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300亿 宜宾茶产业加快创新转型
日期:2014-05-05 浏览:281次 
剑指300亿 宜宾茶产业加快创新转型

集团标准化生产车间

  近年来,宜宾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园面积与综合产值接连攀升,在四川省打造“千亿产业”和“业强省”战略中领头羊的形象日益显现。

  宜宾被喻为“中国之乡”,该市立足发挥产业的基地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国优质种植加工核心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示范区;世界红茶采购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四川省边、黑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中国西部饮料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全市生态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0—500亿元。

  政策优势就是发展优势

  宜宾发展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适宜叶生长的优越气候、生态和土壤条件,如今的宜宾已经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叶商品基地,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全国早重点区域”和“长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绿茶”重点规划区域。

  “宜宾是中国之乡、红茶“川红工夫”的故里和发源地,宜宾早一般比江浙一带主产区早15—30天左右。”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副主任刘勤晋对中国产业了如指掌,他向记者这样介绍到。

  据了解,业是宜宾市重要的优势产业,也是宜宾市继白酒产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宜宾市委、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宜宾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宣传。

  对产业的扶持政策,没有人比宜宾市叶站副站长曾大兵更熟悉了,他向记者详细的讲到:“从2008年开始,宜宾市^***连续六年在宜宾、成都、北京、广州等地举办了‘中国宜宾早节’,促进了宜宾早生产和文化发展。从2011年起,宜宾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区县^***和企业配套5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品牌打造、技术创新、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初加工车间建设、‘宜宾早连锁经营店建设等,并以区水、电、路基础设施为主,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建设,引导产业逐步向园区式、集约化方向发展,占领高端环节,争夺产业发展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全力助推产业发展。”

  “政策上的重视和扶持力度非常大,对企业来讲,政策优势就是我们的发展优势。”筠连县乌蒙韵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晓东在谈及自己企业发展优势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科技创新促宜宾业提质增效

  曾大兵向记者表示:“转型发展,就是要把产业的发展方式由依靠数量增长、初级加工向提质增效、深度加工转变,由注重产品向注重品牌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升工程,就是要以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手段,按照‘质上提升、链上延伸、服务提升’的总体思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化进程。”

  宜宾产业要做大做强,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升级、转型发展。

  “我们利用‘四川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用夏秋茶做原料,创新工艺,研制出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的黑新品‘优黑优红’。”四川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泽文向记者举例说明了创新驱动贯穿于整个产业,并通过企业来实现。

  “现在,我们的园主要是机械化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大幅降低园管理、采摘的成本,让我们采不再难、管理也轻松了许多,园的效益反而提升了不少。”加入合作社的一位农这样向记者讲解推广新技术后自己最深的体会。

  “‘宜宾早’、‘川红工夫红茶的无性系良种推广,独具地方特色,大大优化了叶种植品种结构以及提高园良种化水平,而且通过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施肥和分户施用的‘三统一分’施肥运作模式,确保施肥安全、标准,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地力。”朱晓东如是说。

  据曾大兵介绍,2014年2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认定的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字头技术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全省行业唯一技术共享平台——“四川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双落户宜宾。“四川省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落户宜宾市屏山县,为宜宾乃至四川产业实施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载体。

  剑指300亿 从品牌企业到品牌产业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宜宾早”、“川红工夫”两大公共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记者从宜宾市商务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出口叶851吨、货值626万美元,占全省72.4%,继续稳居四川省叶出口第一位。

  “目前,‘宜宾早’已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全市已有‘宜宾早’、‘川红工夫’、‘屏山炒青’、‘筠连红’4个叶公共区域品牌,35个叶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4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宜宾市^***副市长李敏在今年的宜宾产业发展大会上如是说。

  曾大兵说告诉记者,“‘叙府’牌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早白尖’也正在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叙府’、‘龙湖翠’、‘龙牙’、‘早白尖’、‘筠连苦丁茶’等7个商标为‘四川省著名商标’。”据了解,随着企业品牌的壮大,叙府龙芽、早白尖、龙湖翠、鹿鸣等绿茶品牌和红贵人、黄金白露等红茶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宜宾醒世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容告诉记者:“我们始终坚持品牌第一,以为服务为宗旨,通过品牌企业实现品牌产业。”

  除此之外,川集团、川红集团、屏山炒青集团等龙头企业也将终极目标定位于打造世界顶级品牌。通过共建共享的品牌创新发展模式面向国内外重点叶市场,通过大品牌实现大产业。

  面对产业综合产值300—500亿元的目标,宜宾市“依托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打造大品牌、拓展大市场”的思路,立足发挥产业的基地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不断推进创新转型发展,力争把宜宾打造成为四川省千亿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试验区,把“宜宾”打造成宜宾第二张城市名片。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cangci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卢其明:贵州古茶化石发现者 下一篇安溪铁观音初制大赛5月下旬举行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布朗族群众发展茶产业走上致富路
...
敢于创新:龙润普洱连锁店年内飙向300家
...
湖北:巴东茶叶产业整合之路(图)
时下,走进巴东县茶叶主产区金果坪、溪丘湾、沿渡河等地,遍布山前屋后的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茶叶加工...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做大做强优质毛尖茶产业(图)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覃塘区有关部门通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优质毛尖茶...
西双版纳春茶产量减少 价格回升涨10块(图)
勐海县勐混镇贺开古茶山曼迈寨的拉祜族茶农站在自家木楼房的阳台采摘古乔木茶芽春茶采制结束了,勐海县...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