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十二经络图说]

[十二经络图说]

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 (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 (4) 行少阴 (5) 、心主 (6) 之前,下肘中,循臂内 (7) 上骨 (8) 下廉 (9) ,入寸口 (10) ,上鱼,循鱼际 (11)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 ·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 (3),此为臂厥 (4) 。 是主肺所生病者 (5) :咳,上气,喘喝 (6) ,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 (7) 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8) ;气虚 (9) 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10) 。


 


【注释】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 (1) ,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 (2) ,并太阴之经 (3) ,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 (4) 掌热;虚,则欠(去欠) (5) 小便遗数 (6) 。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注释】 (1)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2)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3)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4)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5)欠(去欠) ——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去欠),肺气不足所致。 (6)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 (1) ,别 (2) 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 (3) 。


 


【注释】


 


(1)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2)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3)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阴阳”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 (1)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 (2)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 (3) ,合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 (4) ,其成息赉者 (5) ,胁急、吐血。


 


【注释】


 


 (1)鱼后——鱼际的后边。 (2)肩前髃——即肩髃部。 (3)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4)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5)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TOP

足厥阴肝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1) ,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注释】 


 


(1)颃颡——同吭嗓.此指喉头和鼻咽部。喉咙则指下连气管部分。


【语译】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 (1) ,妇人少腹肿 (2) ,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 (3) ,狐疝,遣溺、闭癃。


【注释】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 (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


 


足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 (1) 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 (2) 上睾,结于茎 (3) 。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2)循经——原作循胫,据《甲乙》《脉经》改。   (3)茎——指阳物。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阳物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阴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足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足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注释】


 


(1)上——《甲乙》无。 (2)筋——《甲乙》作经。


 


【语译】


 


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TOP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1) 之端,循指上廉 (2) ,出合谷两骨 ( 之间,上入两筋 ( 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 (5) 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6)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7)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jiao人中 (8)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注释】


 


(1)大指次指--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执笔体位,上廉即靠桡骨一侧。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称歧骨。 (4)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髃骨——髃读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会上——张介宾注:“颈项之根为天柱骨”,意指颈椎。“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释作锁骨。 (7)颊——面旁的总称。 (8)人中——又名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 (1)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 (2) ,喉痹 (3)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 (4) 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5) 。


 


【注释】


 


(1)津--此后原有“液”字,《太素》、《脉经》等无。即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手太阳小肠经主“液。 (2)鼽衄--鼽,音求,“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的见症。面赤,腮肿,甚则颈外漫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 (4)脉所过者——指本经脉所过之处。 (5)寒粟不复——发寒抖战,难以回温。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 (1)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2) 。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注释】


 


(1)曲颊偏齿--颊骨所钩着处,曲如环形故名。上行到曲颊,偏络于齿根。 (2)宗脉--意指总脉、大脉,耳中为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四脉所总会。 (3)龄--龋齿,即蛀牙。 (4)齿寒痹隔--谓手阳明之脉外受风寒,络脉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部位,上行到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其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许多经脉(宗脉)会合。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1)循膺乳(2)别于肩髃(3)入柱骨(4)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注释】


 


(1)手——指手阳明经。 (2)膺乳——侧胸和乳部之间。 (3)肩髃——此指部位。 (4)柱骨——释作颈椎。张隐庵:“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一释作锁骨。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髃穴处分出,从第七颈椎处进入体腔,下行到达大肠,归属于肺脏,向上沿喉咙,浅出于缺盆部,脉气仍旧流入手阳明本经。


 


手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绕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部;分出支经绕肩胛处,挟脊柱两旁;直行的经筋从肩髃部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TOP

足阳明胃经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 (1) 旁约太阳之脉 (2)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3) ,却循颐 (4) 后下廉,出大迎 (5) ,循颊车 (6) ,上耳前,过客主人 (7) ,循发际,至额颅 (8)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9)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10)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 (11) 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12)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13) ,抵伏兔 (14) ,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15) ,入中指内间 (16)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 ,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 (1) 而处;甚则欲上 (2) 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 (3) 腹胀,是为骭厥 (4) 。 是主血所后病者 (5) :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 (7) ,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淫——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 (1) 。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 (2) 。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 (1) ,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 (2) ,还系目系 (3) ,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 (1) ,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 (2) ,阳明为目下纲 (3) 。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 (4) ,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 (5) ,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 (6) ,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


 


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TOP

手少阴心经


 


【循行】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2),系目系(3)。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谦,行太阴、心主(4)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5)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穴]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1)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按: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 (2)挟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4)太阴、心主——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5)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语译】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它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它的支脉: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它的直行脉从心系(即心与它脏相联系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1)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2)。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注释】


 


(1)嗌--音益。《说文》:“咽也”。按:嗌,指咽峡部分,而咽则兼指食管。 (2)臂厥--同肺经。指经脉所过部分气血阻逆。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痛。


 


手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1),另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2)。别走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3);虚,则不能言(4)。


 


【注释】


 


(1)一寸——原作一寸半,据《太素》改。 (2)腕——原作掌,据《太素》《甲乙》改。 (3)支膈——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4)不能言——其支者上系舌本,故不能言。


 


【语译】


 


手少阴络脉,名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眼后联系于脑部。 手少阴络脉出现的实证,见胸膈部支撑胀满;虚证,不能说话。可取手少阴络穴治疗。本络走向手太阳小肠经脉。


 


手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1)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注释】


 


(1)渊腋——足少阴胆经穴名,在腋下三寸处。又释为腋部。


 


【语译】


 


 手少阴经别,分出后进入腋下渊腋穴处两筋之间,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与手太阳经在内眼眦会合。


 


手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伏(1)乳里,结于胸中,循贲(2)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3),下为肘网(4),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注释】


 


(1)伏——原作“挟”据《太素》及杨注改。 (2)贲——原作“臂”据《太素》及杨注改。 (3)伏梁——古病名,五积之一,为心之积,主要症状为积块起于脐上,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如屋之梁,因而得名。 (4)肘网——网,《太素》《甲乙》作“纲”,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感到如罗网一样的牵制不舒。


 


【语译】


 


手少阴经筋,起始于手小指内侧,结聚于腕后豆骨处,向上结于肘内侧,上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循行于乳里,结聚于胸部,沿膈向下,联系于脐部。 其病症:可见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上肢筋有病,则肘部拘急屈伸不利;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和疼痛。


 



 


经穴


 


起于极泉,止于少商冲,左右各9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极泉


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腋动脉跳动处。


宽胸宁神


心痛、胸闷、心悸、气短、悲愁不乐、干呕哕、目黄、胁痛


 


青灵


举臂,在少海与极泉的联机上,少海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


理血止痛


胁痛,目黄,头痛,肩背痛


 


少海


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陷凹中取穴。


宁心安神


心痛、暴喑、健忘、癫狂善笑、痫证、头痛、目眩、腋胁痛、瘰疬、臂麻、手颤


合穴


灵道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取穴。


宽胸理气


心痛、悲恐、暴喑、干呕、抽筋、肘臂挛急


经穴


通里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取穴。


宁志安神,益阴清心


心痛、心悸怔忡、悲恐畏人、暴喑、面红、妇人经血过多、崩漏。虚烦、盗汗。


络穴


阴隙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取穴。


宁心凉血


心痛、惊悸、盗汗、衄血、吐血、失音。


隙穴


神门


仰掌,腕豆骨的桡侧缘,即尺侧腕屈肌腱附着于腕豆骨的桡侧,掌后横纹上。


扶正祛邪,宁心安神


心痛、心烦、失眠、恍惚、健忘、惊悸、怔忡、痴呆悲哭、癫狂痫证、呕血、吐血、目黄胁痛、失喑、喘逆上气


输穴


少府


在四、五掌指关节后方,仰掌屈指,当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清心宁神


心痛、心烦、小便不利,痈疡、阴痒、阴挺、阴痛、善笑、悲恐惊、手小指拘挛


荥穴


少冲


在小指桡侧,去指甲角桡侧根部,约去爪甲指0.1寸许取穴。


清热熄风,宁神醒脑


心痛、癫狂,热病昏厥,胸满气急,手挛臂痛。


井穴


 

TOP

足少阴肾经


 


【循行】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邪走——邪通斜。 (2)然谷——穴在内踝前大骨下,即舟骨粗隆下方。“然骨”即指舟骨粗隆。【语译】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面不欲食,面如漆柴(1),咳唾则有血,喝喝(2)面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3)。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4)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5),嗜卧,足上热而痛。【注释】   (1)漆柴——形容病者面色黄黑无光泽。   (2)喝喝——为气喘声.    (3)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4)肠澼——澼音僻,肠间水也。此处指泄泻病证。   (5)痿厥——痿,主要指下肢痿弱;厥,逆冷。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象漆柴(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象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样;这还可发生为“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足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


 


足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语译】


 


 足少阴经别,从本经脉在腘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仍归入足太阳经别。


 


足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1),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2)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3)之经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4),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5),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注释】


 


(1)入足心——三字原无,据《甲乙》补。 (2)足太阳——三字原文为“太阳”二字,据《太素》改。 (3)太阴——此指足太阴。 (4)循膂内挟脊——原作“循脊内挟膂”,据《甲乙》改。 (5)痫瘛及痉——痫,音闲,癫痫;瘛音赤,同瘈,瘈疭,抽搐之义;痉,痉挛强直。


 


【语译】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经穴


 


分布于足心、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涌泉


蜷足时,在足底第二、三跖骨间凹陷处取穴。又法,在足底(去趾)1/3处,当第二、三趾骨间取穴。


益肾调便、平肝熄风


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头顶痛、头晕、眼花、小儿惊风、癫疾、昏厥、霍乱转筋、足心热


井穴


然谷


在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处取穴


益肾固泄、导赤清心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禁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荥穴


太溪


皮齐内踝高点、当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前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益肾纳气、培土生金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腹胀


俞穴、原穴


大钟


太溪穴下0.5寸,当跟腱内侧前缘取穴


益肾平喘、通调二便


咳血、气喘、痴呆、嗜卧、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腰脊强动、足跟痛


 


水泉


太溪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上缘


益肾清热,活血通经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隙穴


照海


在内踝中点下缘下1寸,当跟骨内侧下缘取穴


调阴宁神、通调二阴


痫证夜发、嗜卧、惊恐不宁、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梃、阴痒、疝气、小便频数、咽喉干燥、目赤肿痛、脚气、梅核气


 


复溜


太溪上2寸,当腱内侧前缘处取穴


补肾益阴、通调水道


水肿、腹胀、腿肿、盗汗、泄泻 、肠鸣、脉细无力、腰脊强痛、发热无汗、舌干口燥


经穴


交信


在内踝高点上2寸,当胫骨内侧缘与跟腱内侧之内缘之间处取穴


益肾调经、通调二阴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五淋、睪丸肿痛、泻痢赤白、大便难、月端内廉痛


 


筑宾


太溪直上5寸,当腓肠肌内侧腹下缘处取穴


益肾宁心、理气止痛


癫狂、疝痛、小儿胎疝、小腿内侧痛、吐舌、呕吐涎沫


阴维之隙


阴谷


在胫骨内踝后方,屈膝,腘窝横纹内侧,当半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取穴


益肾兴阳、调理前阴


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横骨


脐下5寸,旁开0.5寸,当耻骨联合上际取穴


益肾兴阳、清热利淋


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五淋


 


大赫


在横骨上1寸,任脉(中极)旁开0.5寸,仰卧取穴


补肾固经、调经种子


阴部痛、阳痿、遗精、带下


 


气穴


在横骨上2寸,任脉(关元)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益冲任、调二阴


奔豚、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目赤内眦


 


四满


在横骨上3寸,任脉(石门)旁开0.5寸处,仰卧取之


理气导疝、调经种子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遗精、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水肿


 


中注


在横骨上4寸,任脉(阴交)0.5寸处,仰卧取之


调和月经、通调腑气


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肓俞


在脐中平齐,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理气止痛、润燥通便


腹痛绕脐、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疝气


 


商曲


在盲俞上2寸,任脉(下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健脾和胃、消积止痛


腹中积聚、腹切痛、不嗜食


 


石关


在盲俞上3寸,任脉(建里)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攻坚消满、补肾种子


产后腹痛、腹胀、哕噫呕逆、小便黄、大便不通、妇人无子、心下坚满


 


阴都


在盲俞上4寸,任脉(中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宽胸降逆、理气和胃


身寒热、心烦满气逆、疟病、肠鸣、腹绞痛、大便难


冲脉、足少阴之会


腹通谷


在盲俞上5寸,任脉(上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健脾和胃、宽胸宁心


腹胀、呕吐、心痛、心悸、暴喑、目巟巟、咳喘、口涡


 


幽门


在盲俞上6寸,任脉(巨阙)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健脾和胃、降逆止吐


呕吐、善哕、饮食不下、呕沫如涎、胸胁背相引痛


 


步廊


在第五肋间隙中,任脉(中庭)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神封


在第四肋间隙中,任脉(膻中)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


宽肺止咳、降逆和胃


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呕吐、乳痈、不嗜食


 


灵墟


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疏肝宽胸、肃降肺气


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神藏


在第二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宽胸顺气,降逆定喘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烦满、不嗜食


 


彧中


在第一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俞府


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TOP

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1),直上循臂骨(2)下廉,出肘内侧两骨(3)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4),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5),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6),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注释】


 


 (1)踝——此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 (2)臂骨——指尺骨。 (3)两骨——指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 (4)肩解、肩胛——滑伯仁注:“脊两旁为膂,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张介宾注:“肩后骨缝曰肩解。”按:“肩后骨缝”指肩关节缝;两角指左右肩峰与肩胛冈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体。 (5)目锐眦——《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指目外角。目大角为内眦。 (6)(出页)——音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痛,颔(1)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2):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臑、肘臂外后廉痛。【注释】 (1)颔——音汗.指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软处。 (2)主液--小肠受盛胃腑腐热下传的水谷,经进一步消化和沁别清浊,其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于全身,糟粕下走大肠,水液归于膀胱,因此水肠可产生水液,故本经主液所生病证。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象牵引,上臂痛得象折断。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手太阳络脉【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1);虚,则生肬(2),小者如指痂疥( 3 )。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节弛肘废--指肩肘部关节松驰痿废不用。 (2)肬——音由。与疣通,赘生在皮肤上的小瘤。 (3)痂疥--此指疣之多生如指痂疥之状。【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于肩髃部。 手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可取手太阳络穴治疗。


 


 


手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1),别于肩解(2),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注释】


 


(1)指地——地在下,自上而下故称指地。杨上善说:“手之六经,唯此一经下行,余并上行向头”。 (2)肩解——即肩关节。【语译】 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


 


 


手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1)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2)太阳之筋(3)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角。 其病:手(4)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5),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瞑目良久乃能(6)视。颈筋急,则为筋瘘(7)颈肿。


 


【注释】


 


(1)锐骨——此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 (2)足——原作“走”,据《太素》《甲乙》改。 (3)筋——原脱,据《太素》补。 (4)手——原脱,据《太素》补。 (5)臂阴——臂内侧的部位。 (6)能——原作“得”据《太素》《甲乙》改。 (7)筋瘘——鼠瘰之属。张注本作“痿”,《太素》《甲乙》亦作“痿”。但与上文似不连贯。


 


【语译】


 


 手太阳经筋,起始于小指的上边,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髁后,以手弹该骨处,有感传可及于手小指之上,进入后,结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后侧。向上绕肩胛部,沿着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进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向下结于下颔处,上方的连属于眼外眦。 其病症: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


 


 




 


 



经穴


 


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左右各19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少泽


在小指尺侧爪甲角根部,去爪甲角约0.1寸许取穴。


增液通乳,清热利窍


热病、汗不出、中风昏迷、乳汁少、乳痈、咽喉肿痛、目蘙、疟疾、头痛、耳鸣、耳聋、肩臂外后侧疼痛


井穴


前谷


在第五掌指关节前尺侧,握拳时,当掌指关节前之横纹头赤白肉际取穴。


疏肝清心,明目聪耳


癫狂、痫证、产后无乳、小便赤难、热病汗不出、疟疾、目痛、气出、目蘙、耳鸣、鼻塞、咽喉肿痛、颊肿、头项急痛、臂痛肘挛、手指麻木


荥穴


后溪


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清心解郁,清热截疟


癫狂、痫证、热病、盗汗、疟疾、耳聋、目赤目蘙、目眩、目赤烂、疥疮、黄疸、头项强痛、肘臂及手指挛急


输穴


腕骨


腕骨前方,三角骨的前缘,赤白肉际取穴。


增液止渴,利胆退黄


热病汗不出、疟疾、消渴、惊风、瘛瘲、黄疸虚浮,耳鸣、目蘙、目流冷泪、头痛项强、颈项颔肿,臂痛指挛


原穴


阳谷


腕关节的尺侧,当三角骨与尺骨茎突之间凹陷中。


清心宁神,明目聪耳


热病汗不出、头痛目眩、狂癫、耳聋鸣、腰项急、肩痛、疥疮、生疣、痔漏、瘛瘲、齿痛


经穴


养老


掌先向下时,在尺骨茎突的高点处是穴;当屈肘掌心向胸时,转手骨开,穴在尺骨茎突的桡侧骨缝中。


增液养津,清上明目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痛、急性腰疼


隙穴


支正


腕部阳谷穴上五寸,尺骨掌侧缘取穴。


疏肝宁神,清热解表


癫狂、易惊、善笑恐悲惊、健忘、消渴、疥疮、生疣、热病、项强、肘挛、手指痛、头痛


络穴


小海


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果骨果之间取穴。


疏肝安神,清热消肿


癫狂、痫证、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疡肿、颊肿、颈项肩臂外后侧痛


合穴


肩贞


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在腋纵纹头上1寸处取穴。


化痰消肿,清热聪耳


热病瘰疬、耳聋耳鸣、肩胛痛、手臂痛麻、不能举、缺盆中痛


 


臑俞


正坐,上臂内收,从肩贞直上,肩胛冈下缘取穴。


化痰消肿,疏筋活络


颈项瘰疬,肩臂痛无力


会阳维、蹻脉


天宗


正坐,在冈下窝中,当肩胛冈中点之下缘下1寸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取穴,正与秉风直对。


肃降肺气,舒筋活络


气喘、乳痈、颊颔肿痛、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


 


秉风


正坐,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约在肩胛冈中点上缘上1寸,举臂有凹处是穴。


舒筋散风


肩胛疼痛不举,上肢酸麻


手阳明,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曲垣


在肩胛冈内上端凹陷处,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联机的中点取穴。


舒筋活络


肩胛周围疼痛


 


肩外俞


正坐,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即陶道穴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上取穴。


舒筋活络


肩背酸痛,颈项强急,上肢冷痛


 


肩中俞


正坐,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即大椎穴旁开2寸取穴。


解表宣肺


发寒发热,咳嗽、唾血、目视不明


 


天窗


正坐,平喉结,当胸锁肌后缘取穴。


聪耳立窍,熄风宁神


耳聋耳鸣、咽喉痛、颈项强痛、暴喑、中风、瘿气、瘾疹、狂证


 


天容


在耳下方下颔角后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间凹陷处取穴。


利咽消肿,聪耳降逆


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咽中如梗、颊肿、呕逆吐沫


 


颧顟


目外眦直下,颧骨高点下缘凹陷处取穴。


清热消肿,牵正镇痉


口眼喎斜,眼睑瞤动,齿痛,目黄,面赤,_肿唇痈


手少阳、太阳之会


听宫


耳屏与下颔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穴


聪耳消肿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癫狂、痫证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TOP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2),循肩膊(3),挟脊(4)抵腰中,入循膂(5),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 6 ),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7)之后,循京骨(8)至小指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三焦下合)、委中(合)、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络)、跗阳、昆仑(经)、仆参、申脉、金门(郄)、京骨(原)、束骨(输)、足通骨(荥)、至阴(井)。 [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足少阳),神庭、百会、脑户、风府、大椎、陶道(督脉)。


 


【注释】


 


(1)交巅——“交”者,交会之意;“巅”者,乃指头顶正中高点,当百会穴处。 (2)项——后颈部。 (3)肩膊——指肩胛区。 (4)挟脊——指挟行脊柱两旁。 (5)膂——挟脊两旁的肌肉。 (6)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   (7)外踝——腓骨下端的突出处。 (8)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即第五蹠骨粗隆。又为穴名。


 


【语译】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


 


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脉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加拔,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腘加结,踹如裂,是为踝厥(1)。   是主筋所生病者(2):痔,疟,狂、癫疾(3),头囟项痛(4) ,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5)、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注释】  


 


(1)踝厥——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   (2)主筋所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主说明阳气化生精微,内可以养神,外可以柔筋.太阳为巨,所以主筋所发生的病证。   (3)癫疾——癫痫等病证。   (4)囟——音信。即囟门部。   (5)尻——音考,平声。骶尾骨部的通称。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象被牵引,脊背痛,腰好象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象凝结,腓肠肌象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都可发生病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足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1),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注释】


 


(1)鼽窒——鼻流清涕,窒塞不通气。


 


【语译】  


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足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鼻塞,见鼻流清涕,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足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1)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


 


【注释】


 


(1)一道——即一条或一支。


 


【语译】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从足太阳经脉分出,其中一条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向里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进入散布在心脏内;直行的一条,循脊部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仍归入于足太阳本经。


 


足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1),下结于(九页)。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九页)。 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2),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释】


 


(1)目上纲——约束目睫主管目之开合的筋称“纲”,上眼睑称“目上纲”,下眼睑称“目下纲”。 (2)脊反折——角弓反张。


 


【语译】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经穴


 


分布于眼、头、项、腰背部的脊柱两侧,下肢后侧及小趾末端;起于晴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穴。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晴明


于目内眦的外上0.1寸陷中取穴。


散风清热,明目退翳


目赤肿痛、见风流泪、目眦痒、目翳、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


足太阳、督脉之会


攒竹


眉毛内侧端,眶下切[走亦]处取穴


散风镇痉,清热明目


头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润动


 


眉冲


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取穴


散风清热,镇痉宁神


痫证、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鼻塞


 


曲差


神庭旁开1.5寸取穴


定喘降气,明目安神


头痛、目眩、目痛、目视不明、鼻塞、鼻衄、喘息、心烦满


 


五处


从曲差直上,入发际1寸,平上星穴取穴


散风清热,明目镇痉


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痫证、小儿惊风


 


承光


在五处后1.5寸,五处与通天之间取穴


祛风清热,明目降逆


头痛、目眩、烦心呕吐、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热病无汗


 


通天


在承光后1.5寸,距头正中线1.5


散风清热,宣肺利鼻


头痛头重、眩晕、口喎、鼻流清涕、鼻塞、鼻渊、鼻疮、鼻衄、颈项转侧难、瘿气


 


络却


通天后1.5寸,距头正中线1.5寸处取穴


熄风平肝、清心安神


眩晕、耳鸣、鼻塞、口喎、癫狂、痫证、目视不明、项肿、瘿瘤、头旋耳鸣


 


玉枕


脑户旁1.3寸,当枕外粗隆上缘之外侧


解表清热,明目降逆


恶风寒、头痛、呕吐、不能远视、目痛、鼻塞


 


天柱


哑门旁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缘取穴


熄风宁神,祛风散寒


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不知香臭、咽肿、肩背痛、痿证、癫狂


 


大杼


俯伏位,在第一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解表清热,宣肺止咳


发热、咳嗽、鼻塞、头痛、喉痹、肩胛酸痛、颈项强痛、癫狂


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风门


俯伏位,在第二胸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解表宣筋,护卫固表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多涕、鼻塞、胸中热、项强、肩背痛


督脉、足太阳之会


肺俞


俯伏位,在第三胸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解表宣肺、肃降肺气


咳嗽气喘、吐血、喉痹、胸满、骨蒸潮热、盗汗、腰背痛


背俞穴之一


厥阴俞


俯伏位,于第四椎下,两旁相去1.5


宽胸降逆,宁心止痛


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


 


心俞


俯伏位,于第五胸椎脊下,督脉(神道)旁开1.5寸处取穴


宽胸降气,安神宁心


癫狂、痫证、惊悸、心悸、健忘、失眠、心烦、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引背痛


背俞穴之一


督俞


俯伏位,于第六胸椎脊下,督脉(灵台)旁开1.5寸处取穴


宽胸止痛,理气消胀


心痛、腹胀、腹痛、腹鸣逆气


 


膈俞


俯伏位,于第七胸椎脊突下,督脉(至阳)旁开1.5寸处取穴


和血止血,宽胸降逆


胃脘胀痛、呕吐、呃逆、气喘、咳嗽、潮热盗汗、各种与血有关疾病


八会穴之一,血穴


肝俞


俯伏位,于第九胸椎脊突下,督脉(筋缩)旁开1.5寸处取穴


疏肝利胆,安神明目


癫狂痫、胁痛满急、少腹痛、疝气、转筋、多怒、黄疸、目疾、唾血、胸满心腹积聚痞疼痛,咳逆口干


背俞穴之一


胆俞


俯伏位,第十胸椎脊突下,督脉(中枢)旁开1.5寸处取穴


清热化湿,利胆止痛


黄疸、口苦、胁痛、饮食不下、咽痛干、呕吐、骨蒸劳热


背俞穴之一


脾俞


俯位,第十一胸椎脊突下,督脉(脊中)旁开1.5寸处取穴


健脾利湿,升清止逆


胁痛、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嗜卧、羸瘦、玄癖积聚、疟疾寒热、善欠、不嗜食、慢脾风


背俞穴之一


胃俞


俯位,第十二胸椎脊突下,督脉两旁相去1.5寸处取穴


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胃脘痛、腹胀、翻胃、呕吐、完谷不化、胸肋痛、霍乱


背俞穴之一


三焦俞


俯位,第一腰椎脊突下,督脉(悬枢)旁开1.5寸处取穴


调理三焦、健脾利水


腹胀、肠鸣、完谷不化、呕吐、腹泻、痢疾、小便不利、水肿、腰脊痛


背俞穴之一


肾俞


俯位,第二腰椎脊突下,督脉(命门)旁开1.5寸处取穴


益肾助阳,纳气利水


遗精、阳痿、遗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白带、腰膝酸痛、水肿、洞泄、喘咳少气、耳鸣、耳聋、目昏


背俞穴之一


气海俞


俯位,第三腰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补气益肾、调经止痛


痛经、痔漏、腰痛、腿膝不利


 


大肠俞


俯位,第四腰椎脊突下,督脉(腰阳关)旁开1.5寸处取穴


通降肠腑、理气止痛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腰背疼痛


背俞穴之一


关元俞


俯位,第五腰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培补元气,通调二便


腹胀、泄泻、大小便不利、遗尿、消渴、腰痛


 


小肠俞


平第一骶后孔,督脉1.5寸,当后上棘内缘凹陷中取穴


通调二便,升举津液


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痔疾、疝气、消渴、腰腿痛


背俞穴之一


膀胱俞


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清热利湿,疏经活络


小便赤涩、遗精、遗尿、淋浊、女子瘕聚、阴部肿痛、腹痛腹泻、便秘、腰脊强痛、膝足寒冷无力


背俞穴之一


中膂俞


平第三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通降肠气,益肾健腰


痢疾、疝气、消渴、腰脊强痛


 


白环俞


平第四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益肾固精,调理经带


白带、疝气、遗精、月经不调、腰腿痛


 


上髎


在第一骶后孔中取穴


调经种子、益气固脱


月经不调、阴梃、带下、遗精、阳萎、大小便不利、绝嗣


足太阳、少阳之络


次髎


俯位,在第二骶后孔中取穴


清利湿热,理气调经


腰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疝气、小便赤淋、腰以下至足不仁


 


中髎


俯位,在第三骶后孔取穴


通降二便,调经止带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便秘、腰痛


 


下髎


俯位,在第四骶后孔中取穴


清热化湿,通调二便


小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小便不利、腰痛


 


会阳


尾骨下端两旁,督脉旁0.5寸取穴


益肾固带,通调二便


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疾


 


承扶


俯位,在臀横纹正中取穴


消痔通便,舒筋活络


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大便难


 


殷门


在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六寸取之


疏通经络


腰脊强痛、不可俯仰、大腿疼痛


 


浮隙


微屈膝,在腘窝上方,股二头肌肌腱内侧,委阳上一寸取穴


清热镇痉,舒筋活络


臀股麻木,腘筋挛急、不得卧、霍乱转筋、小便热,大便坚


 


委阳


在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肌腱内缘,屈膝取之


通利水湿,调理气机


胸膨满、腹气满、癃闭、遗尿、腿足拘挛疼痛、痿厥不仁、腰痛引腹、不得俯仰、水肿胀


三焦之下合穴


委中


在腘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央,微屈膝取穴


清热醒脑,理血消肿


腹痛、吐泻、遗尿、小便难、中风昏迷、疟疾、癫疾反折、衄血、丹毒、叮疮、发背、腰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腘筋挛急、下肢萎痹、发热无汗


足太阳之合穴


附分


平第二胸椎脊突下,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俯位取穴


疏风散寒、舒筋活络


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风寒客于腠理


 


魄户


平第三胸椎脊突下,督脉(身柱)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俯位取穴


肃降肺气,舒筋活络


肺痨、咳嗽、气喘、肩胛背痛


 


膏肓俞


平第四胸椎脊突下,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两手抱上肘取穴


益阴清心,止咳定喘


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健忘、遗精、完谷不化、肩胛背痛


 


神堂


平第五胸椎脊突下,督脉(神道)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


宽胸理气,宁神定喘


咳嗽、气喘、胸腹满、脊背急强


 


噫嘻


平第六胸椎脊突下,督脉(灵台)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


理气止痛,清热宣肺


咳嗽、气喘、季胁引少腹痛、目眩、鼻衄、疟疾、热病汗不出、肩背痛、胸痛


 


膈关


平第七胸椎脊突下,督脉(至阳)旁开3寸取穴


宽胸降逆,顺气和胃


胸中曀闷,嗳气、呕吐、饮食不下、脊背强痛


 


魂门


平第九胸椎脊突下,督脉(筋缩)旁开3寸陷中取穴


疏肝健脾,降逆和胃


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胸肋胀痛、背痛、筋挛骨痛


 


阳纲


平第十胸椎脊突下,督脉(中枢)旁开3寸取穴


疏肝利胆、健脾化湿


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意舍


平第十一胸椎脊突下,督脉(脊中)旁开3寸处取穴


健脾利湿,和胃利胆


腹胀、肠鸣、泄泻、饮食不下、呕吐


 


胃仓


平第十二胸椎脊突下,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腹胀、胃脘痛、水肿、小儿食积、脊背痛


 


肓门


平第一腰椎脊下,督脉(悬枢)旁开3寸处取穴


理气解郁,清热消肿


上腹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志室


平第二腰椎脊下,督脉(命门)旁开3寸处取穴


益肾固精,清热利湿


遗精、阳痿、阴痛下肿、小便淋沥、水肿、腰脊强痛


 


胞肓


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清热利湿,通降二便


肠鸣、腹胀、大小便不利、阴肿、腰脊痛


 


秩边


胞肓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俯卧取穴


清利湿热,消肿平痔


痔疾、阴痛、大小便不利、腰?痛、下肢痿痹


 


合阳


委中直下2寸,腓肠肌二头之间,当委中与承山连线上取穴


散寒导气、调经止崩


疝痛、崩漏、腰脊引腹痛、下肢酸痛、阴暴痛


 


承筋


在合阳与承山连线之中点,腓肠肌肌腹中取穴


调理中焦,清泄肠胃


痔疾、霍乱转筋、小腿痛、腰惫拘急


 


承山


在腓肠肌两侧肌腹交界下端,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交角处取穴


理气止痛,消痔舒筋


痔疾、便秘、疝气、腹痛、癫疾、鼻衄、腰背痛、腿痛转筋、脚气


 


飞扬


在承山穴外下方,当昆仑上7寸取穴


祛风清热,宁神却痔


痔篡痛、癫狂、头痛、目眩、鼻塞、鼻衄、腰背痛、腿软无力


 


跗阳


在足外踝外上方,昆仑穴直上3寸取穴


祛风化湿,疏经活络


头重、头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外踝红肿


 


昆仑


在跟腱与外踝高点之间凹陷处取穴


清热截疟,镇痉止痫


小儿痫证、难产、疟疾、头痛、目眩、项强、肩背拘急、腰痛、脚跟痛


足太阳经之经穴,妊妇刺之落胎


仆参


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处取穴


调和中焦,镇痉舒筋


霍乱转筋、癫痫、下肢痿软、足跟痛、脚气膝肿


足太阳、阳跷


申脉


外踝正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镇静止痫、安神宁心


痫证、癫狂、失眠、目赤痛、项强、头痛、眩晕、腰痛、足胫寒、不能久立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


金门


外踝前缘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取穴


安神止痫、疏通经络


癫痫、小儿惊风、腰痛、外踝痛、下肢痹痛


隙穴


京骨


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取穴


镇静止痫、明目舒筋


癫痫、头痛、善摇头、目翳、鼻衄、项强、膝痛脚挛、腰腿疼


原穴


束骨


足小指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后,赤白肉际处取穴


宁心安神,清热消肿


癫狂、目黄、耳聋、项强、头痛、目眩、痔疮、腰背痛、下肢后侧痛、痈疽、背生疔疮


输穴


足通谷


足指外侧,当第五跖指关节前凹陷处之赤白肉际中取穴


宁神安神,清热截疟


癫狂、头痛、项疼、目眩 、鼻衄、善惊、痎疟


萦穴


至阴


足小趾外侧,距爪甲角约分许的爪甲角根处取穴。


通鼻疗目,舒筋转胎


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足下热、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小便不利,转筋。


井穴


 


 

TOP

手少阳三焦经


 


【循行】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1),循手表腕(2),出臂外两骨(3)之间,上贯肘,循臑( 4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 5 ),散络心包,下膈,遍(6)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7) ,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大椎(督脉)。


 


【注释】


 


(1)两指之间——的指第4、5掌骨间。 (2)手表腕——指手背腕关节中。 (3)臂外两骨——指前臂背(伸)侧,尺骨与桡骨间。 (4)臑外——上臂后(伸)侧。 (5)膻中——膻音坦。此指胸中。不指穴名。 (6)遍——原作编。或误“循” (7)客主人——即上关穴之异名。


 


【语译】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翳风、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谆谆,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1)。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释】


 


(1)主气——三焦能通调水道,水病多由于气化矢常,故主气所生病。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耳聋,耳鸣,咽峡肿,喉咙痛。 本经所属腧穴能治有关“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运用欠灵活。


 


手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包。 实,则肘挛(1);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肘挛——肘部引掣拘挛。


 


【语译】


 


手少阳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 出现的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不能收屈运动。可取手少阳络穴治疗。


 


 


 


 


手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1),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注释】


 


(1)指天——手少阳经别,起于巅顶,其部位在上,故称指天。


 


【语译】


 


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向下进入缺盆,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1),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2),结于角。 其病:所过者(3)支转筋,舌卷。


 


【注释】


 


(1)曲牙——颊车上部。 (2)颔——此处指颞前部。 (3)所过者——者后原有“即”字,据《太素》删去。


 


【语译】


 


手少阳经筋,起始于第四手指端,结于腕背,走向前臂外侧,结于肘尖部,向上绕行于上臂外侧,上循肩部,走到颈部会合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部进入,联系于舌根;一支上下颌处沿耳前,属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掣引,以及舌卷。


 


 



 


 


经穴


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左右各23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关冲 在无名指尺侧爪甲根部,约去指甲角0.1寸许取穴 清热解表、清心聪耳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心烦、热病 井穴
液门 在第四、五掌指关节前凹陷中取穴 清头聪耳、和解表里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臂痛 荥穴
中渚 在掌指关节后方,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间陷中 清热利咽、明目聪耳 头痛、目眩、目赤、目生翳膜目痛、耳聋、耳鸣、喉痹、热病、脊膂痛、肩背肘臂酸痛 输穴
阳池 在第四指直上,腕部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与小指固有肌腱之间凹陷处 利喉聪耳、和解表里 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腕痛、肩背痛 原穴
外关 阳池上2寸,当桡、尺二骨之间取穴 解表清热,聪耳明目 伤寒、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伸屈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络穴;通于阳维脉
支沟 阳池上3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穴 清热聪耳、降逆润肠 耳聋、耳鸣、暴喑、热病、呕吐、便秘、胁肋痛、肩背酸痛 经穴
会宗 阳池上3寸,支沟穴在尺侧旁开约5分,当尺骨之桡侧缘取穴 聪耳镇痉 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隙穴
三阳络 支沟穴上1寸,尺、桡两骨之间取穴 聪耳利咽 耳聋、暴喑、龉齿痛、嗜卧、手臂痛  
四渎 肘尖下方5寸,尺、桡两骨之间取穴 聪耳利咽 暴聋、暴喑、龉齿痛、手臂痛  
天井 在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凹陷中 聪耳宁神、理气消痰 耳聋、癫痫、瘰癧 、嘤气、偏头痛、胁肋痛、颈项肩背痛 合穴
清冷渊 天井穴上1寸凹陷处,伸肘取穴 温经散寒 头痛、振寒、肩背痛不能举  
消泺 在肩髎穴与天井穴的连线上,当臑会与清冷渊中点取穴 清热散风、清心宁神 风痹、头痛、癫疾、项背急  
臑会 在肩髎与天井穴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当肱骨尺侧缘,三角肌后缘取穴 理气消痰 嘤气、瘰癧、肩胛肩背痛 手少阳、阳维之会
肩髎 在肩峰后下际,上臂外展平举,于肩骨禺后约1寸之凹陷中取穴 止痛利节 臂痛、肩重不能举  
天髎 在肩井穴与曲垣穴连线的中点,当肩胛骨上角端凹陷处取穴 清热解表、宽胸理气 胸中烦闷、肩臂酸疼、缺盆中痛,身热汗不出,颈项急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天牖 胸锁乳突肌后缘,平下颔角,即约在天容穴与天柱穴之间取穴 通利七窍、消痰截疟 暴聋、目不明、泪出、鼻衄、不知香臭、喉痹、头眩、肩背痛、痎疟。  
翳风 耳垂下缘,当胸索乳突肌与下颔骨之间凹陷中取穴 牵正口僻、聪耳消肿 耳聋、耳鸣、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癧。 手足少阳之会
瘛脉 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沿耳翼连线的下1/3折点处取穴 聪耳定惊 耳聋、耳鸣、头痛、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颅息 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1/3折点处取穴 散风清热、镇痉聪耳 头痛、身热、耳鸣、耳肿、喘息、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角孙 折耳翼在耳尖端的发际处取穴 明目退翳 头项强、目翳、齿痛、唇吻强  
耳门 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颔骨[骨果]状突后缘凹陷中,张口取穴 聪耳消肿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唇吻强、头颔痛  
和髎 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前,鬓发后际,当颞浅动脉处取穴 消肿止痛、聪耳宁神 耳鸣、牙关拘急、口喎、头重痛、颔肿、鼻准肿痛  
丝竹空 眉毛外端凹陷中取穴 散风清热、宁神镇痉 头痛、眩晕、目赤痛、眼睑闰动、齿痛、癫痫  

TOP

足少阳胆经


 


【循行】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1),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2),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3),横入髀厌中(4)。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5),出膝外廉,下外辅骨(6)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7),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8),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9)。


 


[本经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


 


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循行】


 


(1)头角——当额结节部。 (2)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 (3)毛际——指耻骨部阴毛处。 (4)髀厌--即髀枢,相当于环跳穴部。 (5)髀阳——指大腿的外侧。 (6)外辅骨--指腓骨。 (7)绝骨——指腓骨的下段低凹处。 (8)大指岐骨——指第一、二跖骨而言。 (9)三毛——足趾背短毛。


 


【语译】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它的主干(直行脉):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它的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者面微有尘(1),体无膏泽(2),足外反热(3),是为阳厥(4)。是主骨所生病者(5),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6),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释】  


 


(1)面微有尘——形容面色灰暗,好象蒙有尘土一样。(2)膏泽——即脂滑润泽之意 。   (3)足外——指下肢外侧,经脉所过部分。 (4)阳厥——此指足少阳经气阻逆为病。   (5)主骨——张介宾说:“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 (6)马刀侠瘿——此指瘰疬生在颈项或腋下等部位。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嘴里发苦,好叹气,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孔象蒙着微薄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为足少阳部分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骨”方病症:如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中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症,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乃危急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都疫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不好运用。


 


足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1),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注释】


 


(1)痿躄——躄音僻,痿躄,下肢痿软无力,足不能行走。


 


【语译】


 


足少阳络脉,名光明。在距离外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出现的实证,见足部厥冷;虚证,见下肢瘫痪,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阳络穴治疗。


 


足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语译】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同足厥阴经的经别会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到肝脏,上贯心中,挟着食道,浅出于下颔中间,散布在面部,联系眼球后面通入颅腔,当外眦部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足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趾)次指(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眇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九页)。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1)。 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注释】


 


(1)外维——指维系目外眦之筋,此筋收缩即可左右盼视。


 


【语译】


 


足少阳经之筋,起于第四趾,上结于外踝,再向上沿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股四头肌部),后边结于骶部。直行的经侧腹季胁,上走腋前方,联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的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走向太阳经的前方,沿耳后上绕到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颔,上方结于鼻旁,分支结于外眦成“外维”。 足少阳经之筋发病,可见足第四趾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并牵连膝外侧转筋,膝部不能随意屈伸,腘部的经筋拘急,前面牵连髀部,后面牵引尻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及胁部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时,则右眼不能张开。因此筋上过右额角与蹻脉并行,阴阳蹻脉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是交叉的,左侧的维络右侧,所以左侧的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叫维筋相交。


 




 


 


经穴


分布于目外眦,颈颞,耳后、肩部、胁肋、下肢外侧、外踝前下方,足部四趾端等部位。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左右各44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备注


瞳子髎


在目外眦外0.5寸,当眶骨外侧缘凹陷处取穴


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头痛、目疼、目赤、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手足少阳之会


听会


在耳屏间切[走亦]前,下颔骨[骨果]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开窍聪耳、舒筋活络


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齿疼、头面痛、下颔脱臼、口眼喎斜


 


上关


在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凹陷处取穴


聪耳镇痉、舒筋活络


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齿痛、面痛、惊痫、瘈瘲、青盲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颔厌


在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连线之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平肝熄风、镇痉止痛


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瘈瘲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悬颅


在头维与曲鬓穴之间,沿鬓发弧形连线之中点取穴


平肝熄风、消肿止痛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鼻流浊涕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悬厘


在鬓角之上际,当悬厘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清热解表、消肿止痛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热病汗不出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曲鬓


在耳前上方入鬓内,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散风止痛、开关利窍


头痛连齿、颊颔肿、口禁


足太阳、少阳之会


率谷


在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足太阳、少阳之会


天冲


在耳廓根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


宁心安神、消肿止痛


头痛、齿龈肿痛、癫证、痫证、惊恐、瘿气


 


浮白


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连线之中点取穴


祛风止痛、理气消痰


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瘰癧、瘿气、颈项强痛


足太阳、少阳之会


头窍阴


在乳突后上缘,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平肝熄风、开窍聪耳


头痛、头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四肢转筋


足太阳、少阳之会


完骨


在颞骨乳突后下缘凹陷处取穴


平肝熄风、宁神镇痫


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足太阳、少阳之会


本神


在前发际上0.5寸,督脉(神庭)旁开3寸取穴


安心宁神、熄风镇惊


癫疾、痫证、小儿惊风、头痛、目眩、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痛


足少阳、阳维之会


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头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眦疼痛、眼睑润动


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五脉之会


头临泣


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


散风清热、明目聪耳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足少阳、太阳、阳维之会


目窗


在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连线上取穴


开窍明目、熄风镇惊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小儿惊风、上齿龋肿


足少阳、阳维之会


正营


在目窗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连线上取穴


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足少阳、阳维之会


承灵


在正营后1.5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连线上取穴


宣肺利鼻、清热祛风


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足少阳、阳维之会


脑空


在风池直上,督脉脑户穴相平处取穴


清热止痛、宁神镇惊


热病、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惊悸


足少阳、阳维之会


风池


在项后与风府相平,当胸索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平肝熄风、清热解表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热病、感冒、瘿气


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


在肩上,当大椎穴与索骨肩峰及索骨与肩胛冈两者连线的中点取穴


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中风、乳痈、瘰癧、难产、诸虚百损、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孕妇禁针)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渊腋


侧卧,当腋中线上,于第四肋间隙,举臂取穴


宽胸止痛、消肿通经


胸满、胁痛、腋下肿、臂痛


 


辄筋


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侧卧取穴


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胸胁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募穴;足太阳、少阳之会


日月


在乳头下方,当期门下1肋间隙取穴


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胸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


京门


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益肾健腰、健脾利水


肠鸣、泄泻、腹胀、腰肋痛、溢饮、脊强反折、水道不利


募穴


带脉


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调理月经、健脾固带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腹无力、腰胁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五枢


腹侧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脐下3寸处取穴


调经固带、理气止痛


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维道


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调经固带、利水止痛


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腰胯痛


足少阳、带脉之会


居髎


在髂前上棘与股大转子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侧卧取之


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腰腿痹痛、瘫痪、少腹痛


阳维、足少阳之会


环跳


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 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的交点处取穴


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足少阳、太阳之会


风市


1.大腿外侧,腘横纹上7寸,大腿外侧中点
2.
直立垂手时,中指端止点处取穴


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


 


中渎


在大腿外侧中点,腘横纹上5寸处取穴


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下肢麻痹、麻木、半身不遂


 


膝阳关


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化湿散寒、疏通经络


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阳陵泉


在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中取穴


疏肝利胆、舒筋镇痉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月经过多


合穴


阳交


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后缘取穴


宁心安神、疏肝理气


惊狂、癫疾、契??、面肿、胸胁满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阳维、足少阳之会


外丘


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前缘取穴


安神镇痉、疏肝宽胸


癫疾、胸胁痛、肤痛痿痹、颈项痛


隙穴


光明


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清肝明目、消胀止痛


目痛、夜盲、乳胀痛、下肢痿、胫热膝痛


络穴


阳辅


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祛风清热、疏通经络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肿痛


经穴


悬钟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处取穴


平肝熄风、疏肝益肾


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腋下肿、膝腿痛、脚气、中风


八会穴之一,髓会


丘墟


在外踝前下缘与舟骨前上方凹陷处取穴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疝气、疟疾、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原穴


足临泣


在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处取穴


平肝熄风、化痰消肿


中风偏瘫、疟疾、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癧、胁肋痛、痹痛、足跗肿痛


输穴


地五会


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内缘取穴


散风清热、疏肝消肿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腋肿、胁痛、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侠溪


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趾蹼缘的纵纹头处取穴


平肝熄风、疏肝宁心


头痛、头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月行酸、足跗肿


荥穴


足窍阴


第四趾外侧,距爪甲角约0.1寸之爪甲根部处取穴


平肝熄风、聪耳明目


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鸣、胸胁痛、多梦、热病


井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