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空气、水和噪音与人体健康

空气、水和噪音与人体健康

 


 


    ①空气:空气与人类关系至为重要,人类与其说是生存在地球上,不如说是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与存在的要素,人不可须臾离开空气而生存。自觉地利用空气达到摄生、防病、延年的目的,早在《淮南子·泰族训》已有叙述:“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可谓养性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把“呼吸精气”作为最上等的摄生方法。

    由于呼吸可以泻去脏腑之浊气,吸气可以自采天地之清气,故后世医家又将这种摄生方法发展演变为空气疗法,如张景岳在《类经·摄生》注释说:“吸阴阳之气,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寿世保元》也说:“吸清气以补心”。此外,人体健康长寿,既要靠人体自身的调和,又须经常接受外界空气对肌肤的刺激以得到锻炼。一个不与自然空气接触的人,必定是羸弱不堪。故徐灵胎在《回溪医案》中说:“避风大过,阳气不接,卫气不闭。”

    在大自然的风寒中锻炼,今称空气浴,同时呼吸新鲜空气的维生素(空气负离子),现代公认,无疑是可以改善健康状况的。空气浴、环境和时间的选择十分重要,以园林、田间、河畔、草地等车辆、行人少去之处为佳;以旭日初升,凉露未败,万物俱寂,千家未炊之时为优。此时的空气,才能称为新鲜空气。凡空气污染,烟尘密布之处,以及深夜之时,均不宜作空气疗法。

    据统计,大气每年在受着六七亿吨多种有害气体的污染。通过地球大气层的宇宙射线,海洋和陆地矿床中的放射性的物质,都长期地污染着人类的环境。

    特别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大国进行了一系列大气核武器试验。这些爆炸后的放射性物质,给人类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污染。同时,许多放射性废物,被置弃于海洋中,必将形成对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②水: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份。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本草纲目·水部》说:盖水为万化之源,“其体纯阴,其用纯阳”故曰“水去则营竭”,可见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赖水以濡润,气血津液赖水以滋荣。人可以数日不进谷食,但不可以不饮水。而供饮用之水,大多数性味甘平,具有补养之功。

    水不但可供饮用,而且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如晋代稽康《养生论》就有“润以醴泉”的记载,并说:“饮清泉,浴阳光,以此养生则寿,”还将泉煎药疗百合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集泉水疗法之大成,详尽阐述了各种泉水的气味、主治、用途、有毒无毒和治疗经验。李氏认为:“凡饮水疗疾,皆取新汲清泉”。其中以“醴泉”最佳,“人饮之者,痼疾皆除。“而”玉井水“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温泉外用,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肤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间者,入浴。”他还强调指出:“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生者之所当潜心也。”

    各种浴疗在健康长寿中也具有一定意义。如矿泉浴、海水浴、井水浴、冷水浴、热水浴、冷热水浴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保健和治疗中。

    由于水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近些年来,水质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自然界的水,通过流动,阳光照射,空气接触以及稀释、沉淀和生物分解作用,能够将受污染的水质净化,这就是水本身的自净作用。但是当污染量过大,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危害。

    近些年污染逐年增多,像不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六六六、剧毒的氰化物、砷化物,等等。

更多的情形是,许多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作物、水产等浓缩和蓄积,又转入蔬菜、水果、肉类、乳蛋中去,逐级密集起来,最终转入人体,危害健康和长寿;这就是通常说的“食物链”的为害途径。日本人的水俣病,就是由有机汞首先污染河水开始的,它通过水,鱼进入人体,在脑、肾等器官中“隐蔽”蓄积,到了一定程度时便破坏中枢神经,引起疾病。患了这种病的人,起初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步履蹒跚,继之听觉失灵,言语含混,全身麻木,甚至神经失常,痛苦至死。还发现有的婴儿生下来就有此病,长到十多岁也不能行走一步。此外,传染性肝炎、痢疾、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无不与水质污染有关。
随着地面水域的污染,往往地下水源也遭到一定的污染,不仅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困难,也给人类生活用水带来威胁。

    如今的海洋,正受到工业“三废”以及大气层放射性微粒的严重威胁。这不仅给水生动物造成灾难,也给人类带来损害。例如,当水中的三氧化二砷为每升十多毫克时,鱼类就要死亡;当滴滴涕等农药在海水中仅为百亿分之二(0.2ppb),海蟹、海虾在二三十天里就会死去。在许多情况下,虽然没有造成水生物的死亡,但却使水产品因含毒而不能食用。

    ③噪音: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严重时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噪音污染已成为也界三大公害之一。

    噪音的强度用声级来表示,其单位是“分贝”。它是由人刚刚听到声音(听阈)算起的,分贝数越小,环境越安静。

    声量每增加10分贝,听起来响度大约增强一倍,比方说,在郊外万籁俱寂的夜晚,那簌簌作响的树叶声,大约是20分贝;人们轻声耳语的声音是30分贝;城市公共汽车的噪音是80分贝。一般说来,声音在50分贝以下时环境比较安静;接近80分贝时,就显得吵闹;100分贝时,环境十分嘈杂;如果达到120分贝听觉就感到难受,并有发生耳聋的可能。有人实验证明,150分贝的声音可使豚鼠听神经毁坏,以至死亡。

    噪音是多种声响的复合,其频率和声强很难测定,但在外界的声音中,多是以复合的声波出现,单一的声响除某些乐器外是很少存在的。噪音一词,人们不是以频率或其强度来衡量的,生物学家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认为凡是使人不适和厌恶的声音都是“噪音”。随着工业化的程度增高,噪音就越来越多。因此,近来国内外对于噪音与人体健康和寿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我国古代医学家都认为“静益寿,躁促寿。”这里虽然主要是指人体自身的情绪,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各种噪音如机械振动,汽车引擎,飞机呼啸,人声噪杂等,无疑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严重损害。现代科学证明,噪音能使人的神经、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发生变化,可出现神经紧张、血管收缩、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现象,因而使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以及老年性耳聋等疾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噪音还影响人的智力和工作效率,使之大为降低,并能促使人体早衰。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会使人感到头晕、头痛、脑胀、心烦、失眠、多梦、疲乏无力、记忆减退。高噪音和强噪音还使人体在短时间内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极强噪音和超强噪音对人体的损伤更是灾难性的。

    ④环境保护: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是思想上的重视,同时,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例如,认真治理工业“三废”,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实行环境监测,搞好绿化,等等。

    总之,搞好环境保护,必须以预防为主,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全面规划,是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极其重要问题。在工业建设中,应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多搞小城镇,这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也解决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因为小的工业城镇,人口密度不高,工业“三废”和生活污物比较少,因此处理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同时,城镇周围有广阔的田野,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树木,这等于为城镇工业建立了巨大的净化场所,即使有少量的有害物质排出,也较易被稀释和净化。

    对于城市或工业区的建设,同样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建设一座工厂时候,厂址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等主要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到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和环境,以免污染城市和居民。同时,在工业建设中不但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尽量减少工业“三废”排出,还要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力争把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或者虽有产生,也能及时得到综合利用或有效的处理,免于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是消除污染的重要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要及时解决。

    对工业“三废”的排放,要加强分析化验和监测。对目前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减少农药残毒的根本方法,是在农作物的保护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合理和安全使用农药。

努力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一高二低”新农药,以及培育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消灭噪音的最根本办法是从噪音源下手。

    常见的电动机、发动机、机床、车轮等发出的声音,都是噪音源,因此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工艺制造水平,是消减噪音源的根本方法。

    其次,噪音要经过一段“路”才能达到“作案”点,因此,把噪音源封闭或屏隔起来,也能有效地减弱它。如果噪音仍然逃窜出来,就要予以必要的防护。如用耳塞、耳罩、防护面具等护耳器来减少声纳以保护听觉器官。

    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是建造环境自然净化的绿色工厂。

    绿化有两个功能:一是起美化环境的作用,尤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花草树木,能使人们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另一功能是净化环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树木花草是维持空气新鲜的清洁器;有些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森林还可防风固沙,阻滞灰尘,消隔噪音;还有些植物,能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杀灭病菌;森林植被不仅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调节气候。因此,植树造林,绿化城市,不仅可美化环境,提供林产品,而且有着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作用。尤其是工业集中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废水、废气污染目前还十分严重的,就需要更多的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平衡。

摘于《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