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红楼梦》十二支曲说薛宝钗(连载)

曲说薛宝钗•宝钗是在嫁祸林黛玉吗

    《红楼梦》的第二十七回是非常精彩的一回。这一回里说了几件精彩的事情:
    一是薛宝钗扑蝴蝶无意听到红玉的手帕事件。
    二是红玉为凤姐客串了一回使唤丫头。
    三是著名的《葬花吟》。
    三件事情件件精彩。《葬花吟》大家知道的比较多,等以后有兴趣单起帖子来说。红玉为凤姐办事这一段简单带一下。
    当时,凤姐因为手下丫头不在身边,随手招呼这一群丫头,红玉马上就过去了。然后凤姐交代的事情一一就办理完毕,非常妥帖。从李纨那里,凤姐知道了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决定把她要到自己房中。
    这段里有一个细节,红玉为凤姐取手帕回来的时候,宝玉房里几个丫鬟对红玉进行诘难。我们看看这一大段话:
    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绮霰道:“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去罢。”红玉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说着将荷包举给他们看,方没言语了,大家分路走开。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一面说着去了。
    这说明红玉在宝玉房里地位非常低下是肯定的,另一方面说明宝玉房里的丫鬟牙尖嘴利的还真不少。尤其是晴雯,看看上面大段话,她的话最多也是最难听。按照地位,晴雯应该是宝玉房中排名第二的大丫鬟(地位仅次于袭人的),地位高,应该善待那些不如你的人,这一点袭人能够做到,而晴雯做不到。晴雯待人的人情很薄很冷,所以她最后的结局很悲惨,事实上说明了不积福德,难得福报这个道理,这也是《红楼梦》中一直贯彻的思想。
    好了,毕竟晴雯、红玉不是我们这节要说的主题,主题自然是薛宝钗了。
    话说薛宝钗扑蝴蝶恰好遇上了红玉跟另外一个丫鬟说手帕的事情,其中男女之事恰好被宝钗给听到了。薛宝钗对这些偷情之事是不赞成的,正好两个丫鬟怕外面有人听见说要打开窗口,这个时候薛宝钗马上就想到,呀,万一被两个丫头看到了她不是很尴尬吗?于是急中生智假装喊颦儿,也就是林黛玉。
    关于这一段呢,许多人认为你看这薛宝钗,城府多深呢,顺手就栽赃给了林黛玉,即使温和一点的人也认为,薛宝钗虽然是无心的,却是一有坏事顺手就栽赃给了自己的情敌。
    关于这个问题呢,我是这样认为的。薛宝钗确实是为了避免大家尴尬,而临时想到了这样一个与林黛玉捉迷藏的游戏而巧妙的来避免尴尬。问题的关键是:薛宝钗为什么一定要说是林黛玉而不说是别人呢?即使是顺口为什么就一定要顺口说林黛玉?
    关于谎言,佛家称为妄语。佛说出家人不打妄语。那么薛宝钗作为佛菩萨的代表此时能不能打妄语?
    《入菩萨行》中曾经说过这样的例子。说是一群强盗追杀一个人,在岔路口遇到了菩萨,就问菩萨,看到那个人去哪里了吗?于是菩萨就给指了错误的一条路。在这个故事里呢,菩萨就说了谎,就打了妄语。但这是善意的谎言,是善意的妄语,所以,这个妄语可以打。
    那么好,薛宝钗在这里的慌就是为了避免大家尴尬,所以是可以说谎的。那为什么她一定要说林黛玉呢?有人说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就不说是探春、惜春、迎春等等吧。这个问题啊,还是要慢慢研究。
    我们说,薛宝钗这人是一个诚实的人,她说谎是迫不得已的。我们前面举过药方的例子,贾宝玉让薛宝钗给作证,结果薛宝钗就摇头。所以说,薛宝钗这人平时不是喜欢说顺口谎的人,所以呢,薛宝钗说谎不老练,那么她的谎言里就注定具备一定的真实性。
    什么是谎言的真实性呢,就是说她说的谎言绝对不能是无中生有的,应该是都有一定的镜像的。就拿她与林黛玉捉迷藏这个事情来说呢,平时,她一定是林黛玉玩过捉迷藏的游戏,而跟别人应该就没有或者是极少。
    我们想一下,可以跟薛宝钗玩在一起的人有几个呢?只能是姑娘们。她不能去跟李纨玩吧,不能去跟王熙凤玩吧,因为玩不到一块的。能跟她玩的人,也就是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林黛玉。就这么几个人。这些人中,湘云不在大观园里,迎春、惜春不是这样的性格,唯有探春与黛玉了。而探春的性格呢,平时也多是教育宝玉,心高气傲,应该也不会过多的玩这种小孩子的游戏。所以,大观园里能像丫鬟们一样可以无拘无束玩的人就只有薛宝钗与林黛玉。也许有人会说林黛玉是这样性格嘛?我告诉大家,是的。大家不要以为林黛玉没事就哭,她的眼泪全都是留给宝玉的,平时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她玩的比谁都欢的,看看各种聚会诗社就知道了,林黛玉每次都是玩的最开心的。
    说了这么半天,就是要告诉大家,平时,薛宝钗与林黛玉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就像大观园的丫鬟们一样无拘无束的玩,因为她们两个在这里都是客人,不会有人管她们,而迎春、探春、惜春是绝对不敢与她们一起那么放肆的玩的。所以说,宝钗在编这个捉迷藏的故事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说黛玉的。这就是一个为了避免尴尬的善意谎言,是一个镜像之谎,还说明了她平时与黛玉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

TOP

曲说薛宝钗•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咏白海棠》的组诗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一直想用“燕瘦环肥”来说说钗黛二人,不想用到这组《咏白海棠》上了。
    我们只就黛钗二首进行对比,看看如何之精彩。
    在这组《咏白海棠》中,李纨与探春评论的是宝钗第一,黛玉第二。宝玉评论的是黛玉第一,宝钗第二。那么她们评比的理由何在?
     先看一下宝钗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再看一下黛玉的: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先看宝黛诗的起首句:珍重芳姿昼掩门,半卷湘莲半掩门。单从这一句,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喜欢黛玉的那句,我也不例外,潇湘妃子的这句,显得很洒脱,很飘逸。宝钗的这句呢,显得比较的朴实。这是二人风格不同,但应该以潇湘妃子为上。
    前四句整体对比,宝钗用的是胭脂、冰雪、手翁等常见之物;黛玉用的是冰土、玉盆、梨蕊、梅花等比较脱俗之物,显得的要比宝钗一首高了。
    而宝钗的《咏白海棠》高明地方就在第五句上。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句就是宝钗这首《咏白海棠》的诗眼了。前四句极其普通,突然笔锋一转,如同一首古筝曲,婉转直上云霄。这正是宝钗衡芜体的风格。
    纵观两首诗,好比两首不同风格的曲子,宝钗的曲子是平淡入手,慢慢引入高潮,让听者可以慢慢体会其中韵味。
    黛玉的是开始就能引人入胜,然后慢慢再曲子转下来,归于平静。
   可以说,是两首不同风格的曲子,都是佳品,欣赏人角度不同,心中自由不同的评判。
    我的评判是这样的:我喜欢吟诵黛玉的《咏白海棠》,也喜欢品味宝钗的《咏白海棠》。就是这样,黛玉的诗可以在一个幽雅的环境里读出来欣赏,宝钗的则可以在心里慢慢品读。

TOP

曲说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任是无情也动人。反复读诵,越琢磨越是妙。这句话是从《红楼梦》第63回群芳夜宴中来的,是宝钗当时抽中的签子上写的。一般人在解读薛宝钗时经常是忘记这句话的。
    我觉得这句话才是对薛宝钗最恰当也是最高的评价,更是曹雪芹的本意,就是说,曹公心中的薛宝钗的形象就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而正是这句话,让混沌中的贾宝玉对薛宝钗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因为还是在这一章,大家继续掣签说令的时候,贾宝玉还在拿着这只“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签子发呆呢。
    要知道,以前贾宝玉对薛宝钗是身近而心远的。身近体现最明显的一次就是说薛宝钗像杨妃,结果宝钗当场翻脸说自己没有一个哥哥叫做杨国忠的。心远的表现就很多了,比如更多的时候是总替黛玉防着宝钗,后来看到黛玉跟宝钗走的很近的时候还很纳闷呢。
    好了,下面咱们就说说宝钗是如何的“无情”又是如何的“动人”呢?
    关于宝钗的无情可以有三个地方来说说。一个是金钏之死,因为这一节我们前面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解释也算详细,就不在赘述了。重点说说另外两处宝钗的无情。说的时候我还必须要讲清楚,宝钗的三个“无情”表现都是有递进关系的,诸位可是要仔细看我分析。
    关于金钏之死,宝钗算是就事论事,因为金钏跟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许多人总拿金钏之死宝钗的无情来说她的“冷”。那么宝钗第二个无情是对自己的亲哥哥薛蟠。
    当时薛蟠因为调戏柳湘莲被柳诱出去臭揍了一顿。大家想,薛蟠平白无故吃了这样一个亏,岂肯善罢甘休?就连薛姨妈也不干,一定要拿柳湘莲入狱。当时薛宝钗就把这事压下了,跟薛姨妈说这事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在薛蟠,让他吃点亏也好压压性子。结果薛姨妈就不追究了。大家看,这次受欺负的可是自己的亲哥哥,薛宝钗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她显得很明白事理,也很大度。表面看似乎是无情,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哥哥被人打了呀。但是宝钗的无情之中是不是透着明白动人呢?
    第三件无情是尤三姐之死。当时尤三姐死了,宝钗听了并不在意,这个表现与当时金钏之死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不过宝钗说了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他们指的是柳湘莲与尤三姐。
    从这三件事情我们看,宝钗把人情生死看的很明白看的很开。许多事情都是因缘果报累世劫难所致。所以她才不会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动情流泪的。宝钗的无情恰恰是体现她的大彻大悟,人世间一切都是幻像和迷局,别人是因为参不透而烦恼。宝钗恰恰把这一切人情冷暖看穿了看透了,这不是佛菩萨又是谁呢?

TOP

曲说薛宝钗•搬出大观园 曲未终人已散


    李白有这样一首诗: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万物兴歇是一个自然规律,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兴衰正是贾府命运的印证。只是这个衰来的也忒早了些。正如探春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自己从内部杀进来才死的更快些。查抄大观园的事件看似是因为一副春意儿(春宫画),其实有些许多的必然因素在里面。从内部查抄开始,薛宝钗就搬出了大观园。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惜春的丫环入画被撵,迎春的丫头思棋被撵,宝玉的丫环晴雯、四儿、芳官被撵。好好的一个大观园就只剩下了湘云、黛玉还有一个妙玉。三人最后的联诗《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基本上算是大观园最后的绝唱了。
    宝钗搬出大观园虽然说了许多表面的理由,但真实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曲未终,但人已散了。这大观园中一干人等还在长吁短叹,只有宝钗冷眼看透了将来的结局,所以先默默的出去了,因为这个结局她也无能为力改变,也就顺其自然吧。
    其实从大观园中已经定局的一些人物看,皆是前因种后果。比如晴雯,就像电视剧中唱的那样,风流云巧招人怨,在家里的时候喝茶的细节看起来着实让人心酸。更让人感叹生在福中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还有羸弱的二小姐迎春的悲惨命运细细想想都不是没有来由的。就在之前思棋被撵的时候让她说几句好话她都很冷。反过来我们再想想宝钗平时待人的宽厚和体贴,史湘云办诗社宝钗赞助螃蟹,林黛玉病中宝钗暗中送燕窝等等。宝钗所做的这些事情非常值得人感动的。可惜的是后来有些人拿着宝钗的这些厚道说成是收买人心,真是让人感觉社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不管怎么说,从宝钗搬出大观园之后,《红楼梦》中一干人等的命运就逐渐要揭示出来了,有什么因结什么果,想必是天道不可违的。至于以后宝钗是不是嫁给了贾宝玉,以后的命运又如何,这些都是后四十回的事情了。既然已经不是曹公原创了,我们就也不必去讨论了。对于宝钗,无论是从性格、为人,处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宝钗这个角色中多看到她的真善美的一面,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带着一种善良、一种真诚、一种感动、一种宽容去看待薛宝钗,去看待金陵十二钗,去看待红楼梦中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们。

TOP

好文。又是一种解读。

TOP


任是无情也动人


TOP

“从曹公的着笔看,他对他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如此的热爱,因此我们读起来才倍感亲切,这是为什么?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真善美的感应。”

TOP

引用:
原帖由 风林秀 于 2012-10-29 22:05 发表    


   从曹公的着笔看,他对他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如此的热爱,因此我们读起来才倍感亲切,这是为什么?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真善美的感应。



    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只是跟每个人的悟性、因缘有关系,那么再读起来心里就会平静许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风林秀 于 2012-10-29 22:13 发表      对于宝钗,无论是从性格、为人,处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宝钗这个角色中多看到她的真善美的一面,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带着一种善良、一种真诚、一种感动、一种宽容去看待薛宝钗,去看待金陵十二钗,去看待红楼梦中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