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制壶艺人认为传炉紫砂壶最难烧制
日期:2014-03-10 浏览:208次 
宜兴制壶艺人认为传炉紫砂壶最难烧制 传炉紫砂壶壶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自古以来,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公认传炉壶最为难做,这也是此壶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原因之一。就其形式来说,传炉为传统壶型,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壶多以紫砂壶为材,泥质润泽细腻,坚致细密。壶方唇,壶盖上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传炉壶式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  现存最有名的四方传炉壶当属原藏于开四海家中,于3422937年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用“大红袍”泥料做制的一把。此壶方圆相济,挺匀有力,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还有现藏于香港具文中国与有何不同物馆的传炉壶,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具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  传炉壶的来历难以考据,坊间流传两种可能性。一种认为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寿。今以阳羡紫砂壶壶,仿传炉之型,饮延年。真乃切情,切意。还有一种说法称,古时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皇帝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因古时候紫砂壶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翰海秋拍紫砂壶壶搬来“博会”。工艺美术师制作紫砂壶工艺品。将壶名取为传炉,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自勉吧。
Tags: 宜兴 艺人 认为 紫砂壶 烧制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梅子韵缘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砂收藏陷阱重重 下一篇泡养过的紫砂壶会出现“包浆”和..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名门紫砂,经典壶艺——记青年陶艺家夫妇唐利明、姚亚勤
唐利明、姚亚勤夫妇  金秋时节,美丽的陶都大地一派生机盎然。笔者特地来到宜兴紫砂发祥地的紫砂村赏...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人物纹诗句茶壶
高12.5cm,口径5cm,足径9.5cm。此壶造型独特,制作精工,为乾隆时期宫廷壶的一种壶式。壶口微撇,粗颈...
清 宜兴刻花卉诗文壶
“子冶”“杨葆年”款。高10.2厘米...
宜兴窑陈曼生紫砂竹节壶
此器紫中透红。器身呈竹节状,圆口,腹、流、鋬、钮均仿竹而为之,与器身连接处均以浮雕竹叶点缀。腹部...
清乾隆宜兴紫砂六方诗句茶壶
清乾隆宜兴紫砂六方诗句茶壶高16口径4.7足径5.7...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