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转]学佛法的目的

[转]学佛法的目的


人类的存在,往往是有着许多苦痛的。这并不是一个宗教传播者为了传教而作的灰色悲观论调,而是一个事实。



  讲到人生中的苦,当然就会提到佛所说的生、老、病、死。



  许多人一听到佛教讲的生、老、病、死,就以为佛教是悲观消极的,专注意人生中的负面。实际上人生里这些痛苦的存在,只是一个事实。佛教人以平常心去面对这些人生中的事实,并透过修行去超越因这些事实而造成的痛苦。而人类如果不能超越并克服这些痛苦,就往往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



  另外就是人类的好斗与好战,为了扩张自我而不顾一切的残暴面。曾有历史学者说综观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没有一天没有战争。尤有甚者是有些头脑不清的"思想家"鼓吹斗争的哲学,以为争战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本世纪的两次世界打战,皆肇因于一个或两个民族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强者,而想要征服其他的民族。于是几十万人就侵入他国的领土,杀烧掳掠,无所不为。甚至有一个民族彻底认为另一个民族是邪恶的,而想大规模有计划地把该民族完全铲除掉。



  我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这些事都已"过去"了,以为目前的人类并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人类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事实上这些事距今都不及百年,许多当年受过苦的人至今犹在。我们人类如果不能好好地反省过去并改善自己,很有可能过去的苦痛仍会不断地再来,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而已。



  撇开历史上的陈迹不谈,如果仅就人类目前的现况而言,情况实在也好不到那里去。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东西,除了隐形眼镜、试管婴儿等"方便"外,同时也带给了现代人更多的近视眼与不孕症。讲求竞争与效率的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使人类的"生产力"提高外,同时也使人类时时觉得自己只是市场上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且随时皆有被另一件更好的商品取而代之的危险。于是发生了许多的并发症,焦虑、紧张只是其中的一面,最糟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文明及道德价值意识逐渐破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输赢的游戏,其中没有对与错,善与恶。你只要赢了,你就是对的。因为道德或信仰而输了的人,只是一群傻子,不合适生活在这个的文明里。



  事实上,人的不安及空虚感在急剧地升高。美国人想尽一切方法区阻止贩毒,却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吸毒。世界各地的自杀率及伤害案皆显著地在升高。许多人籍着虐待他人来得到"满足",其中不少受害者竟是儿童。人们试着用一切方法来宣泄胸中的苦闷,用一切刺激来派遣不安,却只能暂时缓和以下苦闷的程度,而无法有效地使自己体会到生命中本来有的喜悦安和。就象市场上的头痛药一样,每一种都可使人暂时不头痛了,却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使人今后永不头痛。聪明的人类在尝试使自己比较愉快时,往往变的无力而笨拙,不知如何才是快乐之道。


 

TOP

念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修行方法——四念处。



  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小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因为目睹人类及生物界中种种互相迫害的行为,及生命本身具有的生、老、病、死等苦痛,决定出家学道,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除众生的苦恼。经过6年的学习、探索及自我实验,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因此而知道人类到底当如何认知及自我训练,方能彻底的由一切牢笼中解放出来,在当时及后来由许多人实验后,证明为非常有效、真实不虚,故佛教徒尊称他为"觉者"(觉悟出人生真谛的人),也就是梵语的"佛陀"(BUDDHA ,简称佛)。佛弟子把他的言教开示,作整理及集结,就有了"佛经"。在佛经中记载了许多佛所说过的话及佛所经过的事。在佛说过的话语中,包含了许多他所体悟到的道理,其中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缘起法则"。而他所提出的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八正道。四念处是八正道中的修行方法之一。



  所谓"四念处",其实就是四个修行中观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



  我们往往有高远的理想及复杂的思想,却没有能力让一些简单的事情付诸实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人类能登陆月球及造原子弹,却不能免于贫穷及战争的威胁的现象。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要修行人时时直视自己的生命,看清自己真的是在做什么。使人类真的"见到"自己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解决人类问题所迫切需要的。以这一点而言,佛所提出的四念处修行方法,是尤其弥足珍贵的。



  有理想而不能实现,最主要是因为能力不够。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人类有两项基本潜在的能力,是应该被锻炼而发挥出来的。一项是认清真相的智慧;另一项就是关怀他人,愿为他人服务的爱心——也就是慈悲。在佛法中,智慧及爱心均是一种"能力",是可被修行人经过自我的反省及训练而具备的东西,是人人皆可达到的。人不需要相信一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也不需要和另一个身外的存在或境界相结合,就可以达到具有智慧及爱心两种能力的人格。也唯有当人类的智慧及爱心皆成熟到了一个程度后,人类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故当佛陀用其智慧在深入观人类的苦难时,他所采取的态度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他认为除了人类自身能努力去反省并锻炼自己,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及慈悲外,并没有第二条真正实际可行的路。这就是佛在两千多年前给世人的教诲。



TOP

修行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则他的修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功。这就好像一个人在一个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虽有脚有力气,可以到城市中许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虽有脚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虽学过不少法门,如静坐、念咒、读经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有脚却不知往何处去的人一样,虽然学过,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学的目的弄清楚,是学佛法的第一要务。



  近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也许因颇受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往往抱着一种“反目的论”的想法,以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于是采取一种“漫无目的”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事都不计划,对未来也不关心,而以人生旅途的“流浪者”自许。近代曾流行于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颇有这种“反目的”的色彩,许多人还颇以佛教中的禅行者或中国道家哲学的信仰者自居。其实佛教的哲学哪里是如此?道家的哲学又岂只如此肤浅?佛法事实上是非常实用的人生哲学,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论”的思想的。只是人们总是会用一些古文化来作自己行为的注脚,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结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禅宗就被许多人阐释成另外一种面貌了。其所造成的错误结果,往往今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这是一个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时也是适用于现代人的最简单而直接的答案。换句话说,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为它积极地关怀人世间的苦痛。同时也是自利与利他的,因为佛法关怀的对象是“苦痛”,却毋论那个苦痛出于自己或他人。尽管在佛法实行的程序上,自利与利他有先后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后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体的目的是一样的,即烦恼的止息。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后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都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更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TOP

善哉善哉

TOP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有这个缺点。但“度众生”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么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是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人说是“涅槃”,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没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佛教徒与其两难大多数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够,还不如两难自己没有对一个问题给予一个“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来得实际。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及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次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误,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且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真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部分。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故为生死现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这一个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为生死现象所迷惑,故谓之“了生死”。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TOP

佛经中有句话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这说明了世间任何现象的起灭,均是有原因的。烦恼也是一样,其升起和消灭,也皆有其原因。四念处之所以能有效地令苦恼止息,是因为它能直接地帮助修行人认知到自己身心上苦恼产生的原因。修行人在见到了苦恼的原因后,就能对症下药地直接在苦因上下手,使苦恼产生转变。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四念处也能发挥监督评验者的功能,使修行人了知转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成效。如没有,则可再回头去重新分析苦因及自己所用的方法,继续再做调整与实验。



  在苦因上下手,真的就能使烦恼止息吗?相信许多人会颇怀疑地问这一个问题。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谈一谈佛发现的“缘起法则”(简称缘起)。简而言之,“缘起”就是佛所最初发现宇宙人生现象中的一个通则——即一切现象之所以会形成,一定是由种种“缘”聚在一起而形成的。这就是缘起法则,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佛法之所以和其他宗教或学问有所不同,也是因为这个缘起法则。佛教中一切的思想理论及体系,皆为此一理论的再延伸及再发挥。



  “缘起法则”的再延伸有许多理论及法则。像“因果法则”(包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论),一切法(现象)之“无常性”,一切法之“无我性”,及一切法之“空性”等,皆是缘起之延伸。



  因果法则是佛教在世俗层面上最重要的理论,它合乎缘起法及事实,且对人的行为有正面而直接的深远影响。它之所以合乎缘起,是因为它几乎只是缘起的另一个加上“时间因素”的重新叙述。缘起是:“任何现象皆是由缘而形成的。”而因果律是:“任何果皆是由因而决定的。”所不同的只是后者加上了一个“因”与“果”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而已。



  如站在修行的立场讲因果律,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在修行上下了几分功夫,就会有几分成果。理论上了解几分,修行上就仅能证悟几分。这些因与果间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故修四念处者若没有佛法中正确的见解,深入地了解“缘起”及由此而引申的修行方法论,所谓修行也仅是皮毛罢了!故在介绍四念处的技巧之前,必须先把其理论的基础打好。



  因果律是合乎事实与缘起法则的,也是佛教最基本的内容。如果有人用任何原因否定因果律的话,就是否定了缘起法,也等于否定了佛教。这是不能为任何佛教徒或佛法研究者所能接受的。近代有部分人士批评因果律,引用一些“空宗”、“不二”的理论说因果律“不究竟”,这是很荒谬的。



  另外如一切法(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及“空性”等理论,也都是缘起法则的自然引申。因为一切现象皆是“缘起”——即由众多因缘所形成的,故一切现象必然会随其“形成因缘”之转变更替而转变,故现象本身当然是没有“恒久性”的,这就是一切法的“无常性”。也正因为现象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自存在”,故任何现象皆没有一个可自我独自存在的实体,这就是一切法的“无我性”。在观念上我们可对一切现象命名,用“标签”来代表它们,但并不代表真正地“绝对”存在着的那一个东西,因为“那一个东西”只是“一些因缘”加上一个我们给它的“标签”,这就是一切法的“空性”。



  以上所述仅是简单地介绍“缘起”及一些由其引申而在佛法中常见的法则,其目的是让读者在尝试了解为何四念处是缘起法则的具体实践之前,对缘起法则本身有一些基本认识。




TOP

既然基本上知道了缘起法,我们不禁要问:“这又和我们的人生有何关系呢?”



  许多人觉得佛所发现的这一个法则和人生没有直接关系。不但没有,一些和缘起相关的法则(如“空”及“无我”的理论),经过某些人的阐释,反而让人更迷惑,或令人更怀疑佛法理论的正面性及积极性。这显然是佛法宏扬者的缺失,是非常可惜的。我个人以为部分宏法者的玄学化倾向及心态,要为这些迷惑负责任。



  事实上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非常简单而直接,即人生中的苦恼,也是和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因为苦恼是缘起的,故它一定也是可转变的——即具有无常性。佛正因为彻底看出了人生中烦恼的缘起如幻性,故能确知修行的价值,知道如何认知及实践才是有效益的修行。所以缘起法为修法的目的,也就是忧悲苦恼的止息,提出了理论基础,也同时说明了佛法的光明面及积极性。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转变不了的苦痛。一切的问题和苦痛都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立存在,故问题和苦痛是没有自己独立实体的,是满足“无我性”的。同时因为没有实体,故也是“空”的。“空”并不意味否定苦恼现象存在的“阿Q精神”或“鸵鸟心态”。相反地,它意味着所有可能的希望,因为它令身陷苦恼中的人真正地看出了这个苦恼可被转变的可能性。



  如何转变?


必须修行,必须努力。修行的努力不懈,在佛法中称作“精进”。



  至于如何修呢?佛教中的答案非常肯定而直接:“修四念处”。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七中,有佛对诸比丘的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虑,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也许对一般未接触过佛法的人而言,“修行”是一个相当具有神秘色彩的字眼,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训练与锻炼,及对自己身口意行为的修正。人光是看出了苦恼的“空性”及其可转变的可能性,并不代表苦恼就不存在了,还必须经过学习消除苦恼的方法及实地自我实验、锻炼的过程,苦恼才会减轻及消除。



  缘起法则不仅是提出了苦恼的“空性”及可转变性等理论,它同时也提出了“方法”。这个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形成苦恼的“因缘”上下手。



  这是一个自然延伸的结论。因为我们前面已介绍现象是缘起的,是不能离开其缘而独立存在的。只要其形成的“缘”改变,原告的现象就必然改变。故欲改变苦恼,根据缘起法则,就必须找出形成苦恼的缘,然后再使其转变。一旦苦恼之缘转变,苦恼自然就会变。不仅是会变,想不变也不行。只是变得“较好”还是变得“更苦”,就要看在烦恼之缘上的转变工夫是否适当了。




TOP




四念处就是帮助我们“找出苦恼之缘”及“使其适当转变”的方法。



  这两件事说起来容易,事实上整个佛法就仅是这两件事。前一项在佛法中称作“智慧”,又叫做“般若”(梵语PRAJNA之中称),其目的及作用就是找出苦恼之缘。找出来之后把它的性质,作用等看清楚,研究透彻,然后再用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其适当转变,就是“修行”。



  四念处可同时锻炼人的智慧与心的活动能力,因为它同时具有二种基本力量,一是“洞察力”,二是“离执力”。没有洞察力的人,心的状态是迷糊的,看不出事情的真相,怎么样“修”也掌握不到事情的要点;没有离执力的人,就像一个能坐而言却不能起而行的文弱书生,空有一肚墨水,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现。



  整个四念处,其体系虽然庞大,但其原则是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与离执力。四念处修得好的人,自觉能力很高,一定对自我及自我的缺点、个性等,了解得很清楚,故他一定也会对自己苦恼的原因有所了解。若了解不够深入,可透过“闻慧”的工夫,听听佛及对佛法了知的人怎么说。听了以后自己再思维(即思慧的工夫),再透过四念处自我省察,终究反反覆覆能把自己“苦恼之缘”看个清楚明白。



  看明白了,才知道在何处“修”,该怎么“修”,这就是修行的缘起法则。若没有看明白,修也只是“瞎修”;只是存着侥幸的心理试试,终究不能确定自己在做什么。







TOP

[转]学佛法的目的

TOP

目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观心”“修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