫狂、痫证、口臭,吐清涎、咳喘、咳血、庵疥 输穴
劳宫 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是穴 清心安神,消肿止痒 心痛,癫狂,痫证,呕哕,胸胁痛,吐血衄血,大便血,咳喘,口疮,舌烂,口臭,鹅掌风。 荥穴
中冲 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 开窍醒脑,泄热清心 中风、中暑、昏厥、急惊风、热病、吐泻、耳鸣、心痛  


 

TOP

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 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TOP

學習了!
不喜欢古琴也逃不了是牛

TOP

以下是引用了盦在2009-1-29 18:11:20的发言:
學習了!


感谢关注!

TOP

谢谢心香,收藏了。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树儿在2009-1-29 23:21:17的发言:
谢谢心香,收藏了。


有空看看曲黎敏的讲座,结合学会有收获的。

TOP

难得的好资料。

谢谢心香!置顶分享!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心香姐辛苦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OP

谢谢心香,辛苦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