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濮子视角览茶山之―行者天堂》之邦崴茶区

《濮子视角览茶山之―行者天堂》之邦崴茶区


作者:百濮子 (三醉)


百濮子兄是云萱非常敬重的一位网友,他常年深入云南茶山,以朴实的图文,展示云南茶山真实的一面!

经百濮子兄同意,云萱整理并转载《濮子视角览茶山之―行者天堂》与大家分享!

衷心感谢百濮子兄支持!

期待有缘相聚,一起品茗煎茶!!




以下图文皆为百濮子兄原创。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小坝大平掌寨、小坝大寨

离了景迈大寨,是二OO八年三月二十四日9:00时左右,依然是僾伲族棒小伙、制茶认真的解安小师傅驾车,同行的是大钟和解安的同乡小岩,汽车沿去澜沧县的路前行,因政府希望以景迈古茶山为中心建一个“茶山生态旅游区”,搞好交通是必然的选择。沿途都在修路,尘土飞扬,时不时都会封路待行,沿途修路地点都有当地拉祜族百姓卖一些煮鸡蛋、吃食、水等,提供给过往车辆上的人们充饥。由景迈出发至惠民(10公里)-澜沧县城(57公里)-上允(46)—文东(80公里)-小坝大平掌寨(18公里),文东至小坝大平掌寨,道路狭窄蜿蜒,多为乡间土路,遇雨季道路难行。到达时已是19:30分以后了,全程210余公里,行车时间竟达10余个小时。按理说这个寨子不属于邦崴村委会地界,但按经常收购邦崴茶叶人们的划分,也划入了邦崴茶的行列,此地离邦崴也仅仅10公里左右路程,在此也就依此一说吧!

上图:僾伲族棒小伙、制茶师傅--解安
下图:正在修筑的道路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沿途修路地点都有当地拉祜族百姓卖一些煮鸡蛋、吃食和水,提供给过往车辆上的人们充饥,在这些山乡,人们讨点生活是不容易的,甚至可以用困难来形容和表述......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修路造成行程艰难,飞灰漫天,交通的改善,希望能改善沿途民众的生存状态,但朴实民风希望能不因交通的改善而改变,富足生活人人盼望...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小坝大平掌寨、小坝大寨

进入村寨,大钟的外公杨村生老人已在村内等候多时了。原以为这是一个拉祜族寨子,但村中透着汉族村寨的气息,村寨宁静,房屋有序,村旁是一片耕作精细准备农作的田野风光。下车――上坡――进屋,简单的洗了把脸。这个寨子不像勐海的许多村寨使用了太阳能,看来茶叶的兴盛还没惠及这个交通不便的深山小村,后来从与杨村生等老人的交谈中得知,这里物产贫乏,看来脱贫在这里将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从3月24日晚到达,至3月27日晨离开,住在杨村生老人家中达三日。老人文化不高,但学识不浅,知礼通理,不富裕,但真诚热心,简单的吃食浓浓的情,至今难忘。寨中人们,添饭递酒双手相承,相询相答言语温和。

汉文明的传承不排除与文化程度有关,但仅仅是文化程度的高低是远远不够的,而当今的“文化程度”似乎与文字的利用能力和表述能力及其多如牛毛的“本本”关系更密切些吧。汉文明的传承如果仅剩下些个文字,夸耀其博大精深就牵强许多了,看看这些贫穷而不失礼数的村民们,再与那些骄奢下的狂妄相较,有时困惑不解,文明的传承似乎与文字文化的关系远没有与传统的关系大。“传统文化”这词,可分可合,分则可各表其意又相互兼容,合则语意博大,人没有文化可传承传统,但失去传统,根在哪里,归属感又在哪里呢?


上图:隐藏在深山间的宁静小村,房前这小小的坝子,也许就是“小坝大平掌”寨名的由来吧
下图:大钟的外公、谦和的杨村生老人 。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宁静山村、秀美田园(一)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宁静山村、秀美田园(二)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宁静山村、秀美田园(三)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宁静山村、秀美田园(四)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濮子视角览茶山之―行者天堂》之邦崴茶区

人物访谈(一)

姓名:杨村生
年龄:64岁
民族:汉族
访谈时间:2008年3月24、25日夜


我们寨子是以种田为主,种水稻。茶叶、八角、包谷是副业,顺便养点牛、猪和鸡。有54户200多人。这里离邦崴不远,就10公里,海拔嘛1780米左右,有人量过。早晚温差有点大。

听老人款(说),我们以前是从江西过来的,是从江西高桥柳树湾过来的,最先在大理在下(含住下、定居之意)一家,后来在景东又在下,我们这家就是从景东分出来以后,来到这里的。为什么过来就认不得了。老人说是来了就开荒开地的,来的时候(刚到的时候)到处是些旱塘,就是烂泥巴塘塘,盖房子都要挖平掉,地都是汉族开出来种的,但这个寨子最先是拉祜族开辟(含开发、建寨之意)的,现在汉族、拉祜族各占一半吧。汉族刚来那时在那东(注:地名)在下。

我上了九年学,到初中,读书时候留级多,我们这里汉族也扎头帕。公路通车是十多年前,路通后马帮就少来了,现在养马的很少了,养毛驴。通电嘛大概是十来年,通水有八、九年了。寨子年轻人大多外出帮工(打工)去了,都是老人和小娃娃留在寨子里面。
去年茶叶好起来,才开始管理茶地,有些家还是连茶地都懒得弄一下。大森林里边有些野茶,认不得是些哪样(什么)人种下来的。茶地大概有300来亩。茶树不蹭(注:不砍、不修剪)还好看,高高大大的,有房子高。这里冬天还下雪、结冰。现在这些房子是政府免费扶贫盖起来的,水泥、砖头都是政府免费供给的,是香港收回来的前两年(1995年)盖的。过去那种老房子,是用草、木盖的,茅草到山里面去找,要么就用稻草做(房)顶。我们这里猪都不容易长大,喂些芭蕉杆杆,听说外面养猪半年就可以卖,我们这里一年半都买不了。

我们这里古树茶、小树茶混在一起摘一起卖,不分的。去年茶价好起来,过去都没有碰上过,去年茶叶价格最好的卖到九十块钱一市斤,就连外地的茶都拉来这里卖。茶树都生态,不施肥。爬上那头坡坡就可以看到双江(地名)、澜沧(地名)和景谷(地名)。寨子里面的毛路(土路)是我们自己修的,每年都要修。小坝村委会有十个自然村。

聊到高兴处,老人拿出杨门族谱,对杨氏前人的伟绩感到由衷的自豪,为身为杨门后人有种掩饰不住的骄傲。这种对祖先、族系及文化的认同感,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壮大的原动力,也是氏族、族群乃至国家形成的基石。

注:所有文字来源于现场笔录,事后整理,只对相近内容进行顺序调整,未对内容进行更改。括号内的文字为注释及补充缺损内容。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