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論泉水  

論泉水  


摘自《遵生八笺》


论泉水

  田子艺曰:“山下出泉,为蒙稚也。物稚则天全,水稚则味全。”故鸿渐曰山水上。其曰乳泉石池慢流者,蒙之谓也。其曰瀑涌湍激者,则非蒙矣。宜戒人勿食。

  混混不舍,皆有神以主之,故天神引出万物,而《汉书》三神山岳其一也。

  源泉必重,而泉之佳者尤重。余杭徐隐翁尝为余言,以凤凰山泉,较阿姥墩百花泉,便不及五泉,可见仙源之胜矣。

  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皆佳品也。不厚则薄,不奇则蠢,不清则浊,不幽则喧,必无佳泉。

  山不停处,水必不停。若停,既无源者矣,旱必易涸。

  石流

  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气以产万物,气宣则脉长,故曰山水上。《博物志》曰:“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又曰:“山泉者,引地气也。”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辞》云:“饮石泉兮荫松柏。”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梅尧臣《碧霄峰茗》诗:“烹处石泉佳。”又云:“小石冷泉留早味。”诚可为赏鉴者矣。

  泉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挹之不竭,即可食。不然,则渗潴之潦耳,虽清勿食。

  流远则味淡,须深潭停蓄以复其味,乃可食。

  泉不流者,食之有害。《博物志》曰:“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由于饮泉之不流者。

  泉涌出曰濆。在在所称珍珠泉者,皆气盛而脉涌耳,切不可食。取之以酿酒,或有力。

  泉悬出曰沃,暴溜曰瀑,皆不可食。而庐山水帘,洪州天台瀑布,皆入水品,与陆《经》背矣。故张曲江《庐山瀑布》诗:“吾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物性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则识者固不食也。然瀑布实山居之珠箔锦幕也,以供耳目,谁曰不宜?

  清寒

  清,朗也,静也,澂水之貌。寒,冽也,冻也,覆水之貌。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其濑峻流驶而清,岩奥阴积而寒者,亦非佳品。

  石少土多,沙腻泥凝者,必不清寒。

  蒙之象曰果行,井之象曰寒泉。不果则气滞而光不澄,不寒则性燥而味必啬。

  冰,坚水也,穷谷阴气所聚,不泄则结而为伏阴也。在地英明者惟水,而冰则精而且冷,是固清寒之极也。谢康乐诗:“凿冰煮朝餐。”《拾遗记》:“蓬莱山冰水,饮者千岁。” 

  下有石硫黄者,发为温泉,在在有之。又有共出一壑,半温半冷者,亦在在有之,皆非食品。特新安黄山朱砂汤泉,可食。《图经》云:黄山旧名黟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可点茗。春色微红,此则自然之丹液也。”《拾遗记》:“蓬莱山沸水,饮者千岁。”此又仙饮。

  有黄金处,水必清;有明珠处,水必媚;有子鲋处,水必腥腐;有蛟龙处,水必洞黑,美恶不可不辨也。

  甘香

  甘,美也;香,芳也。《尚书》:“稼穑作甘。”黍甘为香,黍惟甘香,故能养人,泉惟甘香,故亦能养人。然甘易而香难,未有香而不甘者也。

  味美者曰甘泉,气芳者曰香泉,所在间有之。泉上有恶木,则叶滋根润,皆能损其甘香,甚者能酿毒液,尤宜去之。

  甜水,以甘称也。《拾遗记》:“员峤山北,甜水绕之,味甜如蜜。”《十洲记》:“元洲玄涧,水如蜜浆,饮之与天地相毕。”又曰:“生洲之水,味如饴酪。” 

  水中有丹者,不惟其味异常,而能延年却疾,须名山大川,诸仙翁修炼之所有之。葛玄少时为临沅令,此县廖氏家世寿,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西湖葛井,乃稚川炼丹所在。马家园后淘井,出石瓮,中有丹数枚,如芡实,啖之无味,弃之。有施渔翁者,拾一粒食之,寿一百六岁。此丹水,尤不易得。凡不净之器,切不可汲。
  煮茶得宜,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饮之者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灵水

  灵,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泽,实灵水也。古称上池之水者非欤?要之皆仙饮也。【大瓮收藏黄梅雨水、雪水,下放鹅子石十数块,经年不坏。用栗炭三四寸许烧红,投淬水中,不生跳虫。】灵者,阳气胜而所散也。色浓为甘露,凝如脂,美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是也。

  雪者,天地之积寒也。《泛胜书》雪为五谷之精。《拾遗记》“穆王东至大(打去丁改戏)之谷,西王母来进?州甜雪”,是灵雪也。陶谷取雪水烹团茶,而丁谓《煎茶诗》:“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李虚己《建茶呈学士》诗:“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春。 ”是雪尤宜茶饮也。处士列诸末品,何邪?意者以其味之燥乎?若言太冷,则不然矣。

  雨者,阴阳之和,天地之施,水从云下,辅时生养者也。和风顺雨,明云甘雨,《拾遗记》“香云遍润,则成香雨”,皆灵雨也,固可食。若夫龙所行者,暴而淫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及檐溜者,皆不可食。潮汐近地,必无佳泉,盖斥卤诱之也。天下潮汐,惟武林最盛,故无佳泉。西湖山中则有之。

  扬子,固江也,其南泠则夹石停渊,特入首品。余尝试之,诚与山东无异。若吴淞江,则水之最下者也,亦复入品,甚不可解。

  井水

  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通也,物所通用者也;法也、节也,法制居人,令节饮食,无穷竭也。其清出于阴,其通入于淆,其法节由于得已。脉暗而味滞,故鸿渐曰:“井水下。”其曰“井取汲多”者,盖汲多则气通而流活耳,终非佳品。养水取白石子入瓮中,虽养其味,亦可澄水不淆。

  高子曰:井水美者,天下知钟泠泉矣,然而焦山一泉,余曾味过数四,不减钟泠。惠山之水,味淡而清,允为上品。吾杭之水,山泉以虎跑为最,老龙井、真珠寺二泉亦甘。北山葛仙翁井水,食之味厚。城中之水,以吴山第一泉首称,予品不若施公井、郭婆井二水清冽可茶。若湖南近二桥中水,清晨取之烹茶,妙甚,无伺他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