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茶外说茶(下)

[原创]茶外说茶(下)

茶外说茶(下)



(六)文化冲突?



我们知道,优秀的艺术品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和喜爱(或备受争议),是由于她承载的信息量巨大,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空间里,都能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但说到茶,却不能将其完全与艺术品等同起来。尽管在“承载信息量巨大”这一特点上有明显的相似性。毕竟茶的最显著的存在价值,在于与“柴米油盐酱醋”一样,对人类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凡的作用。因而,茶首先是人类健康生活中必备的“开门七件事”之一。所以,人类对茶的最初需要是饮茶而非品茶。品茶的出现,似应在当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并从此不断地满足人的其他需要。


显然,无论饮茶还是品茶,都直接反映出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各种不同需要所选择的不同文化。所以,围绕着茶的各种文化信息是极其丰富的。这些文化信息是对茶所承载的天地信息的某种外化。也反映出人对茶内信息的某种解读。无论这些文化信息的种类有多么丰富,也无论这些文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大致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饮茶文化,另一类是品茶文化。


饮茶文化对茶的认知重点,放在茶的理化特性上,关注这些理化特性的各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着的特性如何作用于人体这个庞大的理化体系之中。仿佛茶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两个理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做出精致的研究。甚至可以精致到茶对人体细胞的营养、修复等关怀上。有着一套关于人体细胞健康到组织健康,进而达到人体机能健康等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认为茶的内含物质的理化状态最为重要。主张人应当为了身体健康而饮茶。


品茶文化对茶的认知重点,除了同样关注茶内含物的理化特性,甚至对超理化特性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关注着这些特性在人的品茶活动过程中,产生出的各种感官,甚至是超感官的抽象体验。并醉心于归类整合各种抽象体验。诸如:“气色性味之道,升降浮沉之理”,从“人生百味”到“自性清静”,从“两腋生风”到“乘风归去”等等一整套人茶俱化的高峰体验。主张人应当为了心性的健康和自在而品茶。


如果说饮茶文化是以物性为其主要特点,那么,品茶文化则有着显著的心性特征。从物心二元的角度看,上述两种文化似乎是对立的,有冲突的。而从物心一元的角度看,这只是个“一而二,二而一”的文化现象。并不存在根本冲突。


主张饮茶文化的人群,会不会百分之百走进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里,的确不好说。但是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却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来自主张饮茶文化的人群的。而且,主张品茶文化的人群中,也有一些人在一定的时候,带着品茶文化“回归”到饮茶文化的人群中。这种种有趣的文化现象的背后,究竟有着多少种文化的力量支撑,实在难以细数。但至少显示出了茶,这一特殊的物品。对文化有着广阔的包容度和深厚的亲和力。


如果说这种包容度和亲和力,在茶从栽培、植保、采集的(第一车间)到工艺实施(第二车间)制作过程中,表现得还不太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在茶的大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将茶品交由千家万户(第三车间)的品、饮茶人以冲泡“工艺”去完成的过程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第三车间对茶品的“加工”过程就是对茶品的解读过程。正是有了第三车间的适当存储和成功冲泡,品、饮茶者才得以解读出承载在茶里的信息。可见,第三车间的文化信息的种类更加丰富,文化信息的关系更加复杂。可以说,茶品的这一漫长的制作过程,正是茶所承载信息中的一个文化信息的增量过程。而第三车间的“加工”过程,恰恰是文化信息增量最大化的过程。可见,如果茶没有足够广阔的包容度和深厚的亲和力,是难以承受各种文化碰撞和敲打的。


正是凭借着杰出的包容度和亲和力,第三车间的品、饮茶者才能以出色的冲泡技艺让自己经历品茶文化的高峰体验,让自己亲历饮茶文化的切身感受。


然而,第三车间的文化信息增量的基础,却有赖于由第一、二车间的建立。只有当三个车间都做到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制成的茶,才有可能同时满足不同文化主张的品、饮茶者,进而化解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不可否认的是,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或者特殊的艺术品。她既有如“柴米油盐酱醋”相类似的平凡特征;但同时也拥有与艺术品相似的“承载文化信息”的高雅个性。她既充满了天地对人类的关爱;也记录着天地对人类的期待。她既能让我们的每一粒细胞充满活力;也能让我们的每一颗心灵大放异彩。


在茶的面前,人类文化冲突的矫情,显得那样幼稚,显得那样苍白。所有的文化冲突,不过是人类自己的怪念与文化上的狭隘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七) 梦中茶园


跟随着半闲的怪念,半闲的笔也变得枯涩了。一个怪念头,让我第一次触碰茶这个主题,可是却无端生出越来越多的怪念。翻翻茶柜吧,实在翻不出几样可以品的茶。想来这几十年喝过的好茶不少,当年怎么就不晓得细细的品味呢?好容易活到知品味的年纪了,竟再也找不到当年特别钟情的好茶了。


带着怪念入梦,连梦境也略带几分诡异。


梦见一位重归山林的真茶人,一位老者。童颜鹤发,声如洪钟。身后是参差不齐的茶树林子,混迹在高大的乔木之下。各种不知名的小鸟欢快地在林间觅食。大大小小的蜘蛛网散落在枝叶之间,蜘蛛们或守候在蛛网的一隅,或张开手足镇守在蛛网之中,有的如同零落的枯叶,有的色彩斑斓。老者正向村民们讲述着蜘蛛张网捕捉害虫的故事。


池塘中央,悬挂着一盏黑光灯,灯下的水面,漂浮着许多的螟蛾尸骸。小鱼儿不慌不忙地吞食着。偶尔,一只土蜂刁着一条小虫在我眼前飞过,消失在晨曦之中。


一只深蓝色羽毛的鸟,唱着动听的歌,诱惑着我追随着它的影子。在山寨中的一片片错落有致的茶园上掠过。最后落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的青石上面,轻轻地唱着歌,周遭是那样的寂静,除了这只鸟儿孤独的歌声,没有和鸣。


我问老者,你为啥在自己的茶园里种别的树,老者说,“这种树与茶是相生的。”放眼望去,果然凡是被大树荫庇的茶树,长势特别好。“所以,村民们都自觉地种了很多当年砍光的树”老者接着说。


“像这样的生态环境,茶的产量一定不如人家吧?”回到老者的茶寮我接着问。


“茶叶的商品价值是重质而轻量的。所以经济效益相当高。”老者答道“而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开发的多种经营项目还没开始呢。”


老者说着递上一杯自己制作的茶。清香甘滑,直沁心脾。面对好茶我的怪念如潮水般涌来,涌向老者。老者笑了笑说道:“人类的许多怪念,其实是一种知障。天和地早已把破解知障的大法,记录在这茶叶之中,在这茶水之中了。”言罢,老者仰天长啸,竟在我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从梦境中醒来,竟自惊出一身冷汗。


从此,每当我独自品饮茶时,便连同着怪念与知障一道品味。渐渐地我仿佛品味到了梦中的老者给我留下的这句话的含义来。其实,知障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真理的相对性,让人类永无止境地求知。大凡已知的事物,从已知的那一刻起,便是“过去时”了。在人类目光所及之处,永远存在着未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的喜悦,很快便又消失在更多的未知时空里。科学技术正是这样引领着人类前进的脚步,永不停顿的实践的成果,也在不停地修正着科技发展的方向。难道,这不也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吗?


在茶这个奇特的物种面前,未知的领域不知还有多宽。我们的祖先对茶的栽培与制作积累了数千年的实践成果,这将给科学界拓宽了视野,扩展了更多的研究方向。我们的祖先对天地的敬畏,与生态环境的相处何尝不是硕果累累,这又将给社会管理者留下多少智慧的启迪。我们将何去何从,取决于我们能否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遵从客观规律的观念。


茶,再一次从天地间向我们走来,承载着天和地对我们的关爱与期待。愿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尝茶道。一起用心去解读天地对我们的这种关爱与期待。


(全文完)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TOP

“茶叶的商品价值是重质而轻量的。所以经济效益相当高。”老者答道“而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开发的多种经营项目还没开始呢。”

我相信。

TOP

半闲兄好!

如果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会对其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是因为知见。通俗点讲就是成见,对吗?

那么,茶呢?她承载的是哪些信息呢?这些信息与文化相关吗?

TOP

以下是引用心香一瓣在2007-8-31 0:13:46的发言:

半闲兄好!


如果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会对其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是因为知见。通俗点讲就是成见,对吗?


那么,茶呢?她承载的是哪些信息呢?这些信息与文化相关吗?


心香好。可是等来一块美玉了。

艺术没有国界,是建立在对审美活动的规律的一种见解之上的。这种见解便是:艺术品是一信息载体,因而,艺术品才是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而人只是审美客体。人的审美过程,是解读信息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审美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解读过程。如果所有不同的人的审美的结果是一致相同的话,只能说明这件艺术品缺少美的信息量。


如果我们同意品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话,其规律是一样的。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也就是说,品茶是一种审美活动,品茶的过程,是解读茶信息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解读过程。

那么

这种解读,将会千人千种答案,就象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那么什么是美?她的标准呢?

TOP

以下是引用心香一瓣在2007-8-31 1:06:16的发言:

也就是说,品茶是一种审美活动,品茶的过程,是解读茶信息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解读过程。


那么


这种解读,将会千人千种答案,就象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那么什么是美?她的标准呢?



审美活动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从绝对意义上说,美,也没有标准。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以下是引用半闲在2007-8-31 1:27:44的发言:


审美活动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从绝对意义上说,美,也没有标准。



品茶也没有标准?总要有点什么吧。

TOP

[原创]茶外说茶(下)

以下是引用心香一瓣在2007-8-31 1:50:08的发言:




品茶也没有标准?总要有点什么吧。

绝对意义上说品茶也没有美的标准。但相对而言,还是有不少约定俗成的底线的。例如:品字三个口,那至少是可以入口的,而且是能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她含入口中的。嘻嘻。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