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乌龙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日期:2012-12-26 浏览:339次 
2012中国乌龙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叶品类之一,品种众多且风格各异,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热销,乌龙茶行业整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目前,乌龙茶行业已成为我国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一、中国叶行业总体市场概况

  目前,中国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整体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景象。

  1.叶种植

  近年来,在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叶产业的发展得到各级^***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绿色、有机、低碳以及标准化园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图1:2001-2011年全国园面积(单位:千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年,我国园面积达到2112.5千公顷,较上一年新增142.4千公顷,增幅为7.2%,其中树可采摘面积为1644.6千公顷,占园总面积的77.9%。另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树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1060.7千公顷,同比增加126.7千公顷,占园总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44.6%提高到48.1%。

  2011年全国新增无公害园面积92.5千公顷,目前我国无公害园面积总数已达到1348.7千公顷,占全国园总面积的60%以上;2011年全国有机园面积达到112.1千公顷,同比增加12.3千公顷,约占全国园总面积的5%。

  图2:2011年全国无公害、有机园占比(%) 数据来源:农业部

  2.叶生产

  随着我国叶市场消费量的快速增多,叶生产也不断升温,产量连创新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叶品种发展迅速。

  图3:2001-2011年全国叶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叶总产量达到162万吨,较2010年增产9.9%。2011年全国叶农业总产值接近729亿元,较2010年增加121亿元,增幅超过20%。

  我国作为世界上率先实行叶商品化生产的国家,近年来,叶生产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2011年我国六大类产量,除黄较上一年略有减产外,其他类均有增加。其中,绿茶仍为我国最主要的生产类,占叶总产量的近70%;其次为乌龙茶,约占12%;红茶和黑随着近两年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其产量也逐年增加,2011年分别占叶总产的7%和4%;白茶产量目前总体保持在1%左右;其它类占总产比约为6%。

  图4:2011年各类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2011年全国名优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农业部

  此外,2011年全国名优产量达到67.6万吨,较2010年增加6.9万吨,增幅为11.4%,占全年叶总产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41.4%上升到43.4%;2011年名优农业产值达到560.3亿元,同比增加104.8亿元,增幅近23%,占叶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5%上升到76.8%。

  叶深加工方面,2011年我国饮料、叶提取物、速溶等深加工产品的产销量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据饮料行业数据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饮料产量接近1200万吨,占软饮料总产量的10%,销售总额达700多亿元。同时,随着营养保健终端产品、叶籽油等一系列围绕树天然组分和叶提取物所研发出的多元化新品出现,预示了叶综合利用新时代的到来。

  3.叶加工

  根据行业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各类叶初制加工厂6.7万余家,平均每个加工厂的年生产加工能力约20吨;叶精制加工厂有1300多家,平均每个精制加工厂的生产规模约700吨。2011年,全国精制加工企业全年总产量为140万吨,年度销售额达600多亿元。

  图6:2005-2011年全国精制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7:2005-2011年全国精制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叶初制加工企业在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总体开始呈现数量减少、规模扩大的趋势。分析这些因素,具体可概括为:一是在^***政策引导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主动整合、兼并,使加工企业规模扩大;二是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使一部分条件简陋的叶加工厂被淘汰;三是叶企业引进外来资金,扩大生产能力;四是其他行业的企业投资叶产业。

  4.国内消费

  目前,我国国内叶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整体呈现多元化、高品质的发展趋势。2011年全国叶内销量接近118万吨,叶行业零售额将达到1200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图8:2001-2011年全国叶内销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叶流通协会

  从2011年国内叶消费种类看,我国绿茶消费仍占市场主流且名优畅销,大宗绿茶消费情况较往年总体变化不大,绿茶整体平均价格比2010年上涨10%~15%。其他类积极跟进,乌龙茶市场稳步扩大,红茶、黑市场销量不断提升,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恢复性增长。

  5.外贸出口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叶出口国,2011年面对国际外部经济环境整体欠佳的境况,我国叶出口却“量价齐升”,再创历史新高。

  图9:2001-2011年全国叶出口量、出口金额(单位:万吨、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出口总额达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平均单价为2.99美元/千克,同比增长15.4%。出口类中,2011年我国绿茶出口25.74万吨,出口金额7.0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93%和 24.62%。其他类出口量同比持平或下降,但由于单价上升,出口金额增幅较

  图10:2011年我国出口类数量、金额统计(单位:万吨、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1年,我国叶出口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市场分布较为集中。摩洛哥依然为我叶出口第一大市场,其次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香港、伊朗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上述十国占我国叶出口总量的62.85%。

123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丫丫11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福州茶厂传承百年技艺 中华老字号.. 下一篇四川泸州纳溪区举行特早茶及“早..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安溪全力打造中国茶业义乌城
茶博会广场半鸟瞰效果图对于安溪县参洋片区来说,去年9月21日值得铭记。当天,该县县委书记李建辉一行...
外交部长出席中国政府承建的津巴布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落成典礼
2011年2月11日,中机美诺代表中国政府承建的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我国外交...
中国茶树品种概要
茶树品种是影响茶汤滋味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一直认为茶在冲泡之前有三个因素影响茶的滋味:茶树品种、产...
2010年中国茶馆业十大新闻事件
    太极茶道在苏州开出分号,来自杭州的“茶博士”在苏州山塘街分号迎客。新趋势:茶馆升型为会馆...
中国茶都十年大发展
 安溪不可多得的茶山资源安溪制茶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停滞于近代,崛起于当代。进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