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惟觉老和尚讲《六祖坛经定慧品》


 (十三)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渐修法门,从有念入门,用善念取代恶念,念佛、念法、念僧,诵经、持咒……念念都是善法。顿悟法门强调当下这念心具足定慧,定当中有慧,慧当中有定,定慧不二。如何契悟?藉由听闻道理,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契悟实相。实相,即戒、即定、即慧。因此,这里所说的定慧,并非渐修法门所说的“因戒得定,因定发慧”,而是契悟当下这念菩提心、清净心、无为心的顿悟法门。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从这一段就可以知道,何谓渐修、顿悟?何谓凡、圣?都是以当下这念心来区别。

  众生念念之中都是恶念,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修行学佛的人,绝对不会起这种恶念,所念的都是善法、都是佛法。“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一般众生念念之间都是财、色、名、食、睡……种种染污的境界;出家修行则是念念修建道场、度众生、成无上道,念念都是善法、都是清净的。同样是“念”,却有善、恶、染、净之别。善念就是人天果报,恶念就是三涂恶道,净念就是净土。“不思”就是不想;“前境”,指当前六根对六尘,色、声、香、味、触,善、恶、美、丑等种种境界。“不思前境”,不但不起恶念,善念也不起。譬如,看到佛像,便想礼拜、供养,这是净念,这就是由善念再提升到净念。净土宗讲“净念相继”,藉由念佛,让佛号念念相继,财、色、名、食、睡、善、恶……任何境界都不思量。此处更进一步,连净念都不想。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一般人认为宗教不外乎是劝人修善,这是从表面上来看。并且,每个宗教的善恶标准都有一些差别。凡夫众生容易起恶念、打妄想,生种种烦恼,自己作不了主,没有办法刹车,进、退、坐、立都不是,始终烦恼一大堆。心得不到解脱,就称为“系缚”。因此,佛开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让我们把心靠到善法上,称为“系念”,这些都是方便法门。

  六祖大师讲“无住”,无住心就是根本,这念心不住在任何境界上。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无论是世、出世间法,不管是念佛、念法,都是前念、今念、后念……始终没完没了,所以说“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系缚”就是生死,就是生灭。不管念什么,心始终得不到解脱,如同一匹马被绳子捆绑。因此,出家虽然离开恶法,拚命追求无上道,却又被无上道的观念、法门所系缚,又是一重执着,无法心开意解。所以《六祖坛经》讲得很清楚:“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修行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没有办法契入无上菩提。

  这里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要念,不要经过当中的转折、方便;如果做不到,也不妨碍修方便法门。修方便法门,不执着方便,烦恼调伏以后,能所俱空,这念心又归于无念,就得解脱。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念,就是想念。想到过去、现在、未来,就住在过去、现在、未来。住,心安住在一个地方,这是一种方便。众生不知道无念即是佛,无念就是无住。这里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要住,不但恶念不住,善念也不住──住在恶念,将来一定堕入恶道;住在善念,将来生至人间、天上,仍是生灭的果报。不住于善、恶,如此用功,就能契悟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无住,什么都不住,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这念心本来就是不动,因此,不动亦不住;假使再住在一个不动,就不是真正不动的境界。住在任何地方,就有一个形象出现,就是烦恼、就是生死;假使不住任何境界,就没有意识的形象,什么人都找不到你,连阎王、小鬼都找不到你。所以,无住是根本。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十四)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乃是赞叹大众是诸善上人的意思,提醒大众在这里听法是不容易的。“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要达到无住的境界,就必须离一切相。怎么离?在这念心上来离,而不是逃避或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无论是台湾、美国、天堂,染、净,世间相、出世间相,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外在的一切都是相,逃也逃不了。如果离开台湾到美国,美国还是个相;离开世界到天堂,天堂还是一个相,还是没有离相。所谓“离相”,不是用身体去离,而是心要远离,心不生取舍分别。《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虚妄的,不攀缘、不执着,看到和没看到一样,就是不理它、不管它。眼、耳、鼻、舌、身、意,超越外面的时间、空间,达到无住的境界,有这种智慧,就真正能离一切相。

  “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这念心离相,则“法体清净”,就能达到心清净而无染着。假使不知道离相的道理,就容易见境生心,起心动念就是有相。例如:师父告诉大众要远离外面的尘境,到禅堂打坐得到清净的境界,连这种清净的境界也不能执着,因为清净的境界属于一种静相,离开了动产生静的境界,静的境界也不能执着;连静的境界都不能执着,其他不是静的境界,更不能执着,所以《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外离一切相”,世间的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相。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只要有相,都是法,包括法性、法相。何谓“离”?心不取着、心不染着,即是离,并不是离开世间。如果真正做到六根不攀缘,当下这念心就是“法体清净”,当下这念心就是清净法身之体性。体性是绝对的、本具的清净,所以,心是“以无相为体”。

  有些人听到无念、无相的道理,就以为可以什么都不必做,光是坐在这里就可以了。但是,坐在这里不知道用功,打妄想、打瞌睡、起无明、生烦恼,一样没有办法达到无相的境界,所以就必须修一切善、断一切恶,静中养成、动中磨炼,时时刻刻以方便法门来对治。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待人接物、早晚课诵、建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些都是有相,做了这些事情而不执着就是无相,从有为法归于无为法,从有相归于无相。所以“佛法不离世间法”,不执着世间法,当下就是无相。这念心时时刻刻都安住在当下无念、无住、无为、无相的境界,即是以“无相为体”。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会毁坏,我们身体的四肢五官,乃至外在一切地、水、火、风,都属于有相;假使执着有相为实有,当这些东西毁坏后,人要安住在哪里?佛陀很慈悲,告诉我们一个永垂不朽的空间和世界,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这个世界就是无相。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任何境界,只有当下清楚明白的心。这念心本来就是清楚明白,所以不执着清楚明白,这念心就是体。王阳明也悟到“无善无恶心之体”的道理,因为善和恶都是相,想到好的境界是相,讨厌坏的境界还是相,干脆什么都不要想。因此,“无善无恶”,善恶都是虚妄的。不想善与恶的境界,当下这念心不动,这念心就是体,就是清净法身佛,就是自己的真生命,在这里安住、保任,就是修道位,明白这个道理才算是悟道。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十五)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恐怕大众昏沉、打瞌睡,再一次提醒大众注意。无念只是不攀缘,不攀善缘、恶缘,但并不是指这念心像枯木死灰,像石头、木头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假使像这样修无念,连一个念头都没有了,称为无想定。无想定修成功,生到无想天,五百大劫的寿命过了以后,又将随业流转。古德云:“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有些人以为百思不想,就可以成为无心道人。但是,百思不想时,这念心在哪里?所以,这念心还要能够作主,这是最重要的。“完全空掉这念心”,或是认为“百物不思”即是道,都是隔靴搔痒,不是真正的道。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看到一切境界,只要心不染着就好。譬如:看到杯子,知道是个杯子,好的不贪,坏的也不起烦恼,这念灵知灵觉始终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善、恶、世间、出世间,一切境界都不染,也就是禅宗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道理。“魔”代表的是恐怖的、不好的境界;“佛”代表的是欢喜的、好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现前时,这念心都不染着。看到好的起贪心,心生欢喜,即是染;看到恐怖的境界,心生烦恼,这也是染。如果看到好的,知道是好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照它一下,照了以后无能照、无所照;看到坏的也是一样,心无染着。“染”,就是挂碍,就是攀缘。心无染,对于任何境界都不生挂碍、都不攀缘,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作主,这就是正念,就是灵觉、正觉。进一步,达到更细微的境界,就是灵明妙觉,还是指不染着的这念心。很多人修行讲空,以为什么都不要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并没有悟到自性菩提。

  “心不染,曰无念”,无念就是无杂念、无妄念、无染念。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正念常存,就是无念。无念就是如来,无念无不念,一切念头都在无念当中。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自念”就是于自己本心本性上,没有攀缘心、颠倒心。“常离诸境”,顺境、逆境、染境、净境、善境、恶境都要离,时时刻刻离开诸境。离,不是离开这个世界,只是心中无染着,看到外面的境界,不生取舍、憎爱,这就是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所以,禅修、打坐就是要练这念心。打坐的时候,万缘放下,看到好的不欢喜、看到坏的不讨厌,这念心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长,如此就是“不于境上生心”。明白这个道理,处处都是佛法。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所以,不是坐在这里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管、不想,必须要能作主。一切都不想、不管,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不想、不管的这念心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净念、正念。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灭掉所有的念头,这念心就好像死了一样。“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由于无念、无想、无住只是一种定境而已,定力一散掉,马上就随业流转,就是“别处受生”。“学道者思之”,时时刻刻都要三思、要谨慎,不可错用这念心。时时刻刻要有这种观念,要有正知正见,这念心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要做就做、要睡就睡、要走就走,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起了善念也不执着善念,就是“念无念念”。净土宗修念佛,念佛之后要念而无念,达到无念的境界;无念而念,因此亦不妨碍有念,始终这念心要得自在。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假使不知道无上菩提的道理,不了解祖师意,自己错了,可以自己负责,但是,如果又将这些不正确的知见传给别人,乃至于劝别人和你一样,这样子不但是自迷,不能见道,还引导他人也堕入恶道,一盲引众盲,毁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有念就是众生、就是生灭;无念不是灭绝,无念是无杂念、无妄念,了了分明,不攀缘、不颠倒,而且要有正知正见。这样子就是以“无念为宗”。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十六)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六祖大师恐怕大众对于无念还是不了解,所以进一步解释,有些人光是口说见性,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见性。许多研究佛法的人,也知道“见性成佛”、“直心是道场”、“人人都有佛性”这些道理,但是,说是说,在迷的众生“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看到外面的境界,有取舍、生是非,说好、说坏,受外面的境界所干扰。见境生心,产生执着、烦恼,乃至于起邪知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不但是邪见,一切六根对六尘的妄想,都从能见之心与所见之境产生,因为“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本心本性什么都没有,本来没有一法可得,如六祖大师悟道时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悟到这念心安不上任何一法,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假使说自己看见、听到什么东西,妄说别人的吉凶祸福,“即是尘劳邪见”。现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表现自己道行的高深、智慧的高明,仿佛自己有天眼通,看得到别人的吉凶祸福,这种人自己没有得到正知正见,没有得到正法眼藏,所产生出来的见解都是邪而不正,使他人产生妄想、尘劳、怀疑。别人一听到未来是吉,心里就很高兴;假使未来将有大祸临头,则心生忧愁、烦恼、恐怖、妄想。所以,妄说他人祸福的人,就是邪知邪见的人。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所以,为了避免产生邪见,藉由说他人的吉凶祸福来夸大、膨胀自己,就要时时刻刻安住在无念上,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正念,真正的出世法门、无上法门。打坐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无念上,就是这个法门的宗趣、宗旨。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进一步分析、说明“无”和“念”二字。无念,就是没有能、所之心;有能有所、有执着就是二相。“无者,无二相”,所谓“法无二相”,法就是指心法,是无上菩提法,这无上菩提法是绝对的,没有男、女、美、丑,世间、出世等二相。“无诸尘劳之心”,这念心远离尘劳妄想──无攀缘、无颠倒、无杂念、无妄想。

  所谓“尘劳”,“尘”就是外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劳”就是劳顿、疲惫、劳苦,因尘而发劳。由于六根对六尘,心生攀缘、取舍,慢慢地六根产生执着,就会疲惫。我们可以试试看,眼根看外面的境界,不管看什么,一直不断地看,渐渐地眼睛就会产生疲劳,这就是所谓的“尘劳”;耳根也是一样,听任何声音,听久了以后也会发劳。因为外境是尘,六尘刺激六根,六根慢慢变得不清净,就成了慢性中毒。《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会让眼睛瞎掉,五音会让耳朵聋掉……这是尘劳的关系。有尘劳之心,就是有二相;没有尘劳之心,就没有二相。自己检讨看看,这念心有没有二相?有能观之心、所观之境,就是二相,能所相对,心就成了对立,一定会疲惫不堪。所以,六根要想得解脱,就必须无住、无念。

  “念者,念真如本性”,念念分明,真如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就是觉性、佛性、空性。真如就是真空,觉性就是妙有。真空当中又能生妙有,妙有不离开觉性,觉性又是真空,称之为真空妙有,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心要清楚明白,安住在觉性、空性上,安住在真空妙有上。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心有体、相、用三大。这念觉性、真如之体,随着六根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而产生作用。这里只讲到体和用。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体,如同水的源头;这念心还有作用,无念不妨碍有念。所谓“如来者,无所从来”就是体;“如来者,乘如实道而来”就是用。悟有深、浅,不但要悟到体,还必须悟到用。听经闻法、修善断恶、弘扬佛法……这些就是心的作用。这些作用是从真空、本性当中产生出来的,假使没有真空、没有本心本性,也没有这些作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这念心在眼睛称为见,在耳朵称为闻……在眼、耳、鼻、舌、身、意上产生作用,从真如、本心本性当中起念。假使这念心性没有了,眼、耳、鼻、舌、身就只是物质,像植物人一样不起作用。因为有真如自性,有真空、有觉性,才会起念,不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能够起念,所以“非眼、耳、鼻、舌能念”。那么,这个要动就动、要静就静的是谁?就是能作主的这念心,这就是真如、就是觉性。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真如若无”,假使真空、真如、觉性、神识乃至于第七识、第八识、所有意识,全部都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就随之而坏。人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众生迷失本心,只知道色身,而不知道心性。波罗提尊者曾对异见王讲善明心性的道理,异见王问:“这念心在哪里?”波罗提尊者回答:“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明白这念心,自己能够作主,就称之为佛性,否则即称为精魂,随业流转。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儒家也有这种说法,《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即真如之体;“谓之中”,所以中道实相就是真如。“发而皆中节”,起心动念即真如之用。明白了心有体、有用,就是真正的菩萨行,就是如来住世。

  喜怒哀乐,属于众生境界。尚未起心动念的时候,当下这念心在哪里?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没有妄想、昏沉,这就是真如之体。如果喜怒哀乐未发,却在这里打瞌睡、无聊,这也不是真如之体。所以,不但不起心、不动念,这念心还要清楚明白、还能作主,这才是真如之体。

  “发而皆中节”,这念心可以喜,也可以怒,起心动念都“中节”。什么叫作“中节”?例如,有人来侵犯道场,就要学金刚力士、学韦驮菩萨,降伏魔道、护持正法,这就是心的作用,喜怒恰到好处,这就是中节。现在正是修建道场的时节因缘,就必须要起心动念,具足一切善缘,劝大家共同来发心,早日完工,利乐有情,这样就是中节。禅七时,告诉大众:“通身放下,一念不生,不但恶念不起,连善念也不起,了了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体。”体,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无穷尽的,称之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清净法身佛。有体,就有用;有了用,不着用相。用了以后要归还于体,否则就成了生灭,成了众生境界。

  《庄子》也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此即真如之体。可见,不但是佛法讲体,儒家也讲体,佛法则讲得更清楚、更明白。“至人”就是圣者,学问、慈悲心、定力、智慧,以及其对心性的契悟,都达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用心若镜”,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任何尘垢,时时刻刻都是光光明明、照天照地。心的体性也是如此,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如同镜子一样。

  “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此即真如之用。“应”,六根应对万事万物,无论是待人接物、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乃至于看到世界上的善善恶恶、灯红酒绿种种境界,都“应而不藏”,心中不留一点痕迹,不躲躲藏藏。众生好的也藏,坏的也藏。“应而不藏”,随缘应物,如禅宗祖师所说“如明镜当台”,这念心犹如明镜一样光明,一照到万事万物,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全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中要明察秋毫,善法、恶法,乃至世间法、出世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最后到达“不藏”的境界,不留一点痕迹,如“雁过寒潭不留影”。雁子从空中飞过,经过水潭时,能够清楚地看到潭中的倒影,等到雁飞过以后,看不到潭中有任何影子,指境界过去之后,不在心中留下丝毫痕迹,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道理,这就是体。

  “不将不迎”,不预设立场,既不排斥、也不欢迎,和《中庸》所说“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道理相同。“应而不藏”,日理万机,心中始终不留一点痕迹。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真正的菩萨行。《易经》中的〈系辞〉篇提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此为真如之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真如之用。这段话告诉我们不要执着,真正达到无思、无虑、无为的境界,这念心寂然不动,一念不生,就是心之体。明白这念心有体、有用,还有深浅之别,佛法必须去实践,实践了体和用,这一生就能超凡入圣。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十七)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六祖大师恐怕大众还不明白,于是以大乘经典来作结论。刚才谈无念、无住,恐怕大众又执着无念。执着无念,则无念又成为一重障碍,所以说“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禅七时师父经常提示大众的“任心自在,坚住正念”。道究竟在哪里?道无所不在,周遍一切处,道就是空……这些仍旧只是形容词而已,真正的道不离见闻觉知。


 


  “六根虽有见闻觉知”,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假使没有见闻觉知,这个人就成了木头,成为麻木不仁的人。如何在见闻觉知上用功?“不染万境”即是。这念心始终不染万境,外面所有善恶、是非、美丑,一切境界都不染着,如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佛心;染污了就不是。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使六根不染污、不落境界。

  禅宗祖师将六根比喻为牛,必须使这头牛不落入草莽。色、声、香、味、触等境界,就是草。一旦落入境界,就是“落草”,就得轮回六道,这头牛就得受宰割,这就是生死的根本。

  道不离见闻觉知,也不是见闻觉知。所以,修行就是在见闻觉知上来契悟。《华严经》云:“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就是指这念心无染着,而且连空也不着,禅宗所讲的就是这个最高的境界。许多人以为佛法就是空,并不是完全不对,只对了一部份;空也不执着,才是如来的境界。见闻觉知是空还是有?说空、说有都可以,空有一如,空有无碍,空有不二。见闻觉知就是觉性,亦即《楞严经》所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所以,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知”和“智慧”。知就是觉性,就是绝对的智慧心,这念绝对的智慧心始终都要存在。

  人人都有见闻觉知,可是众生的见闻觉知会造恶业,所以众生的见闻觉知不清净。见闻觉知产生分别、取舍,就成了相对的境界。所以,必须契悟到没有取舍的这念心。进一步,要时时刻刻检讨见闻觉知,保持清净而不染污、不落草、能作主,如此就是不染万境,真如本性常得自在、解脱、无碍。

  明白了“不染万境”的道理,眼睛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看了以后不作看想。众生做不到,看了以后念念不舍,只找好的看,看到好的便想占有,看到坏的心生厌恶。同样是一个“见”,却有迷、悟之别,作用完全不一样。觉悟了,见闻觉知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愈来愈细,真正达到最高境界──六根归一,明察秋毫,就是菩萨境界。众生见是见、闻是闻、觉是觉、知是知,六根各不相干,所以是“背觉合尘”;觉悟的人时时刻刻见闻觉知都能清楚明白、都能返照自心,是“背尘合觉”,也就是不染万境,心常得自在。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何谓“自在”?遇到任何境界,始终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可以测验自己,假使外面一有声音,会不会转头去看一眼、听一下?外面闹哄哄的,是否能够静得下来?众生不得自在,看到好的东西,就要去贪。例如,喜欢喝酒的人,不让他喝酒,喉咙就会发痒,想办法要弄到酒喝,所以不得自在;看到别人花天酒地,自己也要去花天酒地。受外境所引诱,就得不到自在。修行人时时刻刻心不染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要动就动、要静就静。看到善事,一定去做;坏事,绝对不做。做了善事以后,心无染着,即得自在,这是达到自在的第一步。

  第二步,六根归一,六根互用,六根得自在。进一步再用功,成就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千百亿化身随缘应化,生死自在,所以自在也有深、浅。要达到最终的自在,必须先从眼、耳、鼻、舌、身、意下手,六根不染万境,净化见闻觉知。假使做不到,就不可能六根归一、六根互用,乃至得到三身的果报。没有前前,就没有后后。没有前面的因,绝对没有后面的果,求也求不到。

  “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经,指《维摩诘经》,亦称《净名经》。“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就是菩提涅槃,这念心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是定慧,就是无念、无住、无相。这是说明归于本心本性,使真性自在无碍的道理。所谓“不动”,古德云:“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不但打坐时不动,走路也能保持不动心。因此,不动的功夫也有深浅的差别,先藉由打坐养成不动的心,进一步,在动当中保持不动。六根在行住坐卧当中不攀缘,看到好的、坏的境界,知道好坏,好的不贪、坏的不嫌,这也是不动。

  修四禅八定,达到空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最高境界,一样只是定,而没有智慧、觉性。等到八万大劫过后,定散掉了,又随业流转。因为修四禅八定的人,只知道“静中不动”,而不知道“动中亦不动”,也不知道“能善分别诸法相”。

  “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以智慧检讨、反省自己心中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若有,马上照破,照破以后,无能照、无所照,又归于寂然不动。这一段告诉我们,从无相、无住、无念下手,最后就能真正契悟菩提妙明真心。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

 过去,有一位名叫暹道者的修行人,修行三十多年。有一天,忽然悟到这念菩提妙明真心,悟到道是本具的,说了四句话:“三十余年四海间,亲师择友未曾闲,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三十余年四海间”,修行三十多年,为了求道,东西南北到处跑。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跑,而是“亲师择友未曾闲”,为了访明师、择益友,花了三十多年四处奔波,从来没有闲过。“今朝得到无心地”,忽然间悟到无心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人认为无心就是什么都不想,这只是对了一部分;倘若悟到无心法、无生法,却又执着无心也不对。古德云:“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六祖大师亦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不着有、不着无的这念心,才是现成的。

  “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证到无心,也不要执着,明白本来就是无心,只要无杂念、无妄念,当下这念心就是,这念心什么也比不上。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契悟无心,也不妨碍心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不起心、不动念,像石头一样。

  《续指月录》有一则公案,无念深有禅师也悟到无念的道理。他说:“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四十余年不住功”,四十多年来不断地用功。“穷来穷去转无踪”,一直参“念佛的人是谁”。“而今穷到无依倚”,最后才明白能转的这念心无需依靠,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不依东西南北、明暗、动静、过去、现在、未来……魔也好,佛也好,一切都不依。不依,就是无住。始终这样专注地用功,四十多年之后才悟道,悟到什么呢?“始悔从前错用功”,过去始终是东寻西找,而不知道能找的这念心,当下即是。

  以前有一位尼师,穿一双芒鞋在外行脚几十年,也是悟到无心的道理。他说:“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一生修行走了几十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现成的。吕洞宾见到黄龙祖师后,也悟到过去错用心:“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所以,无论是正法也好、外道也好、修仙也好,最后还是要悟到无念、无住、无想的本心才是道。

  本章所讲的定慧,不是先定而后慧、先慧而后定,不是有次第的定慧,而是定慧一如,这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渐修,是渐次修行,最后才悟道;顿悟,则是悟到一切现成,明白道本自具足,就在见闻觉知。从过去到现在,众生的见闻觉知始终在妄想当中,所以不妨碍渐修,修了种种法门之后归还于无修,就是圆融,就是顿渐一如,否则就会执一非他。明白这个道理了,时时刻刻不离当念,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最后“修而无修,念而无念”,善、恶两亡,善也不可得、恶也不可得。善恶皆不可得,这念心究竟在哪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的心就是。悟到这个道理,修行就能四两拨千斤,就能得自在,否则就是执一非他。

  这一章对于修行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今生绝对不会走错路,更不会走远路。


 


 


(本品完)

正念 正见 正思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