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读书随感

  谢云萱的支持,半闲大哥的指点,小玩的似懂非懂,如露如电和风中的百合的关注,又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写读书笔记,昨晚跟朋友去逛书店,又买回好几本书,接下来的日子要坚持读书。

TOP

一曲爱的悲歌——读《象牙戒指》





  《象牙戒指》有两个版本,最先读到的《象牙戒指》是石评梅写的一篇散文,在短短两千字左右的篇幅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冷艳凄绝的感基调,象牙戒指承载着一个才情横溢的女子沉重、不幸的人生遭遇,字里行间弥漫着哀愁与凄苦。

  石评梅在文中写道:“我一个光华灿烂的命运,轻轻地束在这惨白枯冷的环内。”在她一系列的文章里映射着五四运动以后妇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追求理想境界的隐隐光芒。只是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这一时期的妇女虽然已经有这种追求进步的趋向,却因为传统的封建思想遗毒,仍然束缚着她们的灵魂,使她们面临着新与旧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很明显地表现在她们对于恋爱、事业、理想的态度以及追求上。这些久被轻视、被压迫的妇女,力图摆脱任人操纵的命运,实现人生的理想。然而几千年的封建烙印太深了,新的憧憬又如空中楼阁,她们只能在新与旧的迷途中踌躇,彷徨在情与智的纠缠里。石评梅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不甘心沉沦却又无法走向彻底的革命,最后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只剩下一声不甘屈服却又无可奈何的哀号,湮没在历史的巨轮之下。所以综观她的作品格调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弥漫着哀愁、凄惨、冷艳、绝望的氛围,读之使人心酸感叹。这是时代的悲剧,更是这一时期女性的性格悲剧,她们缺乏独立的人格,在事业上无突出的建树,在情感追求上也终归于幻灭。像石评梅,终于是把自己的灵魂,囚禁在一个“惨白枯冷”的象牙戒指里。

  读到石评梅的系列悲情文章之后不久,正好朋友拿来一本庐隐的文集《一个情妇的日记》,里面收集有庐隐根据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爱情悲剧创作的小说《象牙戒指》,读完这篇小说,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在五四运动之后这一时期女性所面临的现实上和思想上的困境。在小说中作者借与素文的对话谈论,讲述了沁珠同伍念秋与曹子卿的爱情经历。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的是以沁珠的经历为主,讲述她在与伍念秋的初恋中受到的伤害,以及后来与曹子卿的悲剧。其实伍念秋也是封建传统的受害者之一,他早已遵从家庭之命结婚,并有了两个孩子,但他自认“从前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过了25年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他渴望找到一位有共同语言的女性一起生活,可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弱者,既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挣脱无爱的婚姻枷锁,又不肯宽容地祝福沁珠,他自私地苛求沁珠为他做出牺牲,以至沁珠的内心一直都深受爱情的折磨。在遇到曹子卿之后,还是没有办法摆脱过去的心灵阴影,不敢勇敢地接受曹子卿的爱情,对沁珠付出一片真心的曹子卿最后“为爱而死”,而他的死又促成沁珠因心力交瘁而亡。

  小说的另一条暗线是从深层次上探索女主角的心灵世界,来表现女性主体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追求,作品围绕女主角而展开的种种关于爱情的思考,只是引领读者进入其内心的一个媒介。作者不仅通过主人翁沁珠来对爱情表示出疑虑:“纵使有爱情,也仅仅是爱情而已。”“在今日的世界,男人或女人在求爱的时候,往往拿‘死’作后盾,不过真为情而死,我还未曾见过一个。”同时也借素文说出:“这个世纪的年青人,就很少有能懂得爱情的,男的要的是美貌,肉感,女的呢,求的是虚荣,享乐,男女间的交易只是如此罢了!”女人们对爱情总是看得更为慎重,这是因为爱情对于她们而言常常意味着人生唯一的寄托,沁珠在爱情上的犹豫正是其生命困惑的一种体现。这种生命的困惑是一直在男权专制文化阴影中生活的女性所无法一时摆脱的,庐隐在《象牙戒指》中倾尽了对沁珠的理解和同情,也对封建传统对人性的扼杀予以控诉。小说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揭示,表现了身为女人的作者热切渴望读者能够同其一起,对天下女人的命运予以理解的愿望。希望读者能够设身处地与无条件地,对这些开始有觉醒意识的女性以一种宽容的精神给予理解。

  《象牙戒指》中,女主人公沁珠对爱情的追求,就是一个跟命运抗争的过程。她既要求进步,追求恋爱自由,又因袭过去的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她在面临与伍念秋、曹子卿的爱情抉择时,内心狂热而外表冷漠,欲断难断,欲爱难爱,进退维谷,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她的思想意识是复杂的,内心的激战是无比严酷的,而她又天性极富感情,无法勇敢爱又无法不爱,在情感的煎熬下最终走向了灭亡。她渴望爱情,却又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持怀疑态度,她害怕被锁进家庭的金丝笼中,害怕在得到爱情的同时失去自我。这些严重的思想障碍,使得她在面对真爱的时候犹豫不决,在追求爱情的光和热的同时却又显出不自信和软弱,在退缩、叹息间与真爱失之交臂,既失去了爱情也没有完整的人格,使她最后抑郁而死,这一个以“象牙戒指”为象征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悲歌,也是一曲至今仍令人哀叹的凄婉的爱的悲歌。

  2007.8.25

TOP

TOP

以下是引用风中的百合在2007-8-29 17:16:00的发言:
每个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作者在构思刻画人物时难以避免的受他接受的教育、曾经的经历和思维定势影响。而作为读者,不同的立足点和价值取向也会有不同的观感。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能静下心来勤于读书并将感受写下来很不容易啊!

  百合好,你说的是,要静下心来读书已经不容易,要写点感受也更不容易。但是,这种读书写字的渴望,至少也要保持着。阅读书籍,就仿佛与智者对话,虽我愚钝,但总有所悟。

TOP

谢谢楼上两位朋友。我近来有些懈怠了,只读不写,只思不动。实在不好意思。

TOP