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

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


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
大茶 文/图


身在缥缈群山,一路都在追踪野茶。可世间许多事,偏偏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茶也一样,正当笔者遍寻野茶未果,患得患失之际,眼前突然一亮:水月溪畔,几株高约两米的茶树迎风摇曳。


大喜过望,情不自禁,围着大茶雀跃起来。一边举起相机拍摄,一边观察茶树的形态特征。推测这是一株树龄有年的“土茶”,根茎较一般茶树粗大,叶色黛绿,叶片肥厚,叶张也较大。莫非是古时小青茶的后代?忍不住轻撷几朵初展芽叶,细细咀嚼,和之前生吃的小叶碧螺春颇有差别。前者清鲜清脆,有柔嫩水感;此茶口感锐涩,内劲坚韧,仿佛有难驯之野味。但妙处随即而来,回甘沁若游丝,清隽可人,爽极。


陶醉间,又到墨佐君坛。先读景点介绍,此坛建于汉代,因道士墨佐君所建而得名。据《洞庭实录》等志书记载:东汉延平元年(106),道士墨佐君在缥缈峰西北麓筑坛求仙,坛上有池广约半亩,池下水分南北,百步外有地名“吃摘”,出茶最佳,古谚曰:“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林屋民风》则云“因池前有石高丈余,俗号墨君。”


原先的坛子在清代已毁,而如今的墨佐君坛系重建,前有九曲旧石桥,坛中还供奉了茶圣陆羽石雕塑像。围廊内,则从右至左,按年代为序,分列了古今名人颂咏西山、碧螺春的诗词碑刻共九块,均为2006年新刻。


随着游人一起进入,果然见到坛中央,有一尊肃穆的石雕陆羽圣像。走近瞻仰,发现此像不仅大异于历史上传世极少的羽仙道影,还和湖北天门、浙江湖州及其它各地的陆羽塑像风格迥异。这尊塑像头顶纱帽,瓜子脸,山羊胡,眉紧目深,神情凝重,隐含几许忧虑。但着装竟颇似官服,双手握着腰间玉带。这引起了笔者的探究兴趣,且先看《水月坞重立茶圣陆羽碑记》,摘要如下:


唐至德二年(757)三月,经好友皎然和尚介绍,时年二十五岁的陆羽与诗人刘长卿一起到太湖西山考察茶事,找到包山寺方丈维谅和尚,经维谅介绍,前往水月寺,到寺旁洞庭山产茶历史最早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也慕名来访,并写下了《陆处士羽》诗。从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逐渐闻名于世,唐宋两代被列为贡茶,为洞庭碧螺春的前身。


明宣德八年(1433),由西山堂里本村经营茶叶的富商徐家出资,水月寺方丈妙潭和尚造茶圣陆羽像,立于墨佐君坛边,每年开茶前祭祀,以保佑西山茶业兴旺。清末,水月寺、墨佐君坛均毁于战火。2005年重建水月禅寺,重得陆羽旧像……


暂不论上述内容明显存在的疑点,对照陆羽《茶经》“八之出”里有关苏州茶的评述:“浙西……润州、苏州又下,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梁州同。”显而易见,当时的洞庭山茶还是被归类于“下”的,即便这段文字初撰于陆羽来苏州前,以羽仙流寓江南大半生中与姑苏吴地的渊源,他若品尝过西山小青茶后,推测会在《茶经》定稿前进行更正与修订,而不会留下苏州茶品质为“下”的千古遗憾了。


传说毕竟是美好的,当笔者伫足于墨佐君坛附近的许愿池时,还沉浸在对故往茶事的遐想中。如果石雕塑像确为陆羽,而且在最初雕塑时,是根据先辈流传下来茶圣容貌描述的再现,那么,对羽仙相貌的考据和研究是有所裨益的。结合存世那几篇受学术争议之《陆羽传》,尽管古人在描述自己时往往谦逊,但墨佐君坛茶圣塑像和《陆文学自传》里的形容还真有几分相象呢。


原载《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3月11日《茶周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大茶,和天下:)

TOP


图为苏州洞庭西山墨佐君坛供奉的茶圣陆羽塑像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3-11 19:15:07的发言:佛见笑君怎么不上土茶的图片?
我对探究土茶的兴趣更胜于陆羽。




云萱见笑!因为文件太大,白天懒得改,所以就没发。就是这株,但推测有可能是多年前遗留的“野放茶”。



大茶,和天下:)

TOP


换个角度,再发一张请指点:)



大茶,和天下:)

TOP


这是西山缥缈峰后山水月坞茶园中栽培的碧螺春,应该就是“洞庭柳叶种”(加工碧螺春的主要茶树品种)。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玩山游水在2008-3-11 17:43:10的发言: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



大家可以对比下,这是东山碧螺峰茶园栽培的茶树。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四叶草在2008-3-11 21:29:21的发言:谢谢分享

分享比独享更愉悦呵呵:))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3-11 21:32:37的发言:谢谢佛见笑分享!土茶或菜茶的内质更丰富,茶性更野些。云萱对土茶的偏爱胜过农科院培育的所谓优质品种。

严重同意!握手!!偶痴迷茶,不辞劳累四处走茶山,找的就是“野茶”、“土茶”、“野放茶”等。在偶的心目中,本山土茶遵循传统工艺制成的才算“正宗”呵。当然要求高了些,据了解,按此标准而言:太湖洞庭东、西两山碧螺春母本茶树不到50株:))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3-11 21:47:30的发言:福建闽东北农家种植的小种菜茶,制出的绿茶与红茶,往往品质更优,内涵更丰厚。虽然产量低,但抗虫害强,可以不打农药。比起那什么福云6号等口感强多了。


呵呵,学习了。茶的“变数”大,不少品种因所处的纬度、水土、地貌、气候等因素,“变异”也常见,偶是“树盲”,之前帖中所述仅为个人推测,大家别被误导了呵呵!看过就算,有行家见了就指点一二吧。

大茶,和天下:)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3-11 21:58:28的发言:佛见笑君客气了。你我皆是茶痴,只是个人更欣赏土茶、菜茶或"野放茶"而己。


无奈这类茶,发芽均较晚,长势迟缓,性状杂……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呵呵,所以要想品到“正宗”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就得看缘分了。。。

大茶,和天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