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茶馨香 打造饮品新文化——贵州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纪实
日期:2015-03-07 浏览:335次 
品古茶馨香 打造饮品新文化——贵州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纪实

  绿色,是纳雍的底色;奋进,是纳雍的品格。乘着黔崛起的东风——纳雍产业,那一抹远古而近,云雾缭绕的翠绿,在梦中舒展,萌发着嫩芽,传播着春天到来的气息。纳雍,这个古老的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并不甘落后,紧跟着毕节打造“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的步伐,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统一品牌,抱团出击,强力打造纳雍高山生态有机品牌,以强势之态迈进新市场。

  “自惜乌蒙春来早,清明已煮纳雍,尽揽春色品茗时,香笑迎客作伴。”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区过渡地带,得益于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理优势,纳雍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夏秋气候温凉、雨热同季特点,属典型低纬度、高海拔高原湿润内陆季风气候区。农产品种植区域土壤多为黄棕壤和黄壤,呈微酸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种更是由来已久。相传明末清初时纳雍姑箐古树亦称“姑箐御”作为水西地区进奉朝廷的贡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据清朝康熙1673年《贵州通志》载:“平远府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平远府产岩间”就是指现在的姑菁古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纳雍县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贵州的老区。

  整合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就有成片园和农户零星分散园近万亩,但大部分园呈荒芜或半荒芜状态,任随自然生长,自由采收,农户家庭手工加工,园严重退化。由于缺乏投入和引导,全县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叶产业未能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由于县委、县^***领导重视,将叶产业列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民革中央专家组、中国农业科学院叶研究所专家、河北民革省委会民革中央智力扶贫专家及县办的指导下,加上纳雍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宜面积50万亩(习惯亩),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30万亩(习惯亩),PH值在4.5~6之间,使全县叶产业逐年得到恢复与发展。

  纳雍县委、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发挥优势促发展”,以产业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抓住中央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契机,认真做好产业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克服较大的旱情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产业工作做到“四手抓”:一手抓苗圃基地建设,一手抓园建设,一手抓叶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一手抓品牌和市场营销建设;同时对产业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工艺、统一园管理、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品牌创建、统一市场营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 “项目引领,强县惠民”的思路,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降低成本"的原则,积极推介引进育苗大户进行育苗,切实抓好高山生态有机园建设,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对园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确保种植一块,成活一块,发挥效益一块,并组织农对低产园实施改树、改土、改园,提高叶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农走种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叶种植和品牌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了全县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有叶种植面积近32.6万亩,投产园12.8万亩,有机认证面积2.6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8万亩。其中效益明显的场有云雾坡场、大自然场、东风场、大冲场、蚕箐场、杉木箐场、创钰场、锦茗场等8个场,主要种植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及福鼎大毫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等。

  为进一步搞好产业的发展,纳雍县采取措施,推动土地流转,适度将土地向能人手中转移,向叶产业化发展集中。同时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投入产业开发和建设;整合地方财政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的具体用途包括园建设、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其他产业相关设施。项目实施中,加强对种农户的技术培训,县叶办技术人员向种农户详细讲解了叶种植中地的规划和选择,叶种植的开沟标准,苗种植间的株、行距,叶种植中的施肥覆土等技术要领,现场演示了科学种过程,手把手将种技术交给了村组干部、种大户以及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推进纳雍县优质丰产、高效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园建设发展,苗是关键,一方面聘请中所专家指导叶种植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采取了“^***补贴、市场运作、订单育苗”的方式,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新建无性系叶苗圃基地,确保无性系苗市场供应,保障叶品种纯度和苗质量。

  经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纳雍县以优良的内在品质和有机、无公害的优势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品牌,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20个重点产县之一,2009-2014年连续6年获得“全国重点产县”称号,在贵州省位居前列,2010年9月20日中国叶流通协会授予我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之乡”的荣誉称号。纳雍县水东乡还被评为“十大古树之乡”。更为重要的是,叶使得纳雍成千上万的农户从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绿色产业,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之一,2013年全县生产成品茶近1380吨,产值近3.6亿元,农民创收年9000元以上;2014年全县生产成品茶近1400吨,产值近4亿元,农民创收年1.2万元以上。

  统一品牌闯天下 抱团出击拓市场

  纳雍县多年来一直秉持着“中国高山生态有机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发展产业,着力打造三个时尚元素,即:“高山、生态、有机”。“高山”是大自然无私馈赠,园地理位置高度在1600米以上,高山云雾出好,病虫害少,减少农药的使用(如使用,必须经过各个部门严格监管控制);“生态”是纳雍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很多自然、人文资源尚未收到破坏,如:2014年获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行文授予纳雍“中国珙桐之乡”称号 ,具有活化石之称的珙桐花生长与纳雍林场;苗族、彝族、穿青人(56个名族之外)依旧保持原始的生活习惯;“有机”是纳雍县2.6万亩的园有机认证面积位居全国之首,并且这一数据还在动态上升变化中。

  天道酬勤,今天的纳雍县已有注册叶企业63家,其中叶公司32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叶注册商标有“姑箐”、“康苠”、“府茗香”等,并创制了“贵茗翠剑”、“康苠银针”、“府茗香翠龙”、“雍熙碧龙”、“创钰”、“彝岭苗山”等40个,并多次在国际、国内的叶博览会、展览会、评比会上获得大奖,其中包括纳雍县贵茗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贵茗翠剑”2001年荣获第四届“中杯”全国名茶评比二等奖、2002年荣获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4年9月在四川雅安又获得第八届国际文“蒙顶山杯”国际名茶金奖;纳雍县大自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康苠银针”2003年获得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6月荣获“中杯”名茶评比一等奖;贵州省府茗香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府茗香翠龙”、“府茗香云雾春”、“府茗香云雾绿茶”2004年5月在青岛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府茗香翠龙”2004年9月在四川雅安又荣获第八届国际文化“蒙顶山杯”国际名茶金奖、2005年9月“府茗香翠龙”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成果展览会特别金奖;纳雍县雍熙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雍熙碧龙”、于2004年11月获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工业展览会金奖;纳雍县富嵩生态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富嵩翠芽”、2005年6月获国际名茶评比银奖,“富嵩翠龙”获中名茶评比优质奖;“彝岭苗山”绿茶2013、2014年分别获贵州省“黔杯”特等奖和一等奖等。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纳雍县在获得诸多荣誉之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借势发功,分析市场所需,并继续完善“中国高山生态有机之乡”品牌建设的开发与保护,把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这一品牌尽快推向全国,与市场接轨,成为贵州及中国名茶,促进纳雍县广大人民群众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

  2014年,纳雍县成立了“产业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划指导委员会”,组建了“贵州平远业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召开品牌建设培训、研讨会,统一了“纳雍红茶、平远春芽、水东古树品牌,,形成了三类十八款叶产品,解决了纳雍品牌多而杂,规模小而散,难以进入市场的问题。三类品牌各具特色,“纳雍红茶”采择细嫩芽叶,经过深山中的阳光漫射萎凋,昼夜自然发酵,小火烘烤干燥等工序。形成条索细紧如钩,金毫显露;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橘红,通透明艳;具有山区独特的蜜糖香气;滋味甘醇鲜爽。“平远春芽”亦称为明前春芽绿茶,采自优质树肥壮嫩枝精制而成,色泽绿润有光,汤色嫩绿清澈,香气高雅持久,滋味新爽甘醇。平远春芽源自天然,富含多酚、氨基酸以及磷、钾、锌、硒等30多种无机矿物质元素,春、夏季饮用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明目、抗辐射、疏肝火、益肾水、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等功效。“水东古树”生长在山间岩野,品质极佳,经贵州省科所分析,内含物丰富,多酚含量竟达41.8%,锌、硒、钾等微量元素是普通叶的2倍以上。因其产量稀少,属中精品,滋味浓厚、汤色明亮、香气天然、齿颊留香。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品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压、调节血糖、滋润肠胃,调节体内微生物活性等功能。

  目前,全县有12家叶公司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7家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4家叶公司获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3个商标获贵州省著名商标。2013年在河北建纳雍叶旗舰店2个,根据纳雍产业发展需要,下步将把旗舰店扩展到北京、山东、广东、云南等地,扩大市场。

  抓住机遇 创新推进产业建设

  借得东风好行船,2014年3月7日上午,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听取了贵州省领导介绍贵州产业发展后,对贵州产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希望贵州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产业。纳雍正是借着贵州省大力发展产业的以及毕节打造“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的春风,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为结合点,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音奏得越来越响亮。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具备了“天时”、“地利”之后,纳雍县积极创造“人和”。一是注重叶的品质。除了保护开发的优良品种之外,还及时更新企业设备与培养人员素质,好质、好设备、好工人的优化组合,保证了叶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成就了“纳雍高山生态有机品牌系列绿茶产品优良的色香味形,为产品进入市场夯实了基础。二是注重市场开发,将开发外地市场与巩固本地市场结合起来,以直销为主、代销为辅,通过参加上海万人品茶会、北京叶博览会、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和建纳雍叶旗舰店,推介纳雍的产品,吸取更多的市场经验,以准确预见市场情况、规避市场风险,使纳雍叶在千帆竞渡、千变万化的叶市场中立脚,巩固“纳雍高山生态有机”的成熟市场空间。

  今后的工作中,纳雍县办主任王强表示将继续围绕“高效、生态、富民”的目标,按照“12345”可持续发展思路,走精品名牌之路。以建设山区农业示范区原则,坚持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建园的发展战略,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以集中连片区域规划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严格坚持“五个不栽”、“四个选好”、“三个转变”的要求,围绕六线开发(围绕瑞杭高速、厦榕高速、毕纳公路、纳水公路、织纳铁路、纳水铁路六线打造叶产业带)把产业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规划到乡镇、村,到2015年实现万亩乡15个以上,规划新建加工厂房18个,2015年达到50个以上,青交易市场12个,叶批发市场1个,建现代叶产业园2个,新增园31.2万亩,确保全县园面积达到50万亩,无公害确保达到26万亩,有机确保达到8万亩,其中投产园12万亩,总产量达7680吨,总生产值达6.8亿元以上。并规划每年建苗圃基地3000亩,逐步实现叶产业集团化经营,加快推进中国高山生态有机产业发展。

  有这么一段话,描写着纳雍产业的腾飞之势:“乌蒙云雾,蓄天地之气;古馨香,蕴华夏之美。贵州屋脊、春潮涌动,总溪河畔、风声水起,多彩贵州、生态纳雍——正在书写着绿色崛起的梦想创奇。”相信,纳雍这个古色古香的乡,将会带着浓浓的香穿越高山,飘过海洋,谱写出现代化业发展的新篇章,纳雍百姓生活将越来越精彩,一个富裕、文明、美好、和谐的纳雍将会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ahui55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周国富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 下一篇去年厦门茶制品出口创历史新高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勐海县老班章古茶园古茶树发春芽
进入3月份后,我州各古茶山上的古茶树少量发芽开采。严重的旱情对我州古树茶产量带来一定影响。据勐海...
快乐澜沧行,畅游古茶园
是年圣诞节过的很有意义,是与澜沧县八一幼儿园(现改为育才幼儿园)的师生们一起度过的,适时是其十周...
陆晓晶:引领中国茶艺,存葆千古茶香
与世界上许多美好事物的境界一样,好的茶香,在于可表述与不可表述之间。清雅者胜于浓郁者,无相者胜于...
江南茶之行 品新茶自驾游攻略
安吉:千年白茶奇若追溯白茶源头,唐代时,陆羽于《茶经》里记载安吉乃当时中华之域中八大茶区之一。北...
陆晓晶:引领中国茶艺,存葆千古茶香
与世界上许多美好事物的境界一样,好的茶香,在于可表述与不可表述之间。清雅者胜于浓郁者,无相者胜于...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