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目送

目送

 


    有一天我问女儿,妈妈每天早上送你上学,直看到你拐到校门内,也没看你回过头看一眼,哪怕是一瞥。女儿说,转头看什么,你在车里,我在车外,也看不见的。 


  也是,看什么呢,孩子已经长大了。还记得刚送女儿上幼儿园那时候,每次去送,她都要哭着回头喊妈妈。后来,我才倏然明白,每次从父母家走的时候,两位老人总是站在大门外,跟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脚步张望着。走到拐弯的时候,再转头,还在。挥挥手,说一句,回去吧。自己便了无牵挂似的上路了。  


  感受到了女儿少不更事的不回头,也懂得了父母目光中的远送,觉得自己的身后总是有一双眼睛,是那样的深情。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回回头,招招手,对于目送你的人是怎样的一份安慰和欣然呢。 


  读到龙应台的《目送》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告诉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这一段话的同时,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前面是儿女的背影,身后是父母的目光,自己身处时光的夹缝中。 


  目送,是一段对时光的跟随。生命长河,物转星移几度秋。在自己的前面将有女儿慢慢远离自己身边,消失茫茫人海的背影。在目光中我读到了一丝平静的哀痛。也会有父母告别时光永远消逝人间的身影。那种悲痛是自己一辈子都不想去学习的功课。 


  我走在路上,前面有很多的背影。能触动自己心灵的背影,才能去追寻着,目送。有一种目送是幸福的。那就是看着自己怀抱里的温柔一天天长大。即便她说,不必送。即便她总是挣脱你想牵她的手。有一种目送是痛苦的,刻骨铭心可能只有自己懂。挽着老母亲的胳膊颤颤巍巍地过马路,扶着驼背的老父亲艰难地迈步上楼梯。那时候心里的体会就不仅仅是平静的那点儿忧伤。文字很浅,指上烟云很淡。那些令自己沉吟难忘的,只能浅淡地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亲情背影。 


  去机场接机,看到过泪流满面的目送。去车站坐车,看到过一步一回头的目送。去殡仪馆,亲历过肝肠寸断的目送。看着朋友远去的背影,心里多了一份想念。松开女儿的手的那一刻,知道自己心里多了一份牵挂。离开父母身边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背影有多重要。每一个背影,都是一道阳光。每一次目送,都是一场心灵的互动。 


  《目送》里她是一位母亲,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孩子的长大,让女人懂得了担当,也懂得了牵挂。几个小时的越洋电话,已经不是那个说你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她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她也是一个女儿,目送着父母的衰老,父亲的离世,漫上遍野开着白色山茶花。 


  时间历练,反观人生。处在人生的中轴线上,前路漫漫归旧旅,生此回环无尽时。自己的目光越来越模糊,可目送的时光越来越短。可供自己牵挂的东西越来越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一个目送的日子里,都会平添一点儿孤单,寂寥。


  其实《目送》是一部很温暖的亲情文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越读越寂寞。把目送当成离别,心底里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无人可以分担。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单面对。 


  深邃的凝望里,面对深情的目送。人人都要经过这样的路口。只要到达的彼岸是幸福安然的就好。请慢慢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OP

引用:
原帖由 玩物不丧志 于 2010-3-12 10:25 发表 寒梅姐好 都忙着读书哩


 


我刚才瞅了瞅,我那件小花袄的花色跟玩子身上穿的是一样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